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求林業效益實現路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生態效益的基本概念生態效益是指人們在生產過程中,依據生態平衡的定律,能夠使自然界的生物對人類的生產、生活和環境產生有利的影響。生態效益關系到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并且生態效益能夠促使生態平衡和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1.2林業生態環境對于林業中的生態效益而言,其是由構成生態環境的各種物質因素所決定的,伴隨著科學發展和經濟體系的進步,人類一方面不斷的利用先進技術手段使生態環境的物質要素功能發揮出來,同時通過商品交換的方式,把生態環境中的物質要素從物質轉化成價值,得到相應的經濟效益。據推算,一顆生長了50年的樹,所產生的氧氣價值31200美元,吸收有害氣體的價值為62500美元,涵養水源的價值為37500美元,為各種棲息動物提供的生存價值為31250美元,產出的蛋白質為2500美元,各種經濟總價值為196000美元[1]。
2建立有效的投資機制
林業經濟生態效益的實現需要推進天然森林的保護工程,更為重要的就是國土資源的綠化,這些都是林業經濟生態效益實現的基本策略和前提條件。但是,所有的基礎性工作都離不開大量的資金投入,所以,為了解決資金問題給林業經濟生態效益所帶來的影響,就需要建立有效的投資機制。
開辟多個渠道進行投資,這種方法的基本思路就是采用租憑、承包、股份合作的方式,吸引各方的投資,形成國有資本、集體資本、私營資本和國外資本共同參與的投資機制,通過政策上的支持,保證投資收益[2]。
3實施生態效益補償制度
生態效益補償起源于德國1967年所實施的Engriffsrelung政策和美國1986年所實施的NO-net-loss政策。這2個政策都體現了生態補償的原則,對促進生態環境的保護起到了有效的作用。林業生態效益補償制度的基本特點,就是以林業經濟效益貨幣化計量為基礎,按照效益劃定的征收范圍,實行分級征服、比例流程、納入預算管理、專款專用的原則。
各國實施生態效益補償制度都有所不同、內容各異。我國的法律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作出了最基本的規定,在《憲法》的第9條中規定:“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等自然資源,都屬于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規定屬集體所有的森林和山嶺、草原、荒地、灘涂除外。國家保障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保護珍貴動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壞自然資源。”這條法規提出,使我國林業生態效益補償體系更加的完善[3]。
美國的生態補償制度已經隨著科技的發展,逐漸的滲透到了各行業單行法里,在美國認為,農業是影響生態環境的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在其農業法中,大部分內容都是對生態環境保護問題的資源補償對規定。在日本的《森林法》中規定:“國家對于被劃分為保安林的所有者給予一定的補償,同時還要求保安林收益的群體或者個人承擔部分補償費用”。在瑞典《森林法》中也規定了如果某地當被宣布成為自然保護區的時候,那么,該地所有者的經濟損失由國家給予充分補償[4]。
4林業經濟生態效益的實現策略
下面以黑龍江省大興安嶺森林區作為實例進行林業經濟生態效益實現策略的研究。黑龍江省大興安嶺是國家重點林區之一,整體林業面積3375.0萬hm2,有林面積2007.0萬hm2,森林覆蓋率達到43.6%。同時,黑龍江省大興安嶺的濕地資源相對較大,其中天然濕地占434.0萬hm2,占全國濕地總面積的1/8,可見,黑龍江省大興安嶺的林業在經濟生態效益中的重要性。近年,大興安嶺平均每年的林業產值為499.24億元,木材產量平均549.2萬m3。
4.1森林凈化效益對于森林凈化效益的實現,需要活立木蓄積能轉化太陽能及固碳制氧價值的實施,其方法是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實現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的過程。黑龍江大興安嶺森林資源活立木蓄積量為5.68億m3,按照木材密度0.45t/m3計算,其總現存量為58162.41萬t。據統計,我國北方森林固碳造林平均為273.30元/t,黑龍江省大興安嶺森林資源活立木蓄積量固定二氧化碳的價值為4291.86億元。
4.2水土保持效益對于水土保持效益的實現,需要以保育土壤和涵養水源為主要手段,根據黑龍江省大興安嶺林業生態建設的實際情況,將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實施的林業生態建設工程的退耕還林和天然林保護作為水土保持效益進行計算。
通過對黑龍江省大興安嶺林業的探究,其白樺林落葉有效吸水量為52.8t/hm2,油松人工林為63.4t/hm2,灌叢為19.9t/hm2,平均值為45.4t/hm2。林地土壤能夠保持最大含水量為:白樺林3447.0t/hm2,油松人工林3146.0t/hm2,灌叢3111.0t/hm2,平均值為3525.0t/hm2。通過以上2種項目的合計,可以看出黑龍江省大興安嶺林業由于水源涵養能力的提高,增加了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森林凈化水質的作用是十分明顯的,通過林地枯落物結和土壤的凈化,用于灌溉和生活的用水,相應的降低了處理費用,黑龍江省大興安嶺的水涵養量為3280.5t/hm2,按照水庫造價5.17元/m3計算,其經濟價值為18744.78元/hm2,參照生活用水,根據森林涵養的水量,設水為0.50元/t,那么核算出水源涵養的效益為1640.25元/hm2。
4.3防風固沙效益對于防風固沙效益的實現,需要根據實際的研究,依據林地、無林地帶風沙推進情況而定,把固沙轉化成為造田、護田的效益。按照目前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固沙1.0hm2費用為1000.00元計算,每年固沙增加的固沙效益為24.17元/hm2。防風固沙林在發揮作用減少侵蝕的同時,還具有著水源涵養的作用,因此,相對比照凈化水質效益1640.25元/hm2和水涵養效益18744.78元/hm2來計算防風固沙的水源涵養、凈化水質的價值就為20385.03元/hm2。
5總結
林業經濟生態效益的實現,是一項十分復雜,又是具有戰略意義的技術課題,當今形勢下的林業經濟,在投資機制和補償制度上都要充分的做好相關工作,使生態效益充分的發揮出來,促進林業經濟的整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