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國元素在城市環境中的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抽象理念的潛移默化
1.1傳承文化內涵城市環境是與人接觸最密切的客體,也是文化思想內涵的主要載體。中國元素在環境設計中的直接或間接運用都體現著我們對傳統文化內涵的傳承。從一方面來說,顯性的城市環境如公園、步道等設計中可以通過對一些傳統元素如園林文化的融入來直接地對人們的生活氛圍造成影響;從另一方面來說,廟會、節氣節日等一些隱性的城市環境的呈現也是人們對文化的繼承。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遺留下來的許多文化觀念至今都可以體現在現代的城市設計之中,同時也對人們的審美、價值觀以及行為模式等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例如在重慶的亞太商谷設計中,就體現著太極思維中整體、陰陽對峙以及變化的思想。
1.2提升創新思維任何文化的發展都離不開每一代人的創新,體現在現代城市環境設計中的中國元素也是如此。單純地對元素的堆砌與挪用看似有著中國味道,細細咀嚼之下卻毫無味道,只是對中國元素的簡單再現。正確的融合方式是一個思考、改造與創新的過程,借助更為現代的語言和手法來體現。中國元素在城市設計運用中蘊含的創新、求變思維同樣也可以影響著居民們對文化與自身的重新認識與理解。顧洋沈陽綠野建筑景觀環境設計有限公司110004設計中,可以從傳統的城市意象和生活場景如夕陽老樹中尋求創新,可以在傳統的中式生活體驗如搖椅品茶里找到韻味,也能在自然之景如田野依依中探尋真理,在創新的過程中,人們可以在中國的文化以及體驗中找到真實的自己,并將更多的“創新”提煉運用到生活中。
1.3增強歸屬與認同誠然,中國的傳統文化早已在每一個國人出生之時便深入骨髓,但若沒有城市環境中抽象文化因素的潛移默化,再深的影響也會消失殆盡。顯然,中國傳統的抽象理念正是可以通過環境的依托來增強人們的歸屬感與民族認同感,在充滿鋼筋混凝土、鋼材的現代生活中保留一份內心深處最純真的“小橋流水”圖。
2、具象符號的淋漓表達
鮮紅耀眼的中國結、形態各異的皮影戲、大筆捭闔的水墨畫以及其他符號、建筑、繪畫、工藝等等,均是中國元素的具象代表,物體能夠比文化更為直觀形象地闡釋中國的傳統理念。在此只舉兩例概括性較強的概念進行具體闡述。
2.1色彩體現每個民族都有其特有的色彩風格,這與歷史文化、地理民俗均有著緊密的聯系。此外,色彩的強烈視覺表達形式也是民族認同感的重要體現。中國的傳統色是紅色,代表著吉祥與喜慶,紅色的喜服、紅色的中國結以及紅墻的皇家建筑都是典型的中國色。色彩的感染力總是直接而有力,這些濃厚的中國色彩可以在一代又一代人中延續流傳,帶給人不同的驚喜。對于現代的城市環境設計來講,色彩可以帶給人深厚的底蘊和力量,是中國元素在環境設計中的靈動體現。設計師要學會將傳統與時尚相結合,讓流傳已久的色彩在現代迸發新的魅力,感染更多的人。
2.2線條描述從萬年以前的陶器開始,中國人便對線條有一種特殊的青睞,因此,距今為止也形成了許多各具特色的圖案與紋飾,一些早已約定俗成的符號更是數不勝數。剪紙中的運用、祥云的勾勒、篆刻的深溝以及草書的流動等等都是中國文化中“線條”藝術的靈動演繹,充滿了活力與氣韻,如一條自然的彩帶,連接著傳統與未來。靈動的線條中不僅代表著中國人對古往今來的探索與追尋,更蘊含了深厚的情感與血脈。例如,中國橋梁的紋路往往帶有祥云的圖案,以小見大,雖是環境設計中最為樸實與普適的小因素,卻體現了來自本源的內涵。
3、結語
如何通過對中國元素在現代城市環境的融合來傳承我國神秘美麗的東方氣質與素養,是我國的現代設計師以及整個社會都需要重視的問題。中國元素在環境設計中的融合不僅可以提升整個城市的記憶與味道,還能通過對“本源”的探索來加強國人的歸屬感與自信心。更好的“創新”與“傳承”,需要引起我們所有人的思考與探索。
作者:顧洋 單位:沈陽綠野建筑景觀環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