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環境藝術設計創作才能的培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理論知識教育缺失的問題。我國藝術設計教育,普遍存在著嚴重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實踐訓練輕環境藝術設計理論知識培養的現象。這樣的發展態勢不但要影響到學生培養,更會影響到教師與一些企業對待藝術設計教育的看法。因此,當前迫切建立一套具備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室內建筑環境藝術設計教育理論體系以及課程建設教學體系,以加強對環藝專業人才培養,促使室內環境藝術設計教育事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發展規范問題。結合當前我國建筑室內環境藝術設計對專業人才培養方面的總體進程來看,中國的藝術設計教育尚處于發展階段。這樣使得許多缺乏辦學條件的院校在并不符合辦學資質的情況下盲目跟風,大肆招收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造成了對環境藝術設計類人才培養極為不利的影響。
教學依托問題。在經濟與科技飛速發展的當前社會,從行業建設以及管理得角度來看,建立城市規劃設計與環境藝術設計、建筑設計三種層次關系的開發設計人才體系是十分重要的。據筆者所知,目前許多高校還并未能夠切實地做到這點,尤其是一些高校將具有工藝美術設計與繪畫專業的底子混同于室內設計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趕鴨子上架,這無疑與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人才培養需求相距甚遠。
師資隊伍建設問題。當前我國的環境藝術設計人才培養高校均面臨著師資力量不足與專業教師較少等問題,且這些問題也難以在一定時間內解決,故今后很長一段時間會成為限制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人才培養發展規范的重要因素。同時還有一些人才培養定位、教學設備理論及時間結合等問題,這些都是關乎環境藝術設計與室內設計教育生死攸關的重要問題,值得人們深思與考慮。
高校環境藝術設計類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應用
目前,我國高校環境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已經有了較為卓越的進步,但現階段仍然存有理論與實際脫節的現象。高校教育對環境藝術設計類人才的培養模式創新與改革已成為掌握室內設計與裝飾設計行業發展命脈的重要因素。下面,筆者對高校環境藝術設計類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方向進行分析論述。
1.教學方式創新。在以往課堂教學當中,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教學通常會通過大量練習來實現對學生專業水平的提高,但是往往枯燥、乏味。藝術本是一門美的課程,用反復演算方式進行教學,則完全泯滅了藝術專業教學的優點。環境藝術設計類專業學生的教育教學方式應有其獨到之處,應突顯出藝術教學的優越性。比如經常帶學生參加藝術展覽,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計算機方式以提高課堂教學感染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加學生閱歷。在參觀結束之后根據課程安排在教學當中讓學生首先進行模擬設計,之后逐步修改,讓學生組成學習小組互相對組員的作品進行點評。有了現實當中的案例進行比對,便增加了學生一部分的實踐經驗,使學生能夠更加貼近生活、符合市場需求。
2.著重培養藝術賞鑒能力。在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培養模式中,對學生進行藝術賞鑒能力的培養十分重要。對于環境藝術設計學科來說,掌握藝術專業生命力便是設計師對市場趨勢的獨特眼光,學生應該在學習過程中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念,在開闊眼界之后,集大師所長為己所用,在領悟前輩的設計精神之后形成自己獨有的觀念,而對藝術的賞鑒能力便是這種對于藝術的獨特眼光,賞鑒能力并非是具體的,而是對某一事物的抽象化處理,能夠從幾個方面體現出來。一個是審美態度。“態度決定一切”這句話表明態度對于結果的重要性。態度即是角度,從不同的角度看,會得到不同的結果。對于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來講,要不受社會功利性傾向的影響,不從個人利益出發,以欣賞角度來觀賞世界,面對設計對象,是審美能力發展的重點。
第二是形式構造能力,即是在藝術設計中,把各種單一的材料組織成一個有機整體。在初期,學生以模仿為主,依賴性比較強,那么就要加強指導,幫助學生解決模仿藝術常規與創造個人風格之間的矛盾。在這個過程當中,想象力和發散性思維是創造力培養的重點??梢越梃b于一些設計師的構思過程,從平凡的事物中看出不平凡的東西,并且借助于想象力和發散性思維將其應用于我們的設計當中。第三是藝術理解能力。環境藝術設計屬于藝術范疇,更強調一種直覺的主觀的能力。藝術理解力是一種以形象直觀和情感體驗為特征的思維能力。在藝術設計中要處理好邏輯思維能力和直觀能力的關系。我們的中學教育更多地強調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直觀能力往往被抑制了,從而影響到審美能力的發展。那么對于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來講,應更著重于在形象的直觀之中領悟藝術作品深刻理性內涵的能力,將情與理有效的結合在一起。
3.成立環藝工作室。在教學過程當中可以通過構建環藝工作室的方式進行延伸教育,通過活動小組、環藝沙龍,讓學生在其中交流經驗、學習軟件,如CAD、3dsMAX、Maya等等均可建立不同的環藝沙龍,學生可通過興趣或者自身不足進行選擇性參與,在工作室當中要定期舉行會議,積極交流,并舉辦講座,讓學生能夠在校期間盡可能多的參與社會實踐,掌握市場信息與流行趨勢。并且要組建相關科研團隊,將教學投放市場,由教師帶領下屬設計工作室,使學校成為在校學生面向社會的窗口。學生通過教師地循循善誘,逐步適應市場,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學到有用的專業知識。這就要求學校根據專業的特點增加一些實踐的課程,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同時學校在成立工作室這一方面也要提供相應的支持。
結語
本文通過對我國高校對環境藝術設計類人才培養模式現狀進行闡述,對高校的環藝人才培養模式所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討論,并總結改革方法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筆者認為在培養模式上的創新應從教學方式、培養重點與結合實踐三方面共同革新,希望通過本文能夠對相關工作者有所幫助、借鑒,對我國環境藝術設計學科教育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作者:邱裕單位:武漢工程大學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