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鎮化發展現狀及發展思路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推進沿邊開發開放,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發揮地域、資源、產業優勢,打造新型對外開發開放平臺,形成我省東南部地區新的經濟增長極,結合實際,綜合研究了2012-2020年集安市統籌推進城鎮化建設基本思路,提出了我市城鎮化體制機制改革的調整方向,明確了未來我市城鎮化的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
一、我市城鎮化建設情況
(一)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從生產總值看,全市由2012年的68億元,上升到2014年的83億元,增長22%。從產業結構上看,第一、二、三產業的比重由2012年的9.9:44.6:45.5調整到2014年的10.2:40.8:49.0。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二)基礎設施與市政設施日漸完善。2014年底,城市自來水普及率94.67%,比2012年分別提高3.77個百分點。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0.56平方米,比2012年增加0.22平方米。自來水年供水量886萬立方米,比2012年提高195萬立方米。城鎮道路網密度4.7公里/平方公里,比2012年提高0.8公里/平方公里。城鎮污水集中處理從無到有,集中處理率達到60%。
(三)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事業發展加快。2012-2014年,共完成校舍新建項目52個,維修校舍78所,有效改善教學環境。2014年末,全市共有衛生機構26個,衛生機構共有床位840張,專業衛生技術人員849人,與2012年末相比,分別增加2個、69張和98人。
(四)城鎮居民生活明顯改善。2014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8856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80元,年均增長17%,3.8%。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達到27.67平方米。
二、我市城鎮化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當前,我市已步入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伴隨著發展步伐的加快,我市城鎮化過程中也出現了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城鎮經濟中心職能較弱。中心城區經濟總量不大,缺乏牽動力強的工業大項目,工業化助推城鎮化的作用有待增強。城鎮大多是“低層次”的政府駐地和人口相對集中的地方,基礎設施配套與第二、三產業的配置不夠優化。大部分集鎮缺乏產業支撐,經濟規模較小,吸納生產要素、轉移農業人口的能力較弱。二是土地資源緊缺。隨著新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推進,土地需求將不斷增加。我市既是山區,又是世界文化遺產地,可有效開發利用的土地資源有限。因此,農業用地與工業化、城鎮化用地的矛盾將日益突出。新型城鎮化始終面臨嚴格的土地約束。三是城鎮化建設資金缺口較大。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需要強勁的資金支持,而且是持續多年的,這就給新型城鎮化資金供給帶來很大的挑戰。據有關方面研究,近年來城鎮人口每增加一個,至少需要10萬元左右的政府資金投入,主要是提供各項公共服務的支出,例如提供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和各種社會保障的費用。四是農民文化素質約束。非農業部門對勞動者的文化素質和工作能力要求一般較高。大部分農民受文化素質和能力的制約,只能局限于有限的行業領域尋找工作機會,很難開拓新的就業渠道。五是城鎮化體質機制障礙仍待破除。制度建設滯后,是城鎮化過程中面臨的較為突出的問題?,F行土地制度、戶籍制度、人口政策等制約了農民的自由流動,與城鎮化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應積極建立一系列配套措施,綜合進行體制機制改革,破解體制機制障礙。
三、城鎮化發展基本思路
——堅持“三化”統籌。堅持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統籌發展,突出城鎮化的工業化空間載體和農業現代化增長極的作用,以城鎮的發展為工業化提供良好的基礎和依托,以城鎮人口的聚集為實現農業機械化,推進農業現代化創造條件,真正將三化融為統一整體,互動互促,協調發展。
——堅持突出特色。特色是城市的靈魂,特色突出是集安城鎮化的最大亮點,要充分發揮集安產業特色、生態特色、資源特色、區位特色、氣候特色和人文歷史特色,以特立市,樹立城鎮品牌,提高品位,塑造特色鮮明的集安城鎮形象。
——堅持突出重點。以市區為重點,全力做大做強,突出城鎮化人口、產業聚集主要載體和統領作用。鞏固市區的中心地位,在政策、資金、項目方面重點傾斜,打造在國內外具有競爭力的城市形象。
——堅持保護優先,在保護中發展。集安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地、歷史文化城和國家生態示范市,要把保護與開發有機結合起來,把保護放在第一位,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實現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作者:李劉巖 單位:吉林省集安市重點項目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