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環境工程專業英語教學體會及改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環境工程專業英語是拓展和提高專業知識的重要工具,是培養國際化人才的重要橋梁。根據環境工程專業英語涉及學科廣泛、專業英語詞匯多、句法復雜的主要學科特點,針對目前環境工程專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重視性不夠、教學形式單一、考核形式不合理等問題,結合教學體會,從明確課程定位、調整教學內容和考核方式等多方面多角度提出了提高環境工程專業英語教學質量的改革途徑。
關鍵詞:環境工程;專業英語;課程;教學改革
環境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針對環境問題進行工業化治理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也是全球關注的重大領域,解決環境問題需要加強國內外交流與合作,不斷學習和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經驗。目前國際通用的工作語言和科技資料以英語為主,國際化人才的培養也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因此要掌握最基本的專業知識和英語表達方法是專業人員的基礎本領,英文文獻讀寫能力和學術觀點的英文表達能力是專業人員的重要技能之一。綜合環境工程國際學術交流對專業英語的要求,促使著高等院校設立環境工程專業英語課程,內容涉及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棄物的處置、物理性污染控制技術、環境影響評價、環境監測等,旨在培養學生應對國際化和國際競爭帶來的挑戰。然而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學生常常對專業外語的重要性意識不強,加之部分學生基礎英語水平較低,教學效果差強人意。為此,本文探討了該課程的教學體會和改革措施,以提高教學效果。
1環境工程專業英語的學科特點
1.1涉及學科廣泛
環境問題原因的復雜性及其影響的廣泛性使得環境工程涉及自然科學、工程學、數學、社會科學、倫理學、經濟學等眾多學科領域,學科交叉繁多,這些領域在環境工程專業中均有單一課程設計,但在環境工程專業英語課程中包括了水、大氣、固體廢棄物、物理性污染物的控制技術,環境監測、環境影響評價、環境倫理等多方面的內容,增加了專業英語涉及的范圍。
1.2專業英語詞匯多,句法復雜
擁有一定的專業詞匯量是學好專業英語的基礎,然而環境工程專業英語詞匯較多、含義復雜,并且詞匯里一詞多義、縮略詞、組合詞較多。如current本義為當今的(adj.),專業含義為氣流(n.);EIA(環境影響評價)、COD(化學需氧量)等。日常英語中很少涉及這些專業化的詞匯,很多單詞的詞義往往是一種形象,找不到與之完全相同的漢語字眼。句子結構也并不簡單,體現在長句出現的頻率較高,被動語態使用頻繁,句中包含的信息量大,使之理解存在一定的難度[1]。
2教學中發現的問題
2.1重視性不夠
在專業培養方案中,將環境工程專業英語設置為選修課,對專業英語教學的重視程度遠不及其它專業課,更不及基礎英語教學,教師和學生均對專業英語對高層次人才、國際人才培養的影響不夠重視。因此造成在教師配置上也是無嚴格界定,主要由英語相對較好的專業教師擔任,但專業教師往往對英語基礎知識掌握得不夠充分,英語教學經驗不足,不能將基礎英語和專業英語有機地結合起來,有效地組織課堂教學。而學生僅僅把這門課程作為基礎英語的延伸,以能夠取得學分就行的態度學習[2]。
2.2教學形式單一
現有的專業英語教學仍然以專業英文教材為主要教學素材,授課語言以漢語為主,教學過程中老師帶領學生逐句翻譯,背誦生詞,聽、說訓練開展較少。由于受教學大綱和教學課時的局限,教學中對相關領域專業文獻的閱讀、分析很少,利用所學專業英語寫作、表達專業知識的機會更少。
2.3考核形式不合理
專業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將其作為科技資源索取和交流的工具,但現有的考核方式仍然較為死板,形式單一乏味還是以閉卷考試為主,試題也以常用詞匯、語句的翻譯為主,或者增加命題短文的撰寫,不能體現出學生對專業英語的掌握情況,反而受基礎英語水平的影響較大,沒能體現學生真正將其作為工具使用的能力,檢測教學的目的根本沒有達到。
3環境工程專業英語教學體會及建議
3.1明確課程定位與目標
環境工程專業英語課程是為順應全球一體化、國際人才競爭、專業學術交流等要求而設置的,是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必不可少的。教學應該是以實踐運用為最終目標,是語言學習到信息交流的發展。因此對其定位應該很明確,即是語言應用與專業知識緊密結合的課程,應該側重語言的應用及有關專業方面的英語知識,提高學生已有的語言基礎,強化學生的專業英語語言技能及和熟練程度,這樣才能對教師、對學生起到指路燈的作用[3]。
3.2適當調整教學內容
