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区-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国产免费高清不卡-在线观看国产久青草-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美章網 資料文庫 談農林院校新工科人才培養路徑范文

談農林院校新工科人才培養路徑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談農林院校新工科人才培養路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談農林院校新工科人才培養路徑

摘要:基于新工科教育理念,為破解通才教育和專才培養的教學與資源需求矛盾,實現高校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接軌,需要依托教學科研創新團隊,融入“協同培養與興趣引導、漸近式和模塊化”的實踐教學理論,立足大學生科研訓練基地、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大學生科技創新競賽等實踐實訓教學平臺,結合團隊科研項目,以項目驅動、興趣引導、以賽促學和協同培養方式,開展農林院校工科人才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提升路徑探索,以此制定農林類新工科人才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提升新模式。

關鍵詞:科研訓練;協同培養;以賽促學;工程實踐;創新能力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互聯網+”等重大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以新技術、新業態、新產業、新模式為特點的新經濟蓬勃發展,突破核心關鍵技術,構筑先發優勢,在未來全球創新生態系統中占據戰略制高點,我國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發展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復旦共識、天大行動和北京指南,構成了新工科建設的“三部曲”,開拓了工程教育改革新路徑。培養以“能實踐、重應用、敢創新”的市場需求為導向的企業型人才,成為目前我國高等教育面臨的形勢與發展。本文將“能實踐、重應用、敢創新”的培養理念植根于“重基礎、厚理論”的教學式通才教育中,平衡通才教育和專才培養的教學與資源需求矛盾,破解高校培養與企業需求矛盾,實現高校培養與社會需求的無縫接軌。利用農林院校現有平臺資源、項目資源、團隊資源進一步深化本科生培養機制與教學模式改革,將科研與教學相結合,保障教學內容與當今技術需求、科學前沿相適應,將教學訓練與實踐鍛煉相結合,拓展農林類工科人才的專業內涵。

1立足科研團隊四大交叉性研究方向,貫穿“漸近式、模塊化”開放實踐教學理論

實踐教學團隊依托大學生科研訓練基地和現代農業裝備及其自動化創新平臺,立足菌草山地作業裝備研發、農業物聯網的構建與應用、畜牧生長環境智能化監測和植物力學特性測試與分析等科研團隊四大交叉性研究方向,以漸進式貫穿模塊化開放教學實踐理論為指導核心,根據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程度,分階段地向創新基地學生開展基礎型、應用型、綜合設計型、開拓創新型四類實踐訓練項目,逐步提高學生工程實踐能力。漸進式貫穿模塊化開放實踐教學理論是在漸進式教學理念的基礎上添加模塊化思維模式,其研究方法強調實踐教學逐步遞推式發展和實踐效果螺旋式提升,以整合資源、注重實效、鼓勵創新為原則,通過最大限度地將實踐教學要素合理化分割,采取以實踐對象為主導地位的逐步累加、漸漸深入型實踐,加深學生對工程開發和科學研究過程的思維方式、剖析手段和實踐技能的理解,發揮出各實踐教學對象專業特點,滿足其未來職業活動的實際需要。如下圖1所示。

2依托三大實踐實訓平臺,創建農林類工科人才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提升模式

2.1創新型工科大學生科研訓練基地

實踐教學團隊以學生興趣為導向,將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和工程實踐相結合,圍繞科研訓練基本技能培訓體系、科研訓練項目與活動平臺、學科競賽與成果展示平臺等三大建設內容,建立創新型工科大學生科研訓練基地管理機制。憑借多元化、規范化、開放式實踐基地運行模式,以農林類工科技術創新為特色,搭建產、學、研相結合科研實訓項目,為學生提供科學研究、創新性實驗與實踐的平臺。設置農林類工科創新發展類、創新創業知識與能力類、科學研究方法類、工具類與規范類等方面的課程,以及新技術應用、學科前沿發展等系列講座,結合農林類工科多個本科專業學科特點,統籌規劃,形成能滿足培養學生科研實踐能力需要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專業科研訓練課程體系。專業基礎類和專業類創新性實驗根據各專業特點和方向進行交叉綜合設置,拓展學科知識面,發散出交叉性領域研究思維。以興趣為導向,鼓勵低年級學生參與訓練項目和活動平臺,組建不同專業、不同學科的高、低年級學生以團隊方式進行科研創新實踐。以培養交叉性專業技能為目標,建成多維面向農林類工程應用的實踐平臺,以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農林類工科創新型人才需求為導向,形成產、學、研相結合的科研實訓特色。

