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工業化城鎮化發展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協整檢驗
首先,通過確定無約束向量自回歸(VAR)模型結構來判斷最大滯后期。表2為0—5階VAR模型LR檢驗統計量、最終預測誤差FPE、AIC、SC和HQ信息準則值[4],*標記出依據相應準則選擇出來的滯后階數。可以看出,有一半的準則選出來的滯后階數為2階,可判定無約束VAR模型的最佳滯后期為2。第二步,確定協整檢驗的滯后期。由于協整檢驗模型實際上是對無約束VAR模型進行協整約束后得到的,其滯后期是無約束模型一階差分變量的滯后期,所以協整檢驗的滯后期應為1;最后,通過模型選擇的聯合檢驗,確定沒有確定性趨勢且協整方程無截距作為最合適的協整檢驗方程(表2)。滯后期為1,加*表明在5%顯著水平下拒絕原假設。表3檢驗結果表明,在5%顯著水平下,拒絕0個、至少1個協整向量的原假設,接受至少兩個協整向量的原假設,說明LNPI、LNIND和LNUR三者之間存在協整關系,說明農民收入與工業化、城鎮化具有長期穩定均衡關系。
2向量誤差修正模型
上述協整分析給出了農民收入、工業化和城鎮化之間的長期均衡關系,而這種長期穩定關系實在短期動態過程中不斷調整下得以維持的。在協整檢驗的基礎上,可以進一步得到向量誤差修正(VECM)模型。該模型不僅能反映時間序列之間的長期均衡關系,還可以反映短期偏離的修正機制,估計結果如下。上述模型描述了均衡誤差對農民收入增長短期動態的影響,誤差修正系數為負數,表明通過誤差修正項的調節,可以使短期內的偏差在較短時間內向長期趨勢調整,符合相反修正機制。從模型結果來看,兩者的短期動態均衡關系是,工業化每變動1個單位,農民收入將同方向變動0.4499個單位;城鎮化水平每變動1個單位,農民收入將同方向變動0.3491個單位。說明工業化較城鎮化來講對農民收入增長的影響更為顯著。
3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
協整檢驗結果表示變量之間是否存在長期的均衡關系,但這種關系是否構成因果關系還需要進一步驗證。Granger[6]和Sims提出的因果關系檢驗可解決此類問題,該檢驗是確定一個變量能否有助于預測另一個變量。由于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對滯后的階數非常敏感,為了保證檢驗結論的穩健性,文章對1至3的滯后期分別做因果檢驗,然后對結果做統計以全面客觀地反映變量間的Granger因果關系,避免簡單一次判斷所得出結論的武斷性。檢驗結果見表4.由表4我們可以觀察到:滯后期數分別為1至3的工業化水平與農民收入增長互為Granger因果關系,滯后期數分別為1和2的城鎮化水平是農民收入增長的Granger原因,但農民收入增長不是城鎮化水平的Granger原因。由此說明河南工業化、城鎮化的發展會促進農民收入的增長,農民收入的增長又會促進工業化的發展,但對城鎮化發展沒有影響。
4方差分解
從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結果得到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對農民收入有著顯著地影響,但不能說明影響的強度如何。可以用方差分解的方法來分析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對農民收入變動的貢獻度,圖5、表5是基于VAR(2)模型的方差分解結果。從圖5和表5可看出,農民收入的預測誤差首先主要來自于自身,但呈持續降低態勢,至第8期基本穩定在77.9%以下;工業化、城鎮化的貢獻度在第2期開始顯現出來,并呈持續升高態勢,其中工業化在第9期逐漸穩定在7.52%以上,城鎮化在第11期漸穩定在14.64%以上。由此說明,工業化、城鎮化對農民收入增長的中期影響較為有限。文章基于協整理論和向量誤差修正模型對河南省1978—2009年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民收入增長之間的關系進行的實證研究,可得出以下幾個結論:1)工業化、城鎮化的協調發展是促進河南省農民收入增長的重要途徑。模型結果表明,從短期來看,工業化、城鎮化水平每增加1個單位,將分別促進農民收入增長0.4499、0.3491個單位,這說明工業化、城鎮化發展對農民收入增長有著積極地促進作用。2)工業化發展是促進農民收入增長的有效途徑。從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結果得到,工業化發展與農民收入增長具有互相促進作用,可能是由于工業化發展需要大量勞動力,能直接帶動農民非農就業收入,而農民收入的增加,有利于提高農民務工積極性,從而加快工業化發展。并且模型結果表明,工業化水平比城鎮化對農民收入增長的促進作用要高,說明工業化發展的短期效應更顯著。3)城鎮化發展是促進農民收入增長的重要途徑。從協整方程結果看,工業化水平每增加1個單位比城鎮化對農民收入增長的促進作用要高出1.2個單位。且方差分解結果表明,相對于工業化影響而言,城鎮化發展對農民收入增長的長期影響更顯著。原因在于,城鎮化建設一個由農業人口向非農人口轉移的過程,需要一定的周期,在短期內其效應得不到充分發揮,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深入,對農民增收的作用將明顯釋放。4)工業化和城鎮化對農民的增收從短期看是較為有利的,但是從中期看期看,影響有限,長期需要探索和制定更為合理的政策來促進農民增收。
作者:劉濤單位:鄭州師范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