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地膜棉苗倒伏原因及防治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壟作地膜覆蓋有效地促進了南繁棉花的一播全苗、壯苗早發和生長發育,但棉花倒伏現象時有發生,給田間管理增加了很大困難。因此,分析其倒伏原因,研究其預防措施,對促進該項技術推廣、進一步提高南繁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1倒伏現象南繁壟作地膜棉的倒伏的特點:一是倒伏時期不同。南繁壟作地膜棉在現蕾前后(出苗后不到1個月)就出現倒伏,甚至在幼苗期就有發生;而大陸棉花多在開花后發生倒伏,開花前很少發生倒伏。二是造成倒伏的外力大小不同。南繁壟作地膜棉在3級風力下就常有倒伏,而大陸棉花在4~5級風力時也不倒伏。三是倒伏部位不同。南繁壟作地膜棉絕大多數為根倒,很少發生莖倒;而大陸棉花大多為莖倒,較少發生根倒。
2倒伏原因
2.1棉花根系較淺。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高溫。南繁棉花從播種到現蕾,日平均氣溫在20℃以上,特別是幼苗期,日均溫度常達25℃以上。在這樣的高溫下,再加上地膜覆蓋地積溫對氣積溫的補償作用,棉花地上部分的生長速度快于地下部分,造成地上部分枝葉旺盛,地下部分側根較淺,成為棉花倒伏的根源。二是播種偏淺。為了有利于出苗,目前南繁棉花的播種深度在2cm左右,幼苗多為高腳苗,根系集中在淺層,真葉未出時苗高就達10cm以上,抗倒伏能力較差。
2.2覆膜前缺乏鎮壓,土壤過度疏松。目前,南繁棉花多數采取起壟、覆膜、打孔、穴播,播種后少量澆水(澆水時水面不淹沒種子穴孔)的方法。這種方法的好處是減輕了10月份棉花播種期間臺風、暴雨的影響,有利于適期播種。但是,整地起壟前不灌水,起壟后不鎮壓,致使土壤過度疏松,固根能力降低,使棉花在苗期易倒伏。
2.3土質差。目前,南繁種植棉花的土質多為砂礫土壤,即使是壤土也含有大量砂礫。這種土壤缺少水分時質地堅硬,一經澆水或遇降雨便十分松軟。在播種至現蕾的40~50d里,日均溫度常在20℃以上,土壤水分蒸發量大。5~7d不降雨就必須澆水,否則就會嚴重影響棉花的正常生長發育。而此階段常遇刮風,這種砂礫質土壤灌水(降雨)后一旦遇上刮風,棉花倒伏很難避免。
3預防措施
3.1土壤選擇。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南繁棉花盡可