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職校機械工程中心建設的研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強化雙主體辦學理念,深化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改革
我院/1+1+10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從2005年開始在模具和數控試點以來,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在機械工程中心建設過程中,我們進一步強化雙主體辦學理念、充分運用好學院和機械工程中心(金麥特公司)兩個培養陣地和兩支教學隊伍的作用。結合機械工程中心實際進行課程內容的重構,通過對典型產品零件的生產過程的系列情境化設計,實現從簡單到復雜,從單件生產到配合件完成的完整過程,融能力學分與職業技能認證為一體,在校企導師和師傅的共同指導下完成人才培養的目標。通過/理實一體0、/任務驅動0的教學方法,集知識、技能和素養于一體,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教學實施過程中,在有限的時間及空間內,通過系統設計,優化教學資源配置,合理利用教學時段,對不同小組的具有并行關系的課程模塊實施順序進行調整,最大限度地實現課程教學目標。
機械工程中心生產經營的穩步發展、科研水平的顯著提高,為學院模具、數控、機電一體化、自動化等專業學生創建了一個真實的工程環境、職業環境,實現了教學場所的職業化。
機械工程中心的發展為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提供了重要的載體,成為人才培養的企業主體。創造條件讓學生在中心邊學邊練,把學習知識與學徒有機的結合起來;創新機制讓中心工程技術人員、一線能工巧匠參與教學工作,把傳授知識與傳授技能有機地結合起來;提供項目和產品讓學生的實習實訓與生產實際相結合,讓學生參與機械工程中心產品開發、生產制造、企業管理以及營銷的全過程,真正實現生產一線與教學的零距離,實現了教學模式的職業化。
在學院的支持下,把江蘇省模具技術研究開發中心,金麥特公司模具技術中心,機電工程學院模具教研室合署辦公,機構合一,人員融合,一方面更好地利用機械工程中心的條件,多種渠道加強教師實踐能力培養,組織教師參與機械工程中心的技術開發、生產、經營、管理工作,在實踐中鍛煉自我,提升水平;聯合廣大教師共同進行科研開發和科技攻關,為教師搭建科研的平臺,為教師科研成果轉化提供條件,有效地培養專業教師的/雙師0素質。另一方面由于企業規模的擴大,企業集聚了一批專業技術人員和能工巧匠,通過雙向交流和培訓不斷提高教學水平,承擔大量的教學工作,成為龐大的兼職教師隊伍,/雙師型0教師隊伍的結構更加合理,實現了教師能力職業化。
在機械工程中心組織教學的專業課程,考核全部采取過程性評價的方式,最終學習質量的評定是在平時的過程性評價的基礎上結合最終考核來進行的。最終考核能夠部分反映學生的動手能力,而過程性評價主要反映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智能發展、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加強了對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的考核。在機械工程中心頂崗實習學生的畢業設計直接來源于工程中心的生產實際,同時引入職業技能和能力考核與鑒定,并與社會技能等級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考核與鑒定接軌,實現了考核方式的職業化。
二、加強企業自身建設,提升保障、服務能力
(一)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競爭協作的企業氛圍鞏固公司/虛靜為無、中庸慎獨0的管理思想。樹立/誠信執著、精益求精、以人為本、求實創新0的經營理念、/提升技術先導、投入愛心真情、恪守服務承諾、力創企業品牌0的經營方針、/致力于中國模具技術的進步、致力于校企合作事業的共同發展、致力于與員工共同成長、致力于所有者權益的充分實現、致力于為社會做出貢獻0的企業目標,形成具有金麥特特色的企業文化。讓學生在公司學習過程中,受到企業文化熏陶,學會如何融入一個企業的文化之中,為更好地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基礎。
(二)加強企業信息化建設,夯實機械工程中心科研工作的基礎機械工程中心從實際需求和現實條件出發,選擇信息化應用的突破口,使有限的資源發揮出最大的效益。創建信息共享平臺,引進先進的ERP管理系統,并就整個公司的物流、資金流、信息交流實現一體化管理,從而建立決策的數據體系和信息共享機制。進一步確定機械工程中心近期、中期以及長期的企業信息化的建設任務和要求,做到企業信息化方向正確,目標清晰,實施進程有保障。由局部到整體,逐步擴大應用規模,使信息化建設得到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同時,明確不同階段的實施重點以及不同部門在公司技術中心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的不同職能,確保信息化的發展進度和實施效果。從網絡基礎建設開始,采取多種形式、不同層次的培訓等方式加強員工信息化素質和技能的培養,提高全體員工的信息化素質與技能,提高生產效率。
(三)推動學生課外科技活動的開展,強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進一步推動機械工程中心支持學生在生產一線從事創新活動,對學生實行技術、資源雙開放。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壯大,企業技術水平不斷提升、設備條件的不斷改善,一方面機械工程中心能夠更多地提供項目供學生選擇,讓學生進行實踐創新活動和畢業設計(論文),另一方面能夠更好地組織學生深入生產過程,進行工藝實踐,發現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開展創新活動。在學生實踐創新活動中,學院和企業將分別安排專業教師和企業技術人員參與指導,企業提供經費保障,確保大學生實踐創新活動的順利開展,強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四)形成學生就業基地,提高學生就業質量機械工程中心將建成以模具技術研發與模具制造為中心,以自動化設備研發與制造、塑料產品生產為兩翼的經營格局,銷售收入過億元、利稅過千萬元的現代化企業集團,三年內新增員工200人,企業員工總人數達360人,企業將吸收優秀畢業生從事機械工程中心的技術、生產、經營與管理活動,壯大中心的人才隊伍,提升整體實力。并將為學生提供模具設計、模具制造工藝員、數控程序員、CNC操作員、注塑成型工藝員、自動化設備調試員、售后服務技術員、管理人員等專業對口的就業崗位。企業員工的待遇將顯著提高,社會保障將更加可靠,發展的空間將更加廣闊。
(五)擴大技術服務領域,增強社會服務能力隨著機械工程中心的建設與發展,其技術實力將顯著提升,資源將大幅度增加。模具技術特別是碳纖維模具技術、自動化控制技術等方面在蘇北地區將處于領先水平。中心擁有先進的反求工程實驗室、碳纖維成型工藝實驗室、一流的檢驗與檢測設備和手段,配備了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教學設施,為更好的開展技術服務和社會培訓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將更加有力地為連云港市及周邊地區相關企業提供技術支持,提供先進的試驗和檢測條件,合作進行技術開發、技術攻關和新產品開發,在相關企業轉化部分科研成果。
機械工程中心將充分利用自身條件,大力開展企業員工崗位培訓、技能升級培訓,職業資格與技能等級的認證培訓,積極開展下崗職工再就業技能培訓和農村轉移人口技能培訓等,并重點加大技師、高級技師等高技能緊缺人才的培訓,為連云港市及周邊地區經濟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作者:江飛舟駱汝九單位: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