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氣污染治理網絡演化動力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以大氣污染治理相關理論為基礎,利用演化博弈思想構建了區域大氣污染治理演化博弈動力機制,指出污染致損程度、治污收益、治污損失、外部效應、中央政府約束是地方選擇治理大氣污染的內在動力,外部社會網絡結構作為外部動力影響地方政府的決策行為。在此基礎上,從博弈行為、網絡結構和策略復制等三方面構建仿真機制,嘗試構建大氣污染治理網絡演化博弈的理論框架,為大氣污染治理提供創新思路。
關鍵詞:社會網絡;演化博弈;大氣污染治理
研究大氣污染治理的演化博弈過程,深入研究影響大氣污染治理的因素,對我國和地方采取更為有效合理的大氣污染治理政策和措施,打贏藍天保衛戰,具有重要意義。大氣環境具有流動特征,跨區域大氣污染治理是必然選擇,如何協調政府間利益分配的實質便是博弈。因此,學者們嘗試運用博弈的理論和方法研究大氣污染治理。基于演化博弈理論,岳書敬等研究了地方政府之間大氣污染聯合防治的演化問題[1]。WangHongwei等研究了環境污染治理中的政府和企業間的混合演化博弈策略[2]。潘峰等討論了地方政府環境規制決策的演化過程[3]。高明等分析大氣污染治理中的地方政府行為演化模式[4]。另一方面,跨區域大氣污染治理逐步向府際間網絡治理發展,向延平等指出應當建立區際環境污染協同治理模式和治理網絡[5]。馬捷等研究了長三角區域環境協同治理中府際網絡的行為動機及演變機制[6]。鎖利銘等將三種網絡治理結構用于研究大氣污染政府間協同治理問題[7]。孫濤等研究了京津冀環境治理合作網絡的基本演化形式、結構屬性和內部特征[8]。綜上,學者已經從博弈及網絡角度對大氣污染治理問題進行了成熟研究,但這些研究并沒有將社會網絡與演化博弈相結合。因此,本文以大氣污染治理相關理論為基礎,利用演化博弈思想構建了區域大氣污染治理演化博弈動力機制,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地方政府所處的社會網絡結構構建仿真機制,以期從理論層面分析區域大氣污染治理網絡演化博弈的潛在規律。
1大氣污染治理的動力機制分析
1.1內部動力機制大氣污染全面治理過程的關鍵因素可以歸結為:污染致損程度、治污收益、治污損失、外部效應、中央政府約束。通常來說,大氣污染治理的主要動力包括三個部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大氣污染治理系統所處環境。基于大氣污染全面治理的基本思想,本文將治理大氣污染的損失、大氣污染帶來的損失、進行大氣污染治理的收益、外部效應、中央政府給予不進行污染治理的地方政府的懲罰這五要素作為大氣污染治理的內部動力因子。其中,治理大氣污染的損失既包括地方政府治理大氣污染的成本,又包括地方政府為治理大氣污染愿意接受的一段時期內的經濟增長損值;大氣污染帶來的損失反應了糟糕的空氣質量給該地區經濟發展以及居民生活等各方面造成的損失和不便;進行大氣污染治理的收益是指地方政府采取措施治理大氣污染后由于環境質量的改善所獲得的收益;外部效應是指某地即使不采取治理措施,它的空氣質量也會由于受到相鄰地區有效措施的影響而得以好轉;中央政府給予不進行污染治理的地方政府的懲罰也是選擇對大氣污染治理不作為的地方政府要承擔的后果之一。