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生產中農業機械的地位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在現代工業工程中,農業機械是必要的裝備。農業機械是現代科技的重要載體,是現代農業技術的重要物化形態,是現代農業的標志。在現代農業發展中,它的重要地位作用,同時還體現在:農業生產各環節離不開農業機械,貫穿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為解決“三農”問題,推進農業現代化,提供了更為強有力的技術支撐。農業機械的推廣,能很好降低農戶農作成本投入,提升農作產物的品質,獲得良好的農作效益,更好地提升農戶生活水平。農業機械是提升土地產出率的有效保障,比較先進發達國家,農業機械對農業生產的70%左右的貢獻值,國內農業機械的發展還有更大的探索空間。
關鍵詞:
農業機械;發展;探索
1前言
作為重要的農作工具,農業機械是勞動者高效作用勞動對象的重要手段。隨生產工具的變革和使用,農業機械的誕生更好的帶來勞動方式和生產關系的變革。可以說,有了先進農業機械的使用,才有了現代農業的發展。一句話,現代農業機械作為重要的生產工具,在勞動生產中具備著重要的活力因素,同時也是歷來衡量農業生產水平的重要標志,它客觀的反應了農業機械化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文章就具體的地位表現形式做要點闡述,以供參考和借鑒。
2農業機械在當前農業生產中的地位
2.1農業機械是現代農業的標志
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在于先進技術在現代農業生產中的廣泛被應用,借助先進技術實現農業發展的高產、優質、高效。而農業機械化是現代科技的重要載體,是現代農業技術的重要物化形態。一定程度上來講,搞好農業機械化才能實現生物工程技術地應用。由此,談到地位和作用的話題,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沒有農業機械化根本談不上農業現代化。
2.2農業生產各環節離不開農業機械
現階段,國內農業有了突破性發展。在這巨大的成就背后,除選用良種、合理施肥、科學灌溉等技術外,更關鍵的是,農業機械的廣泛使用。由于替代了傳統的人畜勞作,采用機械化的作業形式,大大提升了農田勞作的效率。比如:傳統的耕田作業,一個壯漢和一頭牲畜,在工作10h的基礎上,作業量也僅僅在0.5hm2。而采用較先進的耕地作業機組,勞作一天的量在60hm2以上,為人工勞作效率的100倍以上。稻田插秧而言,即使再熟練的農民,每天作業量也就在0.06hm2。采用插秧機的話,每天最多可插秧4~5hm2,有效提升作業效率達60~70倍。對收割作業而言,人工鐮刀作業的話,充其量在0.1hm2。其中,還不包括脫粒、清洗等等。比較而言,大型聯合收割機每天能收獲小麥在100hm2以上,而且,這其中包括完成收獲的各環節,大大提升效率達到上千倍。由此,在農作的各環節離不開農業機械,同樣農業機械能大大減輕勞動強度,改善農作勞動條件,改變“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存狀況。總的來說,在建國初期的農業機械單純用耕作和運輸,逐漸發展到現在種、收、加工等各環節,農機的服務已經逐漸擴展到了產前和產后,貫穿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為解決“三農”問題,推進農業現代化,提供了更為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2.3農業機械的使用提升農戶生活水平
農業機械是實現農業科技的載體,農業機械的使用對各勞作對象施加作用,達到精耕細作,增效增產,實現農戶創收的目的。如采用水稻旱床盤育秧技術,可節省稻種30%以上;采用小麥精量播種技術可節約種子,使用農業機械還可以減少糧食損失,如谷物收獲,采用傳統的人工收獲,割、堆、捆、運、脫、揚場等工序復雜,損失量大,總損失高達6.8%~10%,而應用聯合收割機一次可完成割、脫、揚清選等工序,免去推、捆、運等環節,總損失只有1.5%~2.5%;利用機械化灌溉技術和節水設施,實施噴灌、滴灌、滲灌等,可節約農業用水50%,對緩解水資源緊張有著積極的意義;機械化的農產品加工、干燥、貯存等,可以減少谷物和果實腐爛變質損失,提高農產品品質。農業機械的推廣,能很好降低農戶農作成本投入,提升農作產物的品質,獲得良好的農作效益。而且,擁有農業機械的農戶,同樣可經農機服務獲得豐厚的報酬。農業機械在農田作業的大面積應用,減少了對農作勞動力的需求,確保了更多的勞動力向第二、第三產業靠攏,是農戶增收的又一途徑。而且,通過使用農機,改善勞動條件,增加農戶收入。這樣的良性循環,能最終自觀念上的改變,促使農戶打心里喜歡農機、愛上農機,這樣農民綜合素質水平將得到顯著的提升。
2.4農業機械是提升土地產出率的有效保障
在保護和恢復農業生態過程中,農機機械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應用機械深耕能打破舊犁淺耕形成的犁底層,疏松土壤,加深耕作層,把地表的雜草、作物的殘體埋到底層,腐爛后,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耕后可以把農家肥均勻地混合到耕層中,擴大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活動范圍,從而改善耕作層的水、肥、氣、熱條件。同時,還有保土保肥作用,可消滅部分在淺層土壤中越冬的害蟲,減少蟲害,促進農作物增產。在先進的發達國家,農業機械對農業生產的貢獻值在70%左右。而比較傳統的人工作業,有效增產幅度在5%~10%。機械化作業與人工作業比較,增產幅度在5%~10%。由于生產效率的提高,可以保證農時,減少土地的空閑時間,提高土地的復種指數;先進的農業裝備為保護性耕作技術、化肥深施技術、節水灌溉技術、高效施藥技術等提供技術保障,可大大提高土地的產出率。
參考文獻:
[1]本刊編輯.大數據對于中國現代農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J].農業工程技術,2016,(9):72.
[2]四川省下達4.56億元現代農業生產發展項目資金生豬產業項目位居首位[J].四川畜牧獸醫,2009,(8):57.
[3]張明海.山東省2010年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項目正式啟動[J].農業知識,2010,(31):2.
作者:胥靖 單位:麻栗坡縣農業和科學技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