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人居環境治理路徑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鄉村振興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戰略支持,人居環境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遼寧農村人居環境目前的發展現狀,發現存在財政投入不足、規劃不合理、運行和管護體系不健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有利于全面實現鄉村振興。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村人居環境;治理路徑;遼寧
1遼寧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現狀
目前,沈陽、大連、盤錦市農村生活垃圾處置體系基本實現全覆蓋,基本完成農村戶用廁所無害化改造,17%以上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實現收集處理,村內河道及黑臭水體得到有效治理,村內路網基本形成,村莊綠化覆蓋率大幅度提高,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初見成效。鞍山、撫順、本溪、丹東、錦州、營口、遼陽、葫蘆島市,許多基本設施建設并沒有完全實施。比如,遼寧錦州的北鎮縣共有224個行政村。這些村子生活垃圾處理體系基本覆蓋,但生活污水處理裝置、飲用水安全、道路設施等沒有明顯改善。遼西北地區的阜新、鐵嶺、朝陽市及目前仍未脫貧的貧困縣,目前村內道路兩側和農戶院外土堆、糞堆、灰堆、柴草堆,村旁、水(溝)旁、路旁的垃圾基本清除,其他基礎設施建設正在進行。
2在治理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原因
2.1存在的問題
1)財政投入不足。遼寧各級政府在環境建設方面,支出有限,達不到預期的各項支出目標。現在,許多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或者公共設施建設得不到資金的支持。比如,道路設施的建設,生活污水處理裝置的安放等。基礎設施建設不全勢必會影響整個農村人居環境的治理,進而影響鄉村振興的進程和效果。2)規劃不合理。目前,遼寧省一些鄉鎮的規劃基本相同,沒有因地制宜,無法起到實質性作用。同時規劃執行力度較低,缺乏長期有效的維護。同時,盲目參考城市人居環境治理方案,實施過程中卻進行不下去,嚴重制約農村人居環境的治理以及經濟的發展。3)運行和管護體系不健全。當前各市缺乏健全的運行機制,有的地區基礎設施的建設得不到保障。以沈陽的法庫縣的農村為例,環境整治還停留在垃圾處理層面上,并未建立相關的運行機制。垃圾處理之后,后期管理和維護的相關方案并沒有提出,長時間下去,會形成二次整治的現象[1]。
2.2原因
1)政府環保投資不足。2010年以來,省財政累計籌措和安排資金27.4億元,支持了6414個行政村開展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其中沈陽市713個行政村享受了省政府的補助政策,仍然有大部分的農村得不到省政府的補助,自身經濟能力又有限,一些基礎設施建設的完成都不能保證。2)規劃水平不高。目前,治理人居環境過程中出現的規劃不合理主要是由相關人員的規劃水平不高所導致的。規劃人員大多是城市背景的,缺乏農村生活的經驗,不能因地制宜地根據農村的實際環境去設計相應的治理方案,缺乏細節上的規劃,比如對農村土地生態規劃這方面缺乏專業的知識和技術。如此一來,規劃的實施效果顯現不出來。3)運行和維護經費不足,責任主體不明確。在整治農村人居環境的過程中,運行和管護機制的責任主體十分不明確。在各地區制定的方案中,只說明了各鄉鎮是整治活動中的責任主體,十分模糊。同時,用于運行和管護的經費不足,資金來源有限。
3改善治理現狀的對策
3.1加大政府投資
政府層面應當設立用于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的專項基金,以此來減輕鄉鎮和村一級的財政負擔。同時,根據有關規定,將多渠道獲取的土地增值收益用于基礎設施建設中。政府也應該發展農村第三產業以及旅游產業,依次增加農民收入,引導農民自發改善環境[2]。
3.2建立完善的規劃體系
首先,根據當地人居環境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改善措施,鼓勵有文化的大學生投入到規劃體系的建設之中。其次,規劃設計人員應當有農村生活的經驗,能夠結合當地自身的發展特點以及長遠需要,來制定完善的規劃體系。體系實施過程中,應當根據一些未關注過的環境因素適當更改,更加完善地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3.3明確責任主體,增加運行和維護經費
目前,遼寧將運行維護經費已納入各級財政預算,由省市縣三級財政分擔。政府應當增加運行維護經費,以保證人居環境整治的效果。同時,明確各單位責任主體,更好地治理人居環境[3]。
4結束語
遼寧省在注重城市快速發展的同時,關注農村人居環境的治理問題,有利于更好地促進鄉村振興的發展,進而加快遼寧省的整體發展。
參考文獻:
[1]彭震偉,陸嘉.基于城鄉統籌的農村人居環境發展.城市規劃,2009,33(5):66-68.
[2]李伯華,曾菊新,胡娟.鄉村人居環境研究進展與展望[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8,24(5):70-73.
[3]吳良鏞.人居環境科學導論[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
作者:周思宇 趙小汎 單位:沈陽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