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市規劃中的環境藝術設計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環境藝術設計指導思想與基本原則。
環境藝術設計指導思想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生態價值觀。城市生態環境問題以人與自然和諧關系遭到破壞為主要表現形式,以人類中心主義為根本價值取向。(2)生態倫理觀。積極構建生態倫理觀,在堅持人類平等觀的同時積極樹立人與自然平等觀,以尊重生態環境為根本宗旨,從人類可持續發展方面出發,旨在實現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3)生態美學觀。應用生態學與美學原理,培養人們的生態審美觀,進而完善生態價值觀。就環境藝術設計基本原則而言,必須要注意五個方面的內容:(1)人本性原則。人屬于環境的主題,環境藝術設計必須要以滿足人們的物質生活條件為基礎,進而創造更高層次的精神生活品質,增強生活環境質量;(2)整體性原則。將人類生活空間內的技術圈與生物圈納入人類生態系統中,從環境整體利益出發,協調環境設計各要素,促使人類生態系統能源、時空結構、物流均處于最佳狀態;(3)地方性原則。環境藝術設計必須要從地方特征著手,了解各個地方的水文、地質、日照、氣候等地理環境,掌握政治、經濟、文化、歷史等因素,彰顯地方特色;(4)生態原則。設計中要把握生態原則,堅持再利用、循環、可再生等原則,提升資源利用率;(5)藝術性與科學性的協調。環境質量依靠于藝術性與科學性的契合,在設計時,不可將二者割裂或對立。
二、環境藝術設計要素。
環境藝術設計要素主要包括四個方面:(1)空間。環境藝術設計主要以空間為基礎。從本質上來講,積極利用空間,可制造城市內空。構建親綠空間,賦予綠化文化品位;構建親地空間,室外場地可促使高樓居民與地面親密接觸;構建親水空間,營造休閑近水空間,形成不同功能區,可提高居民活動的多樣化。而地下空間的合理利用,可節約土地,降低能源消耗;(2)綠化。在生態城市中,綠化屬于關鍵點綴,對二氧化碳與氧氣具有平衡作用,可改善局部小氣候,促使居民游憩空間獲取更多生物能。(3)水體。水對城市溫濕度、小氣候具有調節作用,可涵養地下水源,改善城市景觀質量,形成強烈視覺沖擊力。(4)聲。在實際設計過程中,充分利用歷史聲、自然聲、生活聲、人工聲、交通聲等,可營造一個優美的聲環境。
三、環境藝術設計材料、技術與能源。
以往環境藝術設計追求機械美學,強調功能與形式的協調統一,以形式美為設計原則。現階段,一些設計作品以彰顯高科技成果為指導原則,綜合各種設計手段,從多種角度詮釋環境自身生命周期變化。而中間技術作為一種介于傳統技術與先進技術間的技術,在設計中得到了不斷應用,其主張應用小型技術,采用風力、地熱等非再生性資源,借助封閉式再循環技術,從而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從材料角度出發,在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多采用生態環境材料,其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與環境協調性,能改善環境。具體而言,材料從制造至再生利用都與環境相協調。從能耗角度出發,環境藝術設計必須要盡可能應用自然能源,在建筑構件節能上,可擇取建筑朝向最優化方案,促使采光與遮陽平衡,依靠自然通風與傳熱等措施,增強建筑舒適度。
四、案例分析。
以東方之珠居住區(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例。在實際規劃過程中,以“城”為理念來展開,按照當地實際狀況,沿街布置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形商業外城,與以居住為根本目的的內城進行了明確劃分。建筑立面重視細部構造處理,小高層、多層、低層住宅立面造型極富生動性,基于整體協調前提下彰顯了個體間的變化特征。另外,居住區主要應用智能化系統進行管理,實現了物業、公共設備等管理的自動化,同時提高了小區安防的自動化水平。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必須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積極構建多層面城市環境體系,重視環境與交通的協調統一,保證配套設施完善,從而構建一個集文化藝術功能、生態功能、使用功能為一體的城市環境,有助于保證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作者:王穎單位: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