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班級環境創設現狀與改善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教育的三要素為學習者、教育環境和教育者,這三者在教育的過程中互為影響、相輔相成。教育環境在幼兒園凸顯為班級環境,作為幼兒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及群體——班級,其環境創設的意義顯而易見。而我國古代就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精辟論述,就是強調環境對人的感染作用。古代教育家顏之推認為,環境是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對兒童產生影響的,而這種影響是深而持久的。所以說環境對幼兒的發展作用是重要的,不可替代的。
【關鍵詞】
班級環境;環境創設;幼兒教育
在新《綱要》的指引下,人們認識到要將班級環境的創設作為課程實施的一個有機的部分展開,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確是另一番景象。現狀一:將孩子們的調查表設計的相當精致,認真填寫好以后張貼出來。疑問:這些調查表是給誰看的呢?如果是給孩子們看的,上面的文字孩子們看得懂嗎?孩子利用了這樣的環境資源了嗎?為什么張貼出來以后很少有孩子去談談論?現狀二:環境創設由話題活動中來,將幼兒在話題活動中的作品加工以后展示。疑問:話題活動的內容一樣的話,那么是不是每個班的環境布置內容都大同小異了呢?無論是哪種現象,我認為都是由于模仿而造成的,因為看到別的幼兒園都是如此展示環境,于是也就如此創設環境了。這些教師看到的是環境創設的結果,而沒有真正理解環境是師幼互動的過程,這樣的環境布置似乎只講究美觀,展示作品,很少顯示出個性。因此,我認為我們在班級的環境創設中需注意以下幾點。
一、變教師主導為幼兒主體,體現幼兒自主性
1.巧借幼兒之手,創設優美環境。
有時候我們常常會為教室的環境裝飾而苦惱,一方面因為工作量比較大,二是常常絞盡腦汁也想不出富有新意的設計。其實,在這時,我們就要做個會“偷懶”的老師,有時孩子們就是我們最好的小幫手。在教室的環境設計上,我們要充分發揮孩子們的智慧,征求孩子們的意見。他們的奇思妙想,或是空間布置上的獨到見解可能會給我們不少靈感。特別是幼兒的美術作品其蘊藏著幼兒所要表達的情感,是孩子最真實情感的體現,在每一件作品中都蘊含著無數的奇思妙想。我們可以把每一次美術活動后幼兒的美術作品、手工作品留下來,經過我們的稍加修飾后布置在教室環境中。這不僅給幼兒一個展示自己才能的舞臺,同時也為教師減輕了布置教室環境的工作量。
2.考慮幼兒年齡特點,創設特色環境。
如在創設小班的班級環境時,應更多的體現一個“童趣”,教室的墻面布置等可裝飾上富有趣味性的卡通動物形象,在植物的表現上也盡可能運用擬人化的手法。在中大班的環境創設中,教師在墻面裝飾或幼兒作品展示時,可創設一定的情境,可以是幼兒喜歡的故事,童話形象為背景,避免枯燥的直接將作品等粘貼出來。
二、變靜止的環境為互動的平臺
環境創設是師生共同參與的活動,應該發揮幼兒的智慧。將幼兒的作品張貼出來只是教師意志的表現,沒有孩子的主動性。只有師生不斷互動的、富有彈性和變化的環境才是最具個性、最與眾不同的環境。比如小朋友帶來了一些關于中國風景的照片資料,那么孩子們可以討論是如何粘貼這些照片、什么時候張貼、張貼在什么地方。當然其中談論、交流是一定存在的形式,而教師要把握好介入引導、建議的時間和方式。
三、變模式化環境為班級特色展示的窗口
每個班都應該具有自己的特色,這個特色是由老師和幼兒長期共同形成的,有別于他們班級的,凌駕于課程之上的一個東西。因為有了這個特色,那么相同的課程開展時就具有差異性,課程整合的內容也會有差異性,課程生成的環境內容自然也就具有了差異性。比如同樣關于中國的主題活動,以語言為特色的班級環境生成就自然注重用詩句描繪祖國的大好河山、展示中國的古典文學作品等,以科學為特色的班級環境生成則注重古今科技的成果展示,以繪畫為班級特色的則可能布置京劇臉譜展、中國水墨畫展等。
四、變枯燥單一的環境為美觀大方的活環境
每個人都愛美,幼兒也是如此,作為教師,我們要盡可能為幼兒創設一個優美舒適的環境。要做到環境的設計美觀大方,教師就要做個有心人,時時留心,處處聯系。如在我們的數學區里,最近剛學了數字和實物的拼配,我為孩子們用蛋糕盤準備了插花瓣的玩具,直接將這些玩具擺放在墻面就顯得非常單調、缺乏美感。于是,我就為這些圓形的玩具加上了枝條和樹葉,簡單的一點小裝飾,枯燥的玩具馬上成了一朵朵鮮活的小花。孩子們愛玩了,還美化了我們的教室。班級環境的美化,還應做到在設計時注意整體環境的協調,風格應一致,整個大環境的色調也要做到和諧統一,這樣才能更具美感。
五、變機械作坊為教師個性張揚的舞臺
相同的環境創設使教師就像機械作坊里的工人,一成不變的重復著相同的勞動,沒有個性、沒有特點。然而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有自身的特長和愛好,這是教育者自身的教育資源。但是這些寶貴的教育資源似乎并沒有真正利用起來,一位愛好舞蹈的老師不敢教孩子們跳成套的舞蹈,因為課程設置中沒有,一位擅長縫制的老師從沒有向孩子展示她的技能,同樣因為在幼兒園中沒有縫制的活動。設想,如果開設一個表演區,由教師帶領感興趣的幼兒學跳舞蹈,一定會出現師生同樂的景象;如果在教室內布置了一個縫制區,經常和孩子們一起在那里制作毛絨玩具、圖書,那是多買溫馨的場景。所以如果有的老師擅長英語,可以與孩子一起商量如何布置英語角;有的老師喜歡表演,可以根據故事情節布置故事場景,然后讓大家表演;有的老師喜歡種植,可以和孩子們在種植園地里按照季節變化進行種植。相信個性化的班級環境創設不僅能推動教育的人文化發展,而且還能成為教師及幼兒個性張揚的大舞臺.
作者:唐瑋 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妙橋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