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林業發展的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林業的發展在目前來講面臨著重大的問題,在進行發展的過程中過于粗放,對資源的合理利用造成一定的威脅,影響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當前森林資源面臨著問題,森林的破壞較為嚴重,情況嚴峻,因此在進行林業發展的過程中應該深入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重視資源的生態效應和功能,將林業發展和經濟環境的發展相適應,這樣才能保證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不斷地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維護生態環境的平衡,促進經濟的長久發展。本文主要針對林業發展進行分析和思考。
關鍵詞:
林業;生態;社會功能
轉變經濟的發展方式是現階段政府提出的新的戰略布局,也是資源和環境發展的需要,更是貫徹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對我國經濟的轉型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在我國林業資源的發展中,發展的方式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對林業的發展過于看重經濟效益,而忽略了生態的效益和社會效益,對資源的發展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在新的形勢下應該不斷地促進林業經濟的轉型和升級,將林業經濟的發展和生態社會的效應進行協調,促進林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1我國林業發展的現狀
林業就是將森林資源進行經營,主要是進行木材、林業產品和各項林業有關的資源的利用和開發。林業部門主要包括的是營林和森林兩大部門,其主要的職能是有計劃地進行現有荒山的綠化和森林資源的擴大,科學的對林業資源進行管理,實現天然林和人工林并進的開放方式,將森林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不斷地滿足工農業生產、國防建設和人民基本需求的需要。在進行林業建設的過程中,森林的覆蓋率不斷地得到提升,對于資源和環境的保護以及水資源和防風固沙等生態環境的改善也具有重要的維護作用,使得水土流失的現象得到一定的緩減,對于固沙防風和保持水土具有重要的意義。而森林的經營主要包括森林的砍伐和更新,對森林進行保護,對休耕還林進行規劃,使得森林的開發和保護共存。在進行森林的開發中,需要將森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進行協調,在進行經濟發展的同時,重視對森林資源的保護,不能對森林資源進行濫砍濫伐,而是需要結合森林的實際情況對資源進行有計劃的砍伐,留足森林的自動恢復時間,不能進行過度的砍伐,對資源和環境進行保護,使得資源和環境可以和諧地進行發展,而不是僅僅依賴毫無原則的對森林資源進行過度的消耗進行經濟的發展。我國林業的發展主要分為三個重要階段:第一個階段為1949年~1978年,這一時期是新中國成立的初期,經濟的發展需對資源要大量的資源,因此在這個時期對森林的砍伐是必經的過程,對促進經濟的發展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這個階段是林業發展的初級階段,對林業的發展主要是依靠開采為主的方式。
第二個階段是1978年~1982年,這個時期是林業發展的探索時期,在這個時期,已經認識到傳統林業發展的危害,對林業的發展進行改革,在集體林區和其他的非公有制的林區進行穩定山權、林權和自留山的活動,確定林業生產責任制。在這個時期,對林業的發展進行一定的改革,逐漸地認識到林業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需要重視環境效益和社會的效益,不能僅僅是重視經濟的效益,在進行林業經濟發展的同時,對林業資源和森林資源進行一定的保護,讓資源的使用和維護并存。第三階段是1992年至今,在這個時期越來越重視環境的效益,在進行發展的過程中我國環境的問題日漸突出,一些自然災害的發生和環境的破壞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因此在這一時期對林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僅需要進一步的對林業的發展進行規劃,同時需要對一些較為重要地理位置的森林資源,對相關的資源進行整體的維護,并進行封山育林的活動,不斷地促進林業資源的恢復,維護生態環境的發展。
2林業資源進行生態發展的意義與對策
2.1林業資源生態發展的意義進行林業資源的生態發展,主要是將自然、社會的發展進行協調,從森林的生態系統整體出發,通過對森林生態系統的管理,向社會提供更多的資源,而不是僅僅依靠對資源的無限制使用。這種方式不僅僅維護了森林資源的價值,同時對于人類持續生存所依賴的生命支持系統進行全面的發展,使得其可以在不斷的提供資源的同時得到一定的恢復,對資源進行持久的利用,這個是森林價值的本質所在。
2.2林業資源生態發展的對策建立林業創新的體制,堅持科研成果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原則,將科研的成果轉化為加快林業發展的基本策略。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可以為核心、效益為目的的林業創新發展新的體系,借助數字化的手段對林業的發展進行創新,使林業的發展更加地具有精確化和準確化的性質,實現林業的現代化管理。對基礎的研究也應進行關注,加強對森林生態系統的研究和監測,利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對于好的樹苗和樹種的結構進行調整,盡快的將木材工業的總體水平進行發揮,增加木材和林業產品的經濟價值,不斷地提升市場的競爭力,促進林業資源的進一步發展。在進行林業的開發中需要關注林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綜合評級體制,對林業資源的發展進行監督和指導,在進行實際的工作中重視林業的生態效益,將森林資源在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和防風固沙凈化空氣方面的效益進行集中的展示,使得人們逐漸的認識到森林資源的重要作用。在進行林業開發的時候重視社會和環境效益,將生態效益和環境效益進行結合,使得其可以相互地作用。如果忽視生態環境而去過度地追求經濟的增長,勢必會給環境的發展帶來嚴重的損害。在進行林業的發展中,還需要重視社會的實踐,在不斷的實踐中掌握先進的技術和方法,并對現階段的一些不合理的方法進行及時地改進。
3對林業的生態發展進行法律的規范
因為我國的林業發展沒有體現全民反映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要求,對生態優先和保護資源的立法思想也不健全,因此應該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對林業進行優先發展的原則,在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其他的效益沖突的時候,優先地考慮到生態的發展。在進行法律規范的過程中,需要遵循的是對自然和生態重視的原則,堅持以可持續發展為導向,將經濟利用和社會利益均衡地發展,不能忽視社會的效益。在加強森林的全面監測和分析的基礎上,建立重大災害的預警機制,對于一些重大災害對森林造成的危害,及時地進行改進,有計劃地恢復和重建,保證林業資源的健康發展,及時地進行防范,一旦出現重大的問題可以采取方案將危害降到最低。在執法方面,要加強對濫砍濫伐的管理,嚴格地控制對林業資源的過度消耗,加強對林地的管理,防止出現林地的逆轉現象,實行林地用途管制和總量控制的制度,嚴格地對林業的違法行為進行懲治。在進行林業管理的過程中堅持依法治林的原則,在源頭上對破壞森林的行為進行控制。
4結束語
林業的發展是社會的進步,在進行林業的發展中需要將一些重要的因素進行考慮,重視生態的效益和社會的效益,因為其是一個密不可分的統一整體。因此在進行林業的發展中既要達到發展經濟的目的,同時需要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使得環境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是和諧的,對環境進行保護,對林業資源發展進行合理的規劃,不僅僅要在經濟上進行重視,在生態效益上更加需要重視。
參考文獻:
[1]付洲銘.對林業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的思考[J].中國農業信息,2013,11:231.
[2]石曉杰,曲吉國.對林業經濟發展的幾點思考[J].全國商情(理論研究),2013,12:12.
[3]陳桂娟,高冬平,陶雋超.對蘇州林業發展的思考與探索[J].華東森林經理,2014,02:46-48+51.
[4]張玉杰.淺談對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思考[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05:171.
作者:孫敬軍 單位:山西省太岳山國有林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