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機械預防齒輪失效的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機械齒輪廣泛應用于農業機械,在工作過程中會存在齒輪失效的情況,目前主要的失效形式有齒牙折斷、齒面膠合、磨損和燒傷等。本文分析了導致齒輪失效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應的預防措施,目的是促進齒輪使用時間的延長。
齒輪傳動在拖拉機等農業機械中的部件包括驅動橋、變速器、發動機等,機械工作中,齒輪處于嚙合的輪齒會發生接觸,并且存在切線滑動。當受到外界載荷后,除了會作用在輪齒根部的彎曲應力,由于存在相對滑動會使齒面出現摩擦,這個時候就出現接觸應力[1]。在各種力的影響下,會導致齒輪失效,主要表現為齒牙折斷、齒面膠合、磨損以及燒傷等。
1齒輪失效的定義
機械零件失去原有功能,這種情況叫做零件失效。傳動機械中,最主要的零件失效是齒輪失效,占比很高,齒輪失效的原因是:齒輪傳動過程中,主要運動部分是主動輪以及從動輪,接觸部分是輪齒,而其他部分只要保證強度符合要求即可,很少存在失效情況。
2引起齒輪失效的主要原因分析
齒輪失效形式包括兩種:一種是齒輪磨損,另一種是齒輪損傷(主要形式為輪齒折斷、齒面點蝕、齒面膠合以及塑性變形等)。齒輪磨損主要原因是:齒輪嚙合過程中,輪齒接觸面由于摩擦出現過度損耗;輪齒損傷的原因是:齒輪材料由于材料原因、尺寸原因、精度原因和使用狀態等,在制作和使用中會受到不同程度損傷。當齒輪損傷積累到某個程度后,會使齒輪功能喪失,導致齒輪損傷的主要原因比較多,主要有材料選擇、設計原因、毛坯、機械加工、熱處理、安裝原因等。齒輪承載能力的決定因素包括:使用材料、齒輪狀態、運行速度、潤滑情況、齒輪類型和參數等。(1)齒牙折斷。①過載折斷。短時間過載或嚴重超出載荷都會發生載荷過大的情況,會導致輪齒發生過載折斷。導致輪齒斷裂的過載原因有:突然性的沖擊載荷;軸承損壞導致的輪齒過載荷;軸彎曲導致的過載荷等,過載折斷的齒輪,主要類型是鋼制齒輪或鑄鐵齒輪。如果為滲碳齒輪,齒輪輪齒中心硬度比較低,會導致裂紋,導致輪齒整體斷裂。②疲勞折斷。如果齒輪根部交變應力超出了使用材料疲勞限度,齒根圓角會出現疲勞裂紋,當裂縫繼續延展后,會使齒根發生彎曲疲勞折斷。斜齒圓柱齒輪以及人字齒輪產生的齒根裂紋會斜著延伸,斷面平滑,裂紋為貝殼樣,疲勞折斷的原因是設計問題、過載、接觸原因等[2]。(2)齒面膠合。齒輪低速傳動過程中,因為輪齒接觸不規則,增加了齒面局部壓力,沒有產生潤滑油膜,或潤滑油沒有產生一定的油膜厚度,齒面金屬直接接觸,會提高溫度發生熔焊,隨后會撕扯導致溝痕出現,被稱為冷膠合。當高速重載齒輪傳動過程中,會導致溫度過高,接觸表面熔焊使滑動方向出現溝痕,被稱為熱膠合。(3)齒面磨損。這種情況通常是輪齒接觸面發生損耗,當外界灰塵等掉入嚙合區,滑動運動進行下,會導致齒面嚴重磨損,被稱為磨粒磨損。齒輪厚度變薄后會導致折斷,磨損的原理包括磨料磨損、腐蝕磨損以及刮傷,造成齒輪損毀的磨損是因為潤滑油使用問題、齒輪設計問題和材料問題等。根據磨損原理和特點不同,齒輪磨損類型主要有輕微程度、中等程度、磨損過度、磨粒磨損以及腐蝕磨損等。