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正射影像圖的農村集體土地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在瓜州縣農村集體土地確權中的應用
1.1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確權及測量技術要求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是把農村集體土地確認到每個具有使用權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手中。此次全省農村集體土地確權坐標系統的平面基準,采用1980西安坐標系;高程基準:1985國家高程基準。地籍圖、正射影像圖或地形圖的精度,圖上地物點相對于最近控制點的平面位置中誤差,平地、丘陵地不超過圖上±0.6mm,山地不超過圖上±0.8mm、高山地不超過圖上±1.0mm。《地籍調查規程》中規定“界址點測量方法包括解析法和圖解法”。對于集體土地使用權確權測量工作按照規程要求使用解析法。解析界址點的精度見表2。由于,瓜州縣地廣人稀,農村居民點極為分散,做控制工作量大。這次農村土地確權時間緊迫任務重,因此項目部決定采用甘肅省測繪工程院為全省建立的GSCORS連續運行參考站系統,建立首級控制。該系統快速和實時定位精度水平5cm,垂直5cm,作為一級及其以下導線測量的起算控制成果,這樣大大節約了成本和時間。
1.2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確權測量作業流程
1.2.1GSCORS網絡RTK技術測量精度評定為檢測網絡RTK技術測量精度情況,模擬外業測量工作的實際情況,采用RTK對中桿進行對中整平測量,分別選擇5個瓜州縣已知GPSE級點,對5個檢測點按照一級導線的技術要求施測,然后按照RTK技術規程進行外業測量操作進行檢測。利用網絡RTK技術進行施測時首先保證完成GPS初始化后才進行測量工作,每次三個測回,觀測時間為3s,各測回觀測成果平面較差均應符合5cm,取3個測回的平均值作為最終成果檢測結果如下,參見表3。從以上統計結果可以看出,利用網絡RTK技術完全滿足集體土地使有權解析界址點的精度要求,能節省測量時間,方便了外業作業,減輕了外業攜帶設備的不便性,提高了作業效率。
1.2.2RTK、全站儀、正射影像圖聯合作業流程瓜州縣農村特點;①農村建設用地相對來說面積比較小宗數少并且特別分散村莊之間農業用地面積遠遠超過建設用地面積。②農村土地利用現狀多為農村宅基地和農村道路在宅基地中平房多樓房少而且農村居民點中樹木電線等障礙物很多。③農村地籍調查權屬復雜糾紛較多對測量成果的精度要求較高。結合以上所述,有必要制定一套針對農村的測繪方案。在提高工作效率情況下,保證測量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測量。(1)測區平面控制測量控制網點的精度和密度主要是為滿足土地權屬范圍的特征點即界址點服務。根據國家頒布的《城鎮地籍調查規程》要求,地籍平面控制網可布設為二、三、四等三角網三邊網及邊角網,一、二級小三角網(鎖)、一、二級導線網及相應等級的GPS網,并且各等級地籍平面控制網點,根據城鎮規模均可作為首級控制。瓜州測區控制點依據《CJJT73-2010衛星定位城市測量技術規范》施測各級平面控制點,作為每個居民點的測圖控制點。利用瓜州縣1∶10000正射影像圖,結合農村居民點分散的特點,在影像圖上確定需要施測控制點的區域,到實地用選點并用南方靈銳S86TGPS雙頻測量系統施測一級控制點或圖跟點,用網絡RTK流動站布設控制點,點位選擇應符合《CJJT73-2010衛星定位城市測量技術規范》第5.2.2.2的規定。網絡RTK控制測量觀測要求應符合下列規定,1)控制點不少于3個或不少于2對相互通視的點;2)控制點測量應采用三角支架架設天線進行作業;測量過程中儀器的圓氣泡應嚴格穩定居中;3)控制點應采用常規方法進行邊長,角度或聯測檢核,導線聯測應按低一個等級常規導線的技術要求執行。(2)外業數據采集利用全站儀與GSCORS-RTK聯合進行數據采集和存儲,對于開闊的居民點等直GSCORS-RTK測量模式進行全數字野外數據采集。采用RTK采集數據時二人配合完成操作,對地物點采集在RTK手簿上,在輸入采集點號前輸入自編編碼,作內業時依靠展點出的點號、編碼,對采集的數據進行編輯,最好當天采集的數據及時編輯處理,以免事后遺忘影響成圖質量。對于樹木較多或房屋密集的村莊等采用RTK給定圖根點坐標,利用全站儀采集地形、地物,繪制草圖時,點號要與全站儀中的點號一致,丈量的邊長標注要準確,草圖要清晰,以便內業繪制。GSCORS-RTK碎步測量應符合下列規定;1)作業時,應采用帶有圓氣泡的對中桿架設天線進行測量;2)技術要求應符合表4GNSSRTK平面測量技術相應的規定;3)作業前后應進行已知點檢核,在控制點上檢核,平面位置較差不大于5cm。(3)內業成圖采用南方CASS軟件CASS,是在AutoCAD平臺上進行開發的新一代數字化地形地籍測圖軟件。將外業采集數據展繪到圖上,并對照草圖完成各種繪制編輯工形成地籍圖。在ARCgis9.3中打開測區所在的正射影像,并將內業完成的DWG格式的地籍圖,加載到正射影像圖上,核對檢核所測的各個農村生產組的房屋是否有遺漏、錯誤。在應入戶進行繪制草圖而實際因各種因素,無法進入農戶家中,此時可以參考正射影像圖,對個別農戶家中的圖上補測。經過驗證,外業采集數據與正射影像圖套合程度上一致,可以實現外業粗差檢核和補測使用。
2應用體會
網絡-RTK測量方法,應用于地籍測繪,不僅可以大幅度提高作業效率,而且能極大地減輕作業人員的內、外業勞動強度,尤其在通視困難的地區更具有明顯優勢。全站儀是傳統的測量儀器,在通視困難地區效率低。瓜州縣農村房屋大多為低矮平房建筑且無高大樹木的遮擋,所以可直接用網絡-RTK施測界址點。對于局部地區,由于樹木、建筑遮擋嚴重,RTK工作時干擾因素過多,RTK對中桿無法靠近界址點直接施測,導致直接使用RTK解算坐標精度過低,因此僅在道路口通視較好且外源干擾較小的區域打2到3個點為作為一組一級控制點,要求這幾個點之間至少有兩點通視,之后用全站儀從該控制點引次一級的控制點采集界址點和碎部點坐標。正射影像圖在瓜州縣農村集體土地確權測量中項目應用;瓜州縣大多數農村地區沒有施測過地形圖,可采用正射影像圖作為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的調查底圖使用,在施測過程中又可利用正射影像圖作為檢核內業成圖的粗差和有無遺漏等。
3結語
綜上所述,地籍測繪是現代地籍管理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而地籍測繪成果合格與否,也關系到此次瓜州縣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順利進行關鍵因素。所以利用網絡-RTK、全站儀、正射影像圖,相互配合發揮各自優點,擬補各自缺點,提高了地籍測繪成果的精度,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具有廣闊的前景。
作者:劉寶建單位:甘肅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四地質礦產勘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