2.2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過程管理體系

以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為載體,以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學生組成項目團隊,進入大學生科研訓練基地各個開放實驗室,進行工程實踐創新訓練。針對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過程管理現狀,按照階段性項目建設目標,學校現代農林裝備及自動化創新實驗室圍繞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立項過程的管理運行方法、實施階段的質量保障與監控措施以及結題環節的成果總結和反饋機制三大中心內容,對其進行了多年積極探索和不斷完善,初步建立了一套適合“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發展需求的新型過程管理體系,促使項目管理質量不斷提高。根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申報的總體要求,實驗室積極組織立項過程的管理運行,涵蓋項目的申報動員、隊伍建設、選題規劃以及資源統籌等工作,并確定相應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提供項目過程管理體系的首要條件和資源保障。為使影響項目質量的關鍵因素在人才培養全過程中始終處于受控狀態,在項目實施階段建立關于科研知識與技能培訓、大學生科研實訓基地、雙師交互式指導以及校企合作項目實施等方面的一系列質量保障措施,作為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過程管理體系的核心流程。同時,穿插項目目標持續優化、項目實時糾偏與預防以及“學科競賽、畢業設計和訓練項目”三位一體開展等一連串監控方案,實現項目實施過程的精細化、系統化管理。

2.3“協同培養”與“小導師”實踐指導模式

依托現代農業裝備與測控校級實踐教學團隊,針對各年級大學生知識技能特點與實踐能力,探索“研究生小導師”實踐教學指導方式,積極鼓勵研究生參與大學生實踐教學、相關科技競賽和創新項目,通過實踐教學中各個專業、年級大學生的不同專業實踐學習需求去反向推動這些“研究生小導師”不斷增長技能和知識,進一步建立“121”教學指導模式和“3211”大學生實踐創新團隊組建模式,以及與團隊發展相適應的實踐團隊管理辦法和競賽與創新項目管理機制,確保實踐教學高質量、高進度穩步實施。提升年輕教師和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以1位教授或副教授為帶頭人,配備1位講師(博士)和2名研究生,組成的一支“121”模式的指導團隊,組建4~5支由教師與研究生組成的大學生科研項目優秀指導團隊。每年吸納新成員至少50名,以項目為主線,由3位大四、2位大三、1位大二和1位大一學生等7位同學組成“3211”模式的大學生科研創新團隊,分年度遞進式培養,培養10~12支既有扎實理論知識、又有較強實踐技能的創新型大學生科研團隊。以國家、省、校等各類大學生競賽與創新項目的申報為導向,引導學生立項選題、激發興趣,從資料檢索、文獻閱讀、定期匯報、競賽申請書撰寫、項目中期檢查、結題、成果申報等各個方面,形成有效的工作機制。踐行團隊研究生與本科生的協同培養,選拔德才兼備、科研能力突出的研究生,經過雙向選擇,使他們成為本科生的實踐教學“小導師”。加強研究生和本科生在思想、學習和生活上的溝通與協作,提升他們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有效促進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的協同發展。

2.4以賽促學,四年不斷線的實踐訓練模式

根據學生之間不同年級、不同專業以及專業興趣程度,實踐教學融合競賽、創新項目,結合科研創新團隊的研究工作,依托“大學生科研訓練基地”“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大學生科技創新競賽”等三大實踐實訓平臺,結合校企合作與橫縱向科研課題,面向全院及校內其他農林類工科學生開展科研實踐能力4年不斷線實踐訓練體系。針對大一新生,以專業興趣為引導,開展大學生科研訓練基地宣傳介紹,對自主性強、覺悟較高、綜合能力突出的大一新生進行規范化納新,并進行相應實踐技能培訓等工作,為下一階段的教學實踐活動夯實基礎。以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為導向,對大二學生進行校級、省部級、國家級各類創新性項目申報和實踐培訓,推動大學生積極參與科學研究和發明創造,營造良好創新實踐校園文化氛圍,增強和提高其創新能力和科研素養。按大三學生學科特色與專業技能,采取自主選擇與導師指定相結合的團隊構建策略,從競賽申報書撰寫、作品研制思路、作品制造過程、作品最終完善等多個關鍵環節督促、引導、激勵大三學生參加各類國家級、省級農業工程大賽、電子設計大賽、機械創新競賽。面向大四學生開展畢業設計與各種橫、縱向、校企合作項目相結合的培養體系,為其創建實戰化“項目驅動”型科研創新平臺。定期整理歸納校級、省部級、國家級等各類科技競賽與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鼓勵發表學術論文和申請國家專利,通過4年不斷線培養體系提升大學生科研實踐能力,提升農林類工科人才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