輕度磨損的特點是磨損緩慢和均勻,齒面磨損后會變得光滑和發亮,導致輕微磨損主要原因是齒面接觸部分粗糙程度同潤滑油粘度、工作載荷以及齒面速度不匹配,多種因素會導致齒面潤滑油沒有發揮作用,對齒面造成磨損。當齒輪被磨平以后,可以選擇粘度比較高的潤滑油,可以起到充足潤滑的作用,不會對齒輪壽命造成影響。中等磨損指的是:輪齒上下齒面材料會散失,由此出現持續的磨損線,原因是受齒輪速度不同載荷、溫度、潤滑油影響下,只能對邊界起到潤滑作用,可以潤滑調節,使油膜變大避免磨損加重。過度磨損的原因是:輪齒的齒面材料受到磨損,使輪齒厚度下降,破壞了輪齒形狀,齒輪使用壽命大幅度下降;磨損過度的原因是:潤滑系統以及密封情況比較差,系統振動和沖擊幅度比較大導致;預防措施為:選擇恰當的密封方式和潤滑設備,可以加快齒輪工作速度,避免外界振動,調節齒輪參數,選擇合適的制造材料、制造精度和齒面粗糙度;磨粒磨損的主要原因是外界灰塵雜物進入齒面中導致發生磨損,可以使齒面硬度提高,避免齒面滑動,選擇合適的潤滑方式,使潤滑油保持清潔等避免磨粒磨損。腐蝕磨損指的是:輪齒齒面因為腐蝕,出現不同坑,導致腐蝕磨損原因是:潤滑物質同輪齒材料發生反應,因為摩擦作用,導致腐蝕。要避免出現腐蝕,需要很好的控制腐蝕介質,可以將避免腐蝕的物質加入潤滑油,減少化學反應。齒輪裝置要做好相應的密封,避免潤滑油受到外界物質污染。(4)齒面燒傷。導致齒面燒傷的主要原因包括:過載、速度過快、潤滑不合適等,從而導致齒輪摩擦過度升高了局部溫度,高溫會使齒輪變色和淬火。齒面燒傷會提高表面疲勞程度。因此齒輪最好選擇滲碳淬火齒輪、滲碳淬火后的金屬具有更好的耐磨性。(5)齒面塑性變形。當受到重載荷以后會使金屬表面發生塑性變形,如果齒輪齒面硬度低,當短時間過載或摩擦過大,會導致齒輪發生塑性變形,依據塑性變形的特點,主要包括三類:壓塌及飛邊變形、波紋變形以及起皺變形。引起齒輪齒面塑性變形的主要原因包括:熱處理不當、潤滑問題、載荷過大。熱處理不當指的是:齒面硬度不符合技術要求,主要為表面發生脫碳,熱處理工藝問題導致齒面硬度過低等。齒輪硬度過低會導致齒面出現點蝕,如果是硬度高的齒輪會導致齒根折斷,閉式齒輪傳動最普遍的失效形式就是點蝕。在進行機器檢修的過程中,可以發現齒面上出現了不同的凹坑,如果齒面進行了滲碳淬火,會出現斑塊或金屬剝落。原因是輪齒嚙合過程中,輪齒齒面接觸部位在力的影響下會出現接觸應力,當把齒輪分開后就會消除這個應力,齒輪工作面的某一點,會因為受到接觸應力導致輕微的疲勞裂紋。當裂紋不斷擴展后,會使齒面金屬微粒發生脫落,出現不同凹坑,這種情況普遍出現在節線齒根面;當輪齒節線部位齒根接觸強度過低,運動速度比較慢,潤滑效果會降低,會使摩擦力提高。分析上面的原因后,為了避免提前出現點蝕,可以增強齒面硬度、提高潤滑油年固定,減少表明粗糙度,使齒輪壽命增加。當載荷過大的時候,會使齒輪發生齒面膠合,當齒輪處于惡劣的工作環境下,首先會導致磨損嚴重,最后引起齒根折斷[3]。
3預防齒輪失效的措施