教材是制定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的主要依據,某些程度上限制了教學內容[4]。結合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應當將國內編纂的環境工程專業英語教材和原版的環境專業書籍綜合作為授課的參考,并且將環境工程領域的國際最新科研動態、最先進的專業技術等前沿進展包括在授課過程中,這樣才能避免授課內容的教條化,真正將專業詞匯的學習和專業知識的運用融會貫通,達到教學思維的國際化、教學內容的先進性和時效性,起到提高學生專業英語能力和相關專業知識的作用。
3.3改革教學模式
環境工程專業英語和基礎英語有很多不同,在專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應將重點放在專業知識的傳授和實際運用上,傳統的英語教學方式不適合專業英語教學。作者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了“1+1+1”的教學方式,即三分之一的課時以講授專業詞匯和科技文獻的結構特點為主,三分之一的課時以案例分析、師生互動的模式為主,剩余的三分之一課時以組織研究式專題報告形式開展[5]。在案例分析環節中,以教師選取的重點專業資料為載體,綜合分析專業英語的特點,引導學生自己針對專業英語詞匯、語法、句式等提出自己的見解,廣泛交流。在研究式專題報告中,根據大部分學生參加的課外科技活動項目,自由結合為學習小組,由學生自己挑選與專業相關的英文文獻,參照會議報告形式,用英語在課堂上向大家介紹文獻的內容,其余學生作為嘉賓對報告內容進行提問,由教師最后講解和點評。雖然報告學生經常被問的啞口無言,但是這樣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興趣,課堂氣氛異常活躍,不僅加強了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吸收,而且鍛煉了學生科技英語的運用和表達能力,效果顯著。
3.4調整考核方式
考核過程是獲取教學反饋信息的主要來源和改進教學工作的重要依據,也是評估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專業英語作為工具,除了教會學生閱讀專業文獻,還應提高學生專業英語的運用能力,因此建議采用平時成績與期末成績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平時成績一般情況下包括課堂提問、平時測驗和作業。為了體現專業英語的特點,在平時考核中可以增加Poster展示環節。國外大學和科研機構進行學術成果展示以及學術會議交流時慣用海報展示(posterpresentation)這種形式,如今在國內許多場合也用這種學術交流形式。讓學生依據自己的興趣領域,總結相關文獻和知識制作Poster,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對專業英語的認識,而且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而在期末考核中,除了傳統的專業詞匯、特殊用法等考核外,可以通過摘要寫作方式代替命題短文的考核方式,更加適合對專業英語的教學要求。
4結語
環境工程專業英語是環境工程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針對目前對其重視性不夠、教學材料選擇不合適、教學形式單一、考核方式不合理等問題,確實需要改革。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地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模式,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建立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中心的教學體系,培養與國際接軌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孫元.環境工程專業英語課程特點與教學方法探析[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3(5):41-42.
[2]孫娟,趙東風,趙朝成,等.環境工程專業英語教學方法探討[J].廣州化工,2013,41(16):228-229.
[3]熊曉春.專業英語教學改革探討[J].瘋狂英語,2008(2):32-34.
[4]錢家忠,李如忠,武君,等.環境工程專業英語教學和雙語教學模式探討與實踐[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3(5):1-4.
[5]黃云鳳.《環境科學概論》雙語教學研究與實踐探討[J].中國科技信息,2010(14):212-214.
作者:張根林;徐小琳;劉子龍 單位:石河子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環境與生物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