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環境會計理論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自然社會受到了較大的沖擊。當前的環境已經受到了較為嚴重的破壞,環境資源日益惡化。為了實現環境保護,滿足社會和諧發展的實際需求。創造一個生態環境變化的會計信息環境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環境會計也就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當前,我國的環境會計還處于一個探索的階段,其已然成為了現代會計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滿足實踐的需求,其還需要創設一套完整的會計基礎理論。
關鍵詞:
環境會計;理論分析;啟示研究
1環境會計理論的目標與假設
1.1環境會計理論的目標
一般來說,環境會計目標可以分為兩個層次:基本目標和具體目標。環境會計的基本目標是協調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使之能夠達到一個協調發展的狀態。具體目標是向環境利害關系人提供與環境相關的一些信息。這個信息主要是經濟化的。
1.2環境會計理論的假設
環境會計理論假設是在環境會計已經出現,但是該種理論還缺乏其構建的基礎上,所進行的一種具象化的行為。一般來說,其主要包涵四個假設:
(1)會計主體假設。這是將其核算對象明確化,以滿足其實際工作地需求。
(2)可持續發展與會計分期假設。這是針對環境的轉變,而對環境會計的主體提出的一個約束性條件,以預見主體未來的走向。
(3)環境資源稀缺性與環境價值的假設。承認環境資源的價值,并且將其與勞動價值分離,從而形成一個特殊的理論體系。
(4)貨幣計量的多元計量假設。會計作為一個經濟信息系統,其需要提供一定的信息量。而計量單位的確定可能會制約信息的提供。尤其是針對環境會計而言,因此,必須要將其多元化。
2環境會計理論的計量與確認
2.1環境會計的計量
環境會計的計量實際上是對環境資產、環境負債、環境效益等多個與會計相關的要素來進行核算時需要采用的貨幣計量方案。一般來說,環境資源本身沒有勞動的成本,傳統的商品貨幣價值理論無法來衡量其價值,故而,必須要采用一套新的計量方案。
2.2環境會計的確認
環境會計的確認是明確其管理范圍的一個過程,其將涉及到環境的各個經濟業務或者主體都作為一項環境資產類的會計要素,并且將其納入正式的計算。在這個確定的過程中,其必須要具備一定的標準。主要標準為:
(1)可定義性。這是為了明確其管理范圍,從而保證其管理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2)可計量性。這是為了保證其管理過程中,對于環境資源的量化,以確定其會計運作的合理;
(3)信息價值性;
(4)信息可靠性。而最后兩個,則是因為環境會計最終也會成為經濟活動的信息依據,故而其信息必須要具備一定的可靠性與價值。
3環境會計理論對我國的影響
3.1加強了企業與環境的關聯
隨著環境惡化現象的嚴重。越來越多的企業發現自身的發展受到了限制。尤其是近幾年來,可持續發展觀念的提出,諸多企業在生產中,存在排放不達標等現象。這就使得環境與企業的矛盾突出,卻關系不明確。而環境會計理論的提出有效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3.2協調經濟發展與生態平衡
人們能夠發現企業作為一個經濟主體,需要對環境進行負責。而在這樣的運行的模式下,經濟就會形成一個印象:環境不是經濟發展的犧牲品。環境會計的運作反而會最大化的平衡兩者之間的關系,從而使得經濟發展與生態趨于平衡。
3.3滿足了人們對環境的控制
此處的“控制”并不是指對環境的濫用。而是指,將環境資源量化,能夠提高社會對于環境資源的了解程度。對于環境能夠帶來的效益也能夠得到最大的認知。以保證人們在發展過程中,對環境的重視。
4結束語
環境會計的提出使得我國企業與生態的關系有了一定的緩和,在社會發展過程中,也能相對注意生態的平衡。另外,隨著近幾年來,全球環境的不斷惡化,對于一些工業生產問題也相對重視,環境會計能夠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環境會計的存在能夠使得我國的經濟發展有了一定的支撐,從而使得其在發展的過程中,更加符合社會的實際需求。
參考文獻:
[1]周守華,陶春華.環境會計:理論綜述與啟示[J].會計研究,2012,02:3-10+96.
[2]梁小紅.國外環境會計理論研究視域、邏輯及啟示[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09:27-33.
作者:劉燕 胡春梅 單位:江西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