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自然資源發展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水資源
1.1現狀普洱市江河縱橫,溪流眾多,分屬紅河、瀾滄江、怒江三大水系。紅河水系在普洱市境內徑流面積15053.6km2,占全市總面積的33.9%;瀾滄江水系境內徑流面積27125.9km2,占全市總面積的61.2%;怒江水系境內徑流面積2167.6km2,占全市總面積的4.9%。
1.2限制因素普洱市水資源總量相對豐富,人均、地均擁有水資源量也很多。但時空分布極不均勻,加之水利工程少,因此,水資源利用率較低,僅達3%~5%,農業用水現有效率很低,90%左右的溝渠系數只接近0.4,目前,全市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已由1995年的13764m3/人減小為11110m3/人,城市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僅有3706m3,而地處普洱市經濟文化中心翠云城區僅為335m3/人,預計到2020年,全市水資源只有10000m3/人,城市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可能僅1800m3/人,普洱市中心所在翠云城區將會更少;由于農業耕作措施不當造成水資源污染嚴重且水土大量流失。
2生物資源
2.1現狀由于地形地貌、氣候及土壤等諸多因素的綜合影響,普洱市植被類型豐富多彩,云南亞熱帶氣候和北熱帶氣候條件的植被類型在普洱市幾乎均有分布。普洱被稱為“森林王國”,據初步統計,在這個“森林王國”中有高等植物352科1688屬5600多種(其中種子植物245科1441屬5000多種,蕨類植物22科83屬300多種,苔蘚植物85科164屬300多種),野生植物藥材近千種,國家級保護珍稀植物58種。普洱又是云南省的“動物王國”,有各種野生動物470多種,兩棲類爬行動物46種,國家級保護珍稀動物100多種,各種動物藥材200多種。堪稱“植物王國”、“動物王國”、“動植物藥材寶庫”。普洱市內人工栽培糧食作物主要為稻、谷、玉米等,同時,盛產茶葉、甘蔗、熱帶水果、橡膠、花生等多種經濟作物。
2.2限制因素盡管普洱市擁有豐富的野生自然資源,同時得益于得天獨厚的地理及氣候條件能夠年復種多類農作物,但目前存在的問題還有如下:①人為破壞比較嚴重,野生資源得不到有效保護,致使諸多野生資源瀕臨滅絕;②對野生資源的開發利用不夠,地方科研單位的人力、物力、資金配備不足,而涉農企業又極少著眼于科研開發;③目前所種植農作物比較分散,對于農業技術單位來說則相對困難,農業配套設施及技術管理體系都缺少力度,更不能夠形成產、供、銷一體化;④農作物品種搭配不夠合理,少有立體種植,致使土地及光照利用率不高。
3氣候資源
3.1現狀普洱市地跨北緯22°02′~24°50′,東經99°09′~102°19′之間,北回歸線從中部橫穿而過,屬低緯高原季風氣候,同時,由于其南靠印度洋和孟加拉灣,受潮濕的印度洋季風的影響,東部哀牢山、無量山阻擋西伯利亞寒流的侵襲,因此,形成了溫暖、潮濕、靜風的南亞熱帶山地濕潤季風氣候。普洱境內全年平均氣溫在15.3~20.2℃之間,最冷月平均氣溫10.5℃,最熱月平均氣溫21.7℃,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全區只有干濕兩季之分,每年11月為雨季,炎熱高溫多雨。降水分配一般雨季為全年降水量的83%~90%,干季僅為全年降水量的10%~17%。年降水量1000~2780mm。年日照時數1873.9~2206.3h,年日照百分率為43%~50%,靜風頻率44%以上。境內海拔在1400m以下的熱區面積達2.854×104km2(285.4×104hm2),占全區總面積的62.9%,占全省熱區總面積的28.6%,居全省第一位,是發展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得天獨厚的沃土。
3.2限制因素普洱市主要災害有全區性的干旱和局部性的洪澇、霜凍、冰雹、地震等。其中冬季低溫是本市發展農業的最主要限制因素,冬季干旱性天氣容易造成作物苗期的缺水等。2普洱市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對策第一,加強土地資源的綜合利用,充分利用本地地形的多樣性,積極開展多種經營,積極推廣采用先進科學技術,努力提高土地生產率,使有限的土地資源盡可能發揮更大的作用。處理好開發與利用的關系,加強森林保護和恢復,進一步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率。第二,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水資源利用觀,建立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評價的指標體系以及具權威性的水資源管理協調機構,加強普洱市水資源管理的法制建設,提高人們對依法治水、依法管水的認識,從水資源情勢出發,按照市場經濟發展的規律,努力加快建立健全能夠有效引導和規范水事活動,維護水事秩序,保障國家對水利基礎設施運行的宏觀調控和管理的水法制體系,從根本上扭轉水資源管理薄弱的局面。第三,普洱氣候要素分布的緯度地帶性規律,已被海拔高度的垂直性所破壞,并成為主要影響的地理因素,加之地形的復雜與組合的多樣性,小氣候多種多樣,因此要合理利用農業氣候資源,開展多種經營,因地制宜的發展社會需求,經濟效益高的熱帶水果、南藥、飲料、熱帶花卉等。第四,普洱是全國有名的生物資源寶庫,要合理的開發和利用。不僅要保護重要的植物還要使植物有再生能力,保持植物的再生環境,進行綜合利用和多種經營。第五,加強宣傳教育,提高人們對人類與自然依存關系的認識,通過宣傳教育吸引公眾廣泛關注和參與,將大大促進物種資源的有效保護、管理與可持續利用。加強法規制度建設,在今后數年內形成遺傳資源保護與持續利用的法規體系,制定充分體現物種資源價值的政策,完善物種資源對外交換制度和惠益共享制度,建立協調分工的生物種資源管理體制。第六,加強農業推廣機構的管理工作,大力投入資金、人力、物力,并通過多種形式的培訓教育來提高農技推廣人員的綜合素質。
作者:何素明單位:云南熱帶作物職業學院熱帶作物技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