3工科人才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提升模式運行成效

3.1畢業生素質高,項目成果具有示范作用

近四年來,畢業生的就業單位主要涉及東南汽車、海源機械、天馬微電子、冠捷電子、福耀玻璃、比亞迪、福建省機械研究院、福建戴姆勒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南方路機、福州長樂國際機場等福建省企事業單位,畢業生在校期間得到較扎實的專業知識培養和專業技能訓練,使他們能較快地適應工作崗位,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和好評。畢業生普遍具有實踐技能強,敬業意識、職業素質高,上崗快、后勁足等特點。此外,共有22名優秀本科生獲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其中9人進入“985”高校深造,7人被“211”高校錄取。實踐訓練項目成果首先應用于本校機電類專業人才培養工作中,通過學校嚴家顯機電交通創新工科實驗班的示范作用,并通過農機和機械專業的進一步應用,得到學校工科學院廣泛好評,目前在學校工科學院教學工程中,農林類工科人才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提升模式得到借鑒與推廣。該先進教學理念正逐漸被農林類、理科類等相近學科創新人才培養所借鑒。

3.2學生實踐熱情“倒逼”指導教師隊伍高水平建設

為適應現代工科創新人才培養,滿足工科學生高漲的實踐熱情,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驗證高效結合。經過一系列項目建設、專業建設,團隊教學水平不斷提高,逐漸向一流的教學團隊靠齊,教學改革得到同行的高度評價,形成有一定特色且在業內有一定影響力的人才培養和技術研發團隊,優質師資力量實現工科創新實踐平臺建設進一步完善,起到引領和示范作用,近四年獲福建省高等教育優秀成果二等獎2項,獲校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部分教學成果應用效果獲得同類院校一致好評。

3.3學生實踐反哺科研,推進平臺建設

近四年來,團隊主持和參與國家級科研立項6項、省廳級14項,主持橫向課題6項,持續獲得各類科研經費資助,確保團隊科研實力不斷提升。同時學生獲得充分實踐機會的,以興趣為導向加入某個科研項目小組,以實踐鞏固理論,以實踐驗證理論,從實踐中歷練自我,進一步推進科研項目的具體實施。實現對菌草山地作業裝備開發、農業生物環境監測、農業機器人技術及應用和植物力學特性測試與分析四個方向的深入研究,研發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農業信息化軟硬件產品,建設若干有實際經濟效益和示范作用的典型行業應用范例。

3.4實踐教學方式與國際接軌

為實時跟進國際現代工科實踐教學新思路、新方法,同時實現團隊現有創新實踐教學模式的推廣與交流。團隊一直緊跟國際潮流,不斷汲取國際先進理念和技術,實現工科創新實踐教學模式的“引進來,走出去”。近四年來派遣3名骨干教師前往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和克利夫蘭州立大學訪學,鼓勵2名年輕教師前往臺灣清華大學和臺灣交通大學進行博士研究生學習,支持1名研究生前往國立臺灣大學交流學習。團隊成員積極參加中國農業工程學會年會、海峽兩岸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展覽會、國際農業與生物系統工程學會、國際工業博覽會以及全國現代物理農業工程技術發展研討會等國內外著名會議,時刻跟進國內外科研最前沿。

參考文獻:

[1]徐曉飛,李廉,戰德臣,何欽銘,劉衛東,張龍.新工科的新視角:面向可持續競爭力的敏捷教學體系[J].中國大學教學,2018(10):44-49.

[2]林健.引領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工科建設[J].中國高等教育,2017(Z2):40-43.

[3]向美來,易偉松.產教融合背景下新工科建設途徑——北美合作教育啟示錄[J].中國高校科技,2019(Z1):80-84.

[4]宋寶玉,李旦,王娜君,張鋒.強化工程創新能力培養的機械專業實踐教學建設[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1):58-61.

[5]趙暉,彭其安,徐赟.地方高校工科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7(6):232-234.

作者:陳輝 黃立洪 葉大鵬 單位:福建農林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男人的天堂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 | 亚洲高清视频在线 | 国产黄色免费看 | 波多野结衣成人 | 亚洲 欧洲 另类 综合 自拍 | 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 avtt男人天堂 | 麻豆首页| 国产毛片视频网站 | 欧美日韩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不卡免费视频 | 五月天激情婷婷大综合 |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在线 | 伊人网在线视频观看 | 亚洲精品另类有吗中文字幕 | 亚洲一级免费毛片 | 91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 | 最佳女婿电影 | 在线免费视频网站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 | 中文字幕第99页 | 日韩欧美精品在线 | 亚洲免费一区 | 日本二区在线观看 |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小时婷婷 |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 | 日本二区在线观看 | 国产小视频在线免费 | 亚洲成人在线网站 | 亚洲图片偷拍区 | 久久男人天堂 | 婷婷五色月 | 国产精品视频视频久久 | 亚洲美女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丁香婷婷开心激情深爱五月 | 怡红院五月天 | 羞羞视频在线观看入口 | 亚洲免费在线播放 | 亚洲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 色婷婷六月丁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