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修渠道變形破壞產生的原因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隨著社會主義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逐漸加大了對農業經濟設施的投入力度,進而為促進農業現代化轉型進程、提高農業生產水平奠定了基礎。在此背景下,為了提高我國低產田的生產能力,相應的旱田改水田建設項目逐漸增加,新修渠道逐漸增多,但是,在投入使用后的一段時間內,新渠道變形破壞問題逐漸凸顯。本文針對新渠道變形破壞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幾點防治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
新渠道;變形破壞;原因;防治;措施
農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產業,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要想在全面落實現代化農業建設的過程中逐步提升農業的生產能力,就需要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尤其是要針對低產田落實相應的改造。我國低產田一般都是旱田,因此,在落實旱田改水田項目建設的過程中,新修渠道逐漸增加,然而,基于這一工程項目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都是在當年完成,第二年便投入到使用中,而相應土方沉降時間不足等問題的存在,致使新修渠道變形破壞問題凸顯,如何完善解決這一問題,已成為當前該項工程所面臨的一大挑戰。
1新修渠道變形破壞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
針對新修渠道變形破壞這一問題,引發的原因較多,一般情況下,基于新修渠道所處地點土體特征、地下水位、土壤含水量的不同,加上施工過程中地基的壓實度、所采用材料的性能等差異性以及季節氣候的變化等,都會引起新修渠道產生變形的問題,甚至發生損害的現象。具體來講,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1土方變形所致在新修渠道中,渠道發生變形的原因之一便是土方發生了變形,進而致使相應的地基下沉等。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基于土方壓實度偏低,加上一般都是在當年竣工,第二年便投入了使用,因此,相應的沉淀時間過短,在沒有經過凍融沉降的基礎上,投入使用后新修渠道則就會因土方地基土壤間的縫隙過大、土壤含水量偏多等問題遭受到破壞,即所謂的凍融破壞。與此同時,基于在筑渠的過程中,相應的土壤等材料本身含水量偏大,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土壤中的水分因蒸發而導致土壤出現裂縫等問題;如果所采用的土壤過干,同樣也會導致無法夯實,進而都會引發沉陷的問題。此外,渠道采用混凝土砌板的方式進行建設,一旦土壤中的水分含量過高或者是地下水位上升,相應的水分就會滲透到混凝土砌板下土壤地基部分,在冬季因氣溫偏低土壤凍結,進而發生膨脹,導致相應的砌板會遭受到破壞,而夏季溫度升高后,土壤中的水分蒸發,會導致土壤地基部分的強度下降,進而就會進一步加速砌板的破壞程度。
1.2混凝土砌板受損而致使新修渠道受到破壞新修渠道采用的混凝土砌板材料本身就具有著吸收的特性,而渠道本身又近乎常年處于水的侵泡中,此種情況下,冬季渠道中的水會因溫度下降而發生結冰現象,進而會導致相應的砌板因此而產生裂縫。這一隱患問題的存在就會導致在來年冬天吸收更多的水分,進而混凝土砌板會因此而膨脹受損,進而就發生了凍融破壞這一問題。一般情況下,砌板遭受破壞后的表現為混凝土表層逐漸脫落、結構框架逐漸相脫離等,長此以往,整個新修渠道的使用壽命將大打折扣,無法滿足當前該項工程建設的實際要求。
1.3其余因素所帶來的影響除了如上兩種主要影響因素以外,導致新修渠道遭受損壞的原因還有很多:第一,新修渠道地點本身的土壤層含水量過高,且土壤的強度差,在支撐新修渠道重力的過程中,逐漸導致相應的渠道受損;第二,在防滲膜的鋪設上,由于所選擇的材料質量偏低,致使無法實現良好的防滲漏作用,相應的水分就會隨之滲透到渠道材料中,進而引發渠道受損問題;第三,由于相應維護管理措施落實不到位,致使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因放水量超標而對渠道產生了一定的破壞性,同時,并沒有針對渠道中的淤泥等進行及時的清理,這就給冬季渠道因滲水而遭受凍裂埋下了隱患;第四,在渠道設計上,并沒有將施工地點的條件進行充分的分析,一旦附近存在排水溝渠等,就會加劇土壤中的含水量,進而引發新渠道變形破壞的問題。
2實現對新修渠道變形破壞問題完善解決的有效防治措施
