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機制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人才培養方案是教學、管理重要參考依據,同時也是教學改革成果的體現。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作為一種動態機制,教育主導者需要具有一定創新精神,本文基于高等教育教學規律,科學掌握人才培養方案原則,探討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機制。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動態機制;環境藝術設計;培養方案
人才培養方案制定需要對應用型人才培養工作作出準確定位,從教學方面著手,各大高校通過人才培養機制強化基礎,重視個性培養以及實踐能力,適應社會對于專業人才的多樣化需求。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過程中對其在高校教學教育中的目標、原則作出全新定位,探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動態機制。
一、遵守高等教育教學規律,科學把握人才培養方案原則
人才培養方案作為人才培養的參考依據,應該嚴格遵守高等教育教學規律,重視社會發展中對人才的需求。針對普通高等院校實際情況,規范人才培養方案,滿足市場經濟對于多樣化人才的需要。確立落實人才培養方案目標需要嚴格掌握教學內在規律,將專業設計與教學規律、專業要求以及培養機制相結合,這也是培養專業應用型人才的重要指導思想。從教學教育管理角度看待實際問題,深入落實既定原則,促進人才培養動態機制的發展,保證教學工作順利展開。
二、建立健全課程評價系統
健全課程評價系統是課程體系優化的重要手段,也是貫徹實施人才培養方案的必要環節。針對專業教學考核,可以采取教師評分制度,客觀、公正的評價學生作品,防止評價結果片面性。教師將每學期學生作業制成光盤,留作課程備查資料。學生主要通過評教系統反饋課程,在查取成績過程中,需要在完成教師評價以后獲取結果。教學管理部分在教師晉升、評優中需參照學生評教系統反饋信息,保證課程體系質量。在課程設置中,需要重視科技素質以及文化素質培養,課程質量評價需遵守公正公平原則,這也是人才培養方案重要組成部分。
三、構建科學實踐教學體系,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專業應用型人才
(一)增加實踐教學比例
充分結合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和校內實踐教學資源,并對社會資源進行合理利用完善實踐教學。綜合教育實踐主要是通過自選活動、文體活動對學生文化素質以及綜合素質進行綜合培養。專業教育實踐可通過畢業實習、考察、寫生等活動拓展學生視野,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提升學習效率。在2、3、4年級教學中,重視實踐教學,使學生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提升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通識教育實踐可于假期分兩次進行,根據三個教學周期,將其納入實踐教學課程。實踐教學能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在實踐環節中延伸理論課內同,培養學生聯系實際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二)建立實習基地,保證實踐教學質量
在實踐教學中,建立穩定實習基地是其中的重要環節。傳統教學活動中主要以校內教學模式與教師教學模式為主,這無法滿足社會對專業人才的需求。所以,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過程中,注重社會實踐,將長期、有效社會實踐作為實踐與理論學習相結合的途徑。與有關藝術機構、企業、公司建立長期穩定聯系,聘請實踐經驗豐富技術人員,在實踐教學環節中給予學生專業指導,培養符合社會、企業需求的專業應用型人才。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在人才培養方案過程中,人的因素十分重要,這不僅是指學生,也包含作為教學操作者,即教師。最近幾年以來,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快速發展,不斷出現新的專業技能、技術以及知識,這對師資隊伍建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建立高水平、高素質教學隊伍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首先可以引進專業人才,加強師資力量;其次重視培養青年教師,加強教師專業能力,培養業務骨干。除此之外,可以聘請有關專家或者是行業精英進行講座、教學等,使學生能夠及時了解環境藝術專業發展趨勢。
五、結論
未來高等教育大眾化趨勢不可逆轉,這會促進文化藝術產業化快速發展,引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管理、人才培養變革,使得教育管理者需要不斷提高自身認識,培養創新精神,創造性運用教育教學規律。在人才培養方案中,需要不斷進行調整,加強對教育規律研究,深入探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機制,培養滿足社會、企業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劉蕊,雷搏.對應用型人才培養背景下的教學改革的思考———以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為例[J].藝術科技,2016(05).
[2]王萬山,黃建軍,彭清寧.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及教學方法改革研究[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3]呂耀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改革設置———培養高技能應用型設計人才[J].上海藝術家,2010(01).
[4]羅云.創新創業教育理念下的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機制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6(03).
作者:郭錛;劉巖 單位:吉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