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產業化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黨的報告提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明確了“三農”的發展目標,也指明了發展路徑,農業是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穩定,國家自立的基礎,這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密切相關。農業的發展,農民收入的增加,是促進繁榮、穩定、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新農村的基礎,也是農村發展的根基,所以結合七甸街道的實際,因地制宜,建設特色農業,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要求,保持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不斷發展生態農業。
(一)基本情況
七甸街道辦事處地處省會城市昆明的東郊,呈貢區東北部,距呈貢主城區22公里,距昆明市18公里。東臨宜良縣,南接澄江縣,北依官渡區。轄區面積12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471.5畝,森林面積87871畝,森林覆蓋率為53.6%;有大小水庫壩塘40座,總蓄水量355萬立方米;平均海拔2200米,氣候冬暖夏涼,屬亞熱帶季風性高原氣候。全街道轄區交通便利(安石公路、昆石公路、陽宗海大道、陽春大道、昆河線、南昆線穿境而過),區位優勢突出。是陽宗海管委會的駐地所在,也是陽宗海區域產城示范區。2017年末,七甸街道轄七甸、頭甸、廣南、松茂、馬郎、野竹、胡家莊、大哨、水塘9個社區居委會,29個居民小組,33個自然村,居民總戶數5777戶,居民總人口為16272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29人。
(二)搞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注重市場導向,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加大農業產業信息的宣傳、技術指導、咨詢、銷路拓展等指導性工作,大大提高農業生產的積極性,確保良好的經濟效益,按照“生態、高效、特色、現代”的農業發展定位,全力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業特色化、高效化、品牌化發展步伐。為農民的生產經營提供科技、信息、流通服務的有效保障,抓好典型示范,打造品牌,做到優化布局,加強政策引導,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
(三)農業產業的發展目標
為確保農戶能看到實實在在的種植效益,在推廣生態農業過程中,發展目標是農作物種植面積達1600公頃,達300余公頃,總產量穩定在2300噸,無公害蔬菜種植面積達1220公頃,產量穩定達15820噸,園林水果達500噸,以櫻桃種植為主,蔬菜大棚達600余個,占地面積20余公頃,花卉大棚20余個,占地面積3.5余公頃,生態養殖大牲畜1142余頭,小牲畜5000余頭,家禽類15萬余只。
(四)發展高原特色農業的優勢
在云南省政府提出了建設現代新昆明發展戰略,并率先啟動呈貢新區建設,經過幾年來的建設,經濟社會保持了快速、高效的發展,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呈貢特色農業菜、花、果生產管理技術和營銷水平都處于云南省領先地位,龍城農產品批發市場被國家農業部確定為“鮮活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隨著呈貢新區建設的不斷推進,七甸街道以此為發展契機,不斷發展高原特色農業,以菜、花、果特色農業為主,讓農民增收、增產來達到預期的經濟實惠。
二、七甸街道農業產業化發展策略
(一)加強領導,為農業產業化發展創造條件
加強領導是確保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以科技技術為依托,市場為導向,生態為個性,種植市場前景好的農副產品;在加工方面,利用農副產品進行深加工,美觀包裝,提升其價值;銷售方面,通過規模達出品牌商標,形成農業產業鏈。
(二)加強規模化,標準化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
七甸街道的農業發展,均不能依靠單一的農產品,同時要與周邊農產品發展的相協調,以多種特色農產品生產為主,因地制宜,如:七甸街道馬郞社區、松茂社區的櫻桃、楊梅為高原特色農業的亮點之一,其他社區以無公害蔬菜為主,如:菜豌豆、青花菜是農民增收的來源之一,通過緊密依靠科技,改造傳統農業,以質取勝,形成品牌。
(三)加強技能培訓和人才引進,提升技術人才的專業水平
農業產業的有效發展,離不開科技人才,所以針對七甸街道的農業產業化發展,相關部門應重視引進高素質的人才,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邀請相關產業專家給予指導,切實提升當地技術人才的專業水平,為七甸街道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四)加強農產品品牌創建工作,樹立良好的品牌意識
農產品要想具備強勁的市場競爭力,提升品牌的知名度,還要讓農產品在區域內擁有較強的影響力,逐步走出地區并獲得更大范圍內的群眾認可。其中,保證農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和競爭力是獲得經濟效益的關鍵。因此,當地應務必樹立起良好的品牌意識,打造生態、高效、特色、現代的農產品品牌,提高農產品質量,促進當地農業的有效發展,創造更高的經濟、社會效益。
(五)完善農業產業化經營政策體系,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
充分利用惠農政策,鼓勵龍頭企業向上級部門申請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項目和資金支持。設立發展農業產業化專項資金,農產品加工專項扶持資金、特色種植業惠農資金、農業產業化獎勵資金,激發生態農產品發展農業產業化的積極性和推動性。
(六)科學管理,強化農業發展
為了保證七甸街道農業產業化能夠更加穩定的發展,便需要構建科學的管理制度。其中,主管部門應該始終堅持“生態”的管理理念,不斷引入測土配方、水肥一體化等技術,從而更好的防治農產品發生病蟲害的現象,有效提升農產品的質量和產量,促進農業產業朝著可持續性的方向發展。
總之,農業產業化雖是一種新型的農業產業經營模式,但其對傳統農業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對此,各地均應對農業產業化發展給予高度重視,在刺激農村經濟發展的同時,關注對生態環境的改善以及提高農民收入,充分調動當地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并推動七甸街道農業可持續發展。
作者:李文艷 單位:650502昆明市呈貢區七甸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