在日常運行過程中,不同的齒輪失效是共同出現的,要避免齒輪失效,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措施。(1)對齒輪積極做好潤滑,使用高質量的潤滑油。很多齒輪長期處于高速重載環境下,如果潤滑效果不好會使局部溫度升高過快,導致齒輪變色、膠合等問題。引起潤滑不良有很多不同因素,常見的有堵塞油路、噴油孔,潤滑油不能及時輸出;還有的是潤滑油變質、溫度過高、潤滑油加入了水分等。這些因素都會使齒面潤滑變差,因此農業機械使用過程中,要對潤滑油的油位和質量經常檢查。(2)操作人員要嚴格按照操作規范進行,防止機械長期過載運行或者突然受到外界沖擊。很多齒輪驅動裝置長時間處于載荷不穩定的情況下,過載現象比較頻繁,如果不采用一定的保護方法,會使輪齒出現過載斷裂,還有的根部發生斷裂。(3)齒輪裝配要認真做好。當一對齒輪互相嚙合進行軸向運動,齒寬方向只有一部分接觸,還有的齒輪會發生直線偏差等,齒輪載荷呈現不均勻,不能使扭矩平穩的傳遞,這就是一端接觸[4]。這種情況會導致局部齒輪需要承擔過載,會發生斷齒,要求在進行齒輪裝配過程中,嚴格檢查齒輪情況,一旦齒輪不符合使用要求或者齒輪沒有做好清潔都不能進行安裝。要鎖緊齒輪上不同的緊固裝置,避免齒輪在工作過程中發生脫落[5],和齒輪裝配有關的止推墊要正確安裝,避免齒輪不能完全嚙合導致過度磨損。裝配結束后,要對齒輪運轉情況仔細檢查,當出現卡頓情況,要及時進行處理。(4)要避免和降低齒面膠合程度,可以采取下面的措施:①為了使齒輪嚙合開始和結束的滑動系數下降,可以選擇角度變位齒輪傳動;②要使模數和齒高減小,使滑動速度下降;③選擇極壓潤滑油;④使用抗膠合能力的齒輪副材料;⑤如果齒輪制造材料相同的時候,要使大小齒輪保持一定的硬度差;⑥要增強齒面硬度,減少表面粗糙度[6]。針對速度高、載荷重的傳動齒輪,既要滿足輪齒彎曲強度要求以及接觸強度要求,還要增強齒面抗膠合能力,因此設計傳動齒輪的時候,要提前調節齒輪承載能力,然后采取相應的潤滑措施[7]。(5)在做好齒輪潤滑的前提下,避免嚙合區溫度過高,可以防止輪齒因為過載折斷,在傳動設計過程中,要仔細分析導致過載的不同因素。選擇合適的安全裝置,可以使用安全聯軸器;安裝過程中,要調節接觸精度;齒輪運轉過程中,要避免硬物進入嚙合區,防止發生沖擊載荷[8]。另外,要提高齒輪的制造質量,可以使用儀器仔細檢查齒根部位的裂紋,能夠有效避免輪齒因過載導致折斷。同時,齒輪加工過程中,要嚴格遵循相關的制造工藝,防止出現應力過于集中。
4結束語
齒輪是重要的機械部件,作用是傳遞兩軸間的運動以及動力,優點是傳動效率高、運行穩定等,是機械傳動使用最普遍的方式。農業機械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基礎,由于農業生產時間緊、任務重,因此齒輪工作過程面臨重載荷、長時間工作等惡劣情況,由此會導致齒輪出現失效[9]。本文總結了齒輪失效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預防對策,目的是讓農業機械更穩定的工作,推動農業現代化更好的進步。
參考文獻:
[1]牛祥棟.怠速工況下變速器齒輪敲擊仿真研究[D].重慶大學,2015.
[2]任保安.螺旋傘齒輪精確建模及TCA初始值計算研究[D].太原科技大學,2015.
[3]張昊.五軸齒輪組裝式離心壓縮機轉子系統動力學及其非線性特性[D].大連理工大學,2016.
作者:朱婷 單位:江蘇森威集團飛達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