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互聯網+智慧林業發展中的問題和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以“互聯網+”智慧林業為切入點,對其發展中存在的資金、人才、創新意識等方面問題進行探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智慧林業;融合發展
隨著科技水平不斷進步,基于信息技術與互聯網的基礎上,出現了以“互聯網+”為發展方向的新型技術。在我國林業發展過程中,傳統林業發展模式逐漸不能適應現代化發展的特點。以智慧林業發展實現現代林業發展目標,是保障我國林業良性發展的基礎。將“互聯網+”融合到智慧林業的建設中,能有效促進現代化林業發展速度。然而,在實際“互聯網+”智慧林業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將直接影響智慧林業的良性發展。智慧林業提出的時間較短,在發展過程中也沒有對其有一個清晰的定義,在我國頒布的《中國智慧林業發展指導意見》中,認為智慧林業將在林業發展中充分利用云計算、物聯網、互聯網、大數據等具有現代化特點的技術,通過網絡化與林業發展相連接起來,進而為我國林業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1“互聯網+”概述
1.1“互聯網+”理念
國內“互聯網+”理念,最早是2012年于揚在易觀第五屆移動互聯網博覽會上的發言中首次提出“互聯網+”這個概念,使其被更多的人們所熟知。從本質上說,“互聯網+”是兩種科學技術的融合。即信息化與工業化依托互聯網為媒介,提高了信息之間的傳輸速度,也加快了傳統產業與互聯網之間的融合,為很多行業轉型起到了促進作用。
1.2“互聯網+”特征
1)跨界融合。這個名詞中的“+”就是指跨界,能夠基于某種事物的發展基礎上,融入其他不同的技術,實現對傳統產業的改革,重新形成一種新型發展模式。2)創新驅動。在我國林業發展中,也需要創新驅動,長期以傳統發展模式很難與新時期下林業的需求相契合;“互聯網+”的出現,就可以讓林業在發展中依托互聯網的便捷性,創新出不同的發展模式,使得林業早日實現智慧的目標。3)重塑結構。互聯網的出現,打破了原有的社會結構、文化結構等,以“互聯網+”的模式融入到林業的發展中,可以在傳統林業發展模式基礎上,將其結構進行重塑,使得林業發展目標更加契合我國現階段社會發展的特點。4)尊重人性。尊重人性是互聯網發展的一大特點,也只有在尊重人性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促進科學技術進步、經濟增長、社會進步。5)開放性。互聯網本身就是一個開發性巨大的平臺,任何人通過網絡都可以共享里面的內容。在智慧林業發展中利用“互聯網+”技術,就可以讓林業工作更好的進行下去,可以依托互聯網下載共享有關林業建設的內容,讓工作更好展開。6)連接一切。這里的連接一切是有層次性的,可連接性是有差異的,因此連接的價值相差一般都很大,但是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深入發展,相信連接一切也會實現[1]。
2“互聯網+”智慧林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政府資金支持不夠,人員創新意識不足
智慧林業發展創新普遍受到資金不夠、創新意識不足、人才匱乏、技術短缺等因素的影響。在“互聯網+”中,首先就需要引進很多計算機,并且“互聯網+”是一個系統化的技術,需要根據林業發展的特點,來制定不同的互聯網運用技術,才能體現出智慧林業的優勢性;在國內很多地區的智慧林業建設中,缺少相應的資金投入,導致“互聯網+”無法順利建立起來,實際起到的科技效果也不明顯;由于基層的林業工作人員,自身年齡較大、學歷不足等問題,影響智慧林業發展的進程;相關設備的不完善,缺少高端人才和技術,導致智慧林業工作的進度極為緩慢。
2.2人才流失嚴重,缺乏專業人才
以“互聯網+”促進智慧林業的發展,需要有一批擁有專業能力的人才去奠定基礎。在我國大部分智慧林業發展中,嚴重缺乏相應的專業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互聯網+”無法很好的應用到智慧林業建設中,“互聯網+”也不能更加深入對智慧林業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以林業實際現狀看,人才流失非常嚴重,尤其是在基層林業部門中,很多專業人才都想到城市發展,在基層林業工作中沒有積極性和主動性,致使智慧林業得不到良性的發展;我國培養林業人才的各大高校在林業專業招收人數上不斷減少,很多學生都不愿意學習林業專業,使林業發展的人才出現短缺,無法滿足智慧林業的發展[2]。
3促進“互聯網+”智慧林業發展的建議
3.1樹立智慧林業發展創新理念,增加資金投入
1)改變傳統林業發展觀念,樹立“互聯網+”智慧林業發展創新理念。在某種程度上觀念是會決定具體行為的方式,會影響到“互聯網+”智慧林業的建設。在林業創新過程中,需要相關部門定期開設關于智慧林業與“互聯網+”相關知識的講座,大力宣傳智慧林業發展的創新技術理念,提高林業工作人員的創新意識,轉變傳統林業發展觀念。2)加大對“互聯網+”智慧林業發展過程中資金的投入力度,并建立相關的智慧林業示范區,這樣能夠讓更多的社會企業看到智慧林業形成之后的發展前景,并愿意為智慧林業的發展增加資金投入。3)政府部門積極扶持建立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增加政府扶持資金,加強與智慧林業發展的相關宣傳,讓林業實現更好的轉型[3]。
3.2建立具有現代化特點的林業隊伍
智慧林業發展與“互聯網+”技術的運用離不開專業技術研究人員,需要相關部門機構來構建一支專業化程度較高的林業技術現代化隊伍。需要政府部門通過招聘人才,提高薪酬等多渠道的方式增加林業專業人員。在員工入職后進行專業的培訓,保障這些專業人員能夠快速適應智慧林業與“互聯網+”的工作。同時,智慧林業發展與建設的所有人員都需要進行定期知識技術培訓,逐步掌握“互聯網+”的知識與應用重點,將其應用在智慧林業的建設工作中,讓智慧林業得到更好的發展。
3.3將工作重心放在林業建設轉型中
傳統林業的轉型與智慧林業的發展就是林業的更新與改革,將傳統思維轉變,并通過先進的科學技術達到更好的效果。管理部門和林業基層需要將工作重心放在林業科學技術創新的拓展中,發展林業技術產業和林業相關產品;聘請專業技術團隊人員進行林業技術創新指導,使其成為智慧林業發展的有力保障。
4結論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加強對智慧林業進行建設,滿足現代化林業發展和技術創新的需求,是與時代發展接軌的一項重要措施。需要相關的林業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中,樹立“互聯網+”智慧林業發展創新理念,掌握“互聯網+”相關理論知識,將其運用在林業的發展中,使智慧林業得到良性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陳永欽.“智慧林業”在森林資源管控中的應用思考[J].南方農業,2020,14(11):89-90.
[2]劉序,張晨,李海波,等.基于物聯網的智慧林業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J].無線互聯科技,2020(8):116-117.
[3]徐振海,呂寶東,歷宇,等.實施智慧林業管理模式提升森林資源管護水平[J].農村實用技術,2020,218(1):122-123.
作者:許嘉慶 單位: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園林綠化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