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基于創新思維的環境藝術設計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環境藝術設計要遵循自然美的風格,不應違背自然規律。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環境意識的不斷增強,環境藝術設計一定要建立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之上,自然環境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因此,環境藝術設計不能夠以損害環境為代價。從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上看:要以建立起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要有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在不破壞生態環境、不對資源進行掠奪性開發,不對環境造成污染的基礎上,實現人類居住環境質量的提高,并將這一思想貫徹到環境藝術設計的全過程。在環境藝術設計中,一定要注重藝術與環保的結合,再創新設計中,要注重回歸的表現手法,必須要做到美感與自然環境平衡,實現人們對于自然美的追求,更深層次的表現情感與現實的統一。
(2)環境藝術設計要突出民族性,表現民族文化風格。創新思維理念下的環境藝術設計,一定要傳承民族文化,要繼承和發揚民族文化,在表現民族文化的基礎上進行有效的創新。民族文化一直是一個熱點話題,尤其是全球化的今天,民族文化更加受到人們的重視,越是民族化也就越時代化,越是民族化也就越世界化,在世界這個多民族的文化氛圍里,環境藝術設計要注重渲染民族文化,注重塑造民族文化風格和特色,注重塑造民族氣質和個性,在設計理念中要突出表現民族特色,要重點挖掘民族文化的內在韻意和實質,挖掘題材的可塑性,在創新設計中注重集中塑造和渲染民族文化風格,運用通俗的表現手法巧妙的表現民族文化風格,在表現民族文化風格的時候,創新思維理念,將民族文化與現實社會的發展有機的結合?,F代環境藝術設計風格的民族特色。例如,在一些藝術設計中,設計者通常會根據本地民族風俗來設計,體現本民族的審美理想和審美需求。藝術設計的民族風格離不開民族的文化心理結構。從中西的建筑、文學、戲劇、音樂、繪畫等各類的比較中,可以得出不同藝術風格。這樣,不但使人感到一種民族親切感,增加民族氣息,還烘托了環境氛圍,營造了民族文化風格的環境色彩,在傳統文化基礎上實現了有效的創新。
(3)環境藝術設計,要實現傳統與現代文化的完美結合。創新思維離不開傳統文化背景,應該在傳統文化背景基礎上樹立創新思維理念,回顧過去,許多具有文化品質的作品都是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完美結合,雖然許多的環境藝術設計風格不同,但是,卻都有一些類似的相同點,都融合了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呈現出獨具特色的現代藝術典范。具有很高的文化藝術價值。例如,2010年中國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館內的展示以及外觀設計都充分地表現出傳統與現代文化的完美結合,體現了現代環境藝術設計融合了中國傳統裝飾藝術,其文化意義和作用都非常明顯。中國國家館,展示的主題思想是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表現一種中國文化的精神與氣質,它的設計思想是以“尋覓”為主線,帶領參觀者“尋覓”和感悟中華智慧,在東方足跡展區、低碳行動展區以及尋覓之旅展區感悟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體味環境藝術設計的魅力。
(4)環境藝術設計要意境感人,增強藝術設計的含蓄性。我國文化歷來講究含蓄性,創新思維理念下的環境藝術設計中也要增強藝術設計的含蓄性,表現出一種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境界。環境藝術設計要表現其含蓄性必須要做到以境感人,要注意在表達的過程中不能夠太直觀,要體現出一種含蓄之美。意境感人更能夠突出環境文化藝術的韻味,體現環境文化藝術的價值。環境藝術既具體又含不確定性,既有感性語言,也有形態語言。因此,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不僅要凸顯含蓄之美,還要在很大程度上表現出多義性。含蓄可以帶領人們進入一個想要達到的境界,引發人們聯想和回味生活,體味生活中的一種情趣,使人們產生不同的感受。使得人們在欣賞環境藝術的時候,引發不同的聯想,不同年齡的人、不同文化層次的人、不同信仰的人,對環境藝術的感受也不一樣,環境藝術的含蓄性可以引發人們不同的遐思。因此,我們在創新環境藝術設計中有效地運用含蓄之美,繼承并發揚傳統文化中的含蓄性,可以實現更加完美的藝術效果。
2結語
創新思維理念下的環境藝術設計,一定要有較強的實用性,環境藝術設計思維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應源于時代和社會審美價值,設計發展的方向應該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嶄新的思維和實用性的價值,有效提升環境藝術設計理念。環境藝術設計創新思維一定要把握時代進步的脈搏,立足于現代社會的發展創新設計思路,同時,在繼承和發揚國內外優秀設計作品的基礎上,不斷創新設計理念,運用新思想、新方法,激發新的設計熱情,不斷發展和創新中國特色環境藝術設計模式,為環境藝術設計創造良好的發展空間,使人們能夠享受更加豐富的環境文化藝術體驗,促進環境藝術設計的健康發展。
作者:溫雅文單位:北京交通大學建筑與藝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