從微觀個體角度考慮,地方政府以積極的態度采取有效措施治理大氣污染,一方面取決于大氣污染帶來的損失、治理大氣污染的損失以及治理大氣污染獲得收益,若大氣污染治理可以帶來正向收益,或者治理后的損失低于大氣污染造成的損失,作為理性經濟人的地方政府就會選擇治理,反之相反;另一方面則取決于中央政府的懲罰力度,嚴厲的懲罰可以加重地方政府不治理的代價,敦促其盡快采取措施對污染進行治理,實現有效的大氣污染治理效果。相反,如果中央政府監管松懈,則會推遲全面治污的實現甚至導致大氣污染程度加劇。此外,外部效應的強弱將受到地方政府所處社會網絡關系的影響,并進一步影響地方政府的治理成本、治理收益和污染損失。不可忽略的是,由于大氣污染治理涉及利益分配與得失,府際之間會不斷進行比較。社會網絡中的地方政府是否治理大氣污染取決中比較之后的最終收益和政府競爭位置,所以,大氣污染治理與否實質上是政府之間的區域博弈。通過多次博弈,經過不斷學習、策略模仿,大氣污染協同治理的行為才會在各地政府之間按照不同路徑傳導實施。總之,各地政府是否進行大氣污染治理會對各個地方的最后收益、市場競爭力造成影響,污染致損程度、治污收益、治污損失、外部效應、中央政府約束等作為各個地方大氣污染治理與否的內在影響要素,對大氣污染治理與協同合作發揮著重要的引導與促進作用。因此,地方政府的博弈行為是推動大氣污染協同治理的發展進程,是大氣污染協同治理的主要內在動力。1.2外部動力機制外部社會網絡結構是指地方政府在不斷比較和學習的基礎上建立起的連接關系。處于不同社會網絡結構下的地方政府間的外部效應強度不同,外部社會網絡結構作為外部效應的載體,對實現大氣污染的全面治理有著顯著影響,如果中央政府對采取不治理策略的地方政府懲罰力度不強,外部效應的存在就會導致“搭便車”現象的加劇。內部的污染致損程度、治污收益、治污損失、外部效應、中央政府約束等因素決定著微觀個體是否采取有效措施治理大氣污染。地方政府所處的外部社會網絡結構則決定著外部效應的大小,并進一步影響地方政府的決策行為。因此,本研究基于演化博弈思想方法,構建區域大氣污染治理動力機制,結合收益矩陣,納入學習模仿、策略更新等過程,并基于大氣污染治理具體網絡結構,構建大氣污染治理仿真機制。
2大氣污染治理動力機制的演化博弈機制分析
2.1內部動力博弈模型首先假設處于社會網絡中的微觀主體有兩種策略選擇,即治理大氣污染或不治理大氣污染,構建2×2階博弈支付矩陣,并定義如下策略集合:2.2外部動力網絡結構模型隨機網絡在主體聚合的初期一般呈現出比較隨機的連接狀態,不具有明顯特征;無標度網絡具有呈現冪律分布的節點度,聚類系數低而平均路徑長度長;小世界網絡則具有呈現泊松分布的節點度,聚類系數高,平均路徑長度短;規則網絡是全連通網絡,聚類系數最大,平均路徑長度最小。基于各種網絡結構類型,可以對大氣污染治理博弈的演化過程和穩定策略進行分析。2.3大氣污染治理動力機制的仿真過程在小世界網絡結構中,微觀主體i通過首次博弈,基于博弈支付矩陣,隨機選擇與其相連接的主體j比較各自收益,如果i的收益低于j的收益,那么i將在下次博弈時以概率M采用節點j的策略。
3結論
本文通過分析大氣污染治理的內部及外部動力因素,構建了大氣污染治理動力機制,并基于動力機制框架構建了大氣污染治理網絡演化博弈的演化機制,將區域大氣污染治理的有關研究從個體層面擴展到了網絡層面。進一步地,基于動力機制,從演化博弈和社會網絡的角度對區域大氣污染協同治理進行了理論化的拓展研究。不過,因為大氣污染治理相對抽象,對于協同治理過程中涉及的相關數據獲取難度較大,因此,尚未開展相關的實證分析,這也是本研究未來將要進一步開展的工作。
作者:丁穎輝 何一帆 單位:河北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