2.1完善落實渠道施工設計方案在實際落實新渠道工程項目施工之前,需要以完善設計方案的呈現為指導,針對渠道選址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將新渠道發生變形破壞問題所產生的原因進行充分的考慮,進而以合理的設計規劃方案來從根本上規避這一問題。在實際落實這一內容的過程中,主要需要從如下幾方面進行:第一,針對地理位置的定位問題,主要需要考慮該地點地下含水量的問題,要確保所選擇的地點具有著良好的透水性,并且不會發生凍脹問題。第二,為了實現對地下水位上升而給渠道造成的破壞問題,則就需要注重填方方式,一般采用全填或者是半填法;第三,在進行渠道線路布局的過程中,需要對相應的地點進行地勢的考察,以確保將渠道建立在地勢較高的地方,進而避免渠道附近因存在積水等問題而引發渠道變形;第四,為了實現對渠道變形問題的有效解決,需要針對地下水位與土壤含水量過高問題,在渠道附近設置排渠,亦或是種植樹木等。
2.2完善落實施工前準備工作并強化施工質量管理在落實新渠道建設項目之前,首先要針對所選擇的施工地點,落實相應清基工作,確保將該地點地皮上所存在的腐殖土進行全面清除,為確保施工的順利進行、并保障渠道施工的質量奠定基礎。在此基礎上,要強化施工質量管理。針對土方筑渠施工,要首先實現對土料的碾壓,進而實現對土壤含水量的有效控制,在確保土料合格的基礎上,要針對填方的厚度進行控制,一般在30cm左右,然后再以碾壓的方式來確保土料的干密度。在防滲膜的鋪設上,要求首先要針對基底進行完善檢查,在確保基底足夠平整的基礎上,進行防滲膜的鋪設,在鋪設的過程中,確保松緊度的適當,并要將相應的接縫處進行完善的粘接,鋪設后進行檢查,保證防滲膜不存在漏洞;在防滲膜的選擇上,其厚度要確保滿足實際要求。
2.3完善落實土方填筑,明確相應的施工方法為了避免渠道因土方地基下降或者是凍脹破壞而發生變形問題,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要針對供水渠道土方填筑這一施工內容,完善落實相應的施工方法。為了最大程度地實現工程的綜合效益,避免因渠道施工而對農田土地造成影響,就需要采用“借土”的方法來實現土方填筑,也就是通過外運的方式來獲得土料,同時控制好填筑的高程,在達到設計高程后,需要確保留出足夠的沉降量,在此基礎上,以借助渠道一側農田土方進行筑渠的方式取代外運土方方式,進而完成這一施工內容。在此基礎上,以小型挖掘機開挖過水斷面,然后還回借農田土方的部分。
2.4實現襯底形式的完善施工這就要求要結合渠道施工的實際要求,采用適當的渠道襯底的形式來落實施工,一般情況下,如果施工地點無法滿足現場混凝土澆筑時,則就需要采用混凝土預制板來進行施工,而如果施工現場能夠滿足現場澆筑的話,則就采用這一形式。現場澆筑混凝土來實現襯底形式的施工,能夠提高渠道的保水率,同時,還能夠提高渠道襯底的強度,進而降低受凍膨脹以及下沉的問題,提高渠道整體施工質量以及防變形能力,為降低整體工程施工成本、提高工程的使用壽命奠定基礎。
2.5強化日常維護管理為了實現新修渠道的使用功能,規避變形與破壞問題,則就需要強化日常運行維護管理力度,以完善維護工作的落實來實現渠道的經濟合理運行。在實際落實這一工作內容的過程中,要按照相應設計標準的規定,對渠道放水量進行控制,避免因長期不規范使用而對渠道造成損壞。同時,要落實相應的檢修工作,特別是在入冬之前,需要將渠道中所存在的淤泥等垃圾進行徹底地清理,避免因凍脹問題而引發渠道破壞現象。此外,還需要針對渠道所發生的裂縫等問題進行完善和彌補,及時解決潛在的隱患問題,以延長渠道使用壽命。
3結論
綜上所述,在落實旱田改水田這一工程的過程中,需要給予新修渠道變形破壞問題以充分的重視,進而實現渠道經濟高效運行。針對目前新修渠道產生變形破壞問題的原因,在實際落實防治措施的過程中,則需要在完善施工設計方案的基礎上,妥善落實施工前準備工作,并強化施工質量監管,同時要規范落實土方填筑施工方法以及實現襯底施工形式的完善落實,此外還需要強化日常監管維護工作,進而以有效防治措施的落實來提高渠道的使用壽命與綜合效益。
參考文獻:
[1]張岐平.淺談渠道變形破壞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甘肅農業,2011(07):66-68.
[2]史中興.淺談景電二期灌區襯砌渠道變形破壞的原因與防治措施[J].甘肅農業,2002(11):66-67.
[3]鄭勝國.景電灌區渠道凍脹破壞原因分析與防治措施[J].甘肅農業,2004(09):124-125.
[4]鐘霞.某河灌區渠道凍脹破壞分析及防治措施[J].低溫建筑技術,2015(07):151-153.
[5]石文明,于小威.寒冷地區襯砌渠道凍脹機理及防治措施[J].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04):30-32.
[6]劉玉東,劉玉柱.新修渠道變形破壞產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0(05):164-165.
作者:王玉珠 楊梅 單位:四川省都江堰人民渠第二管理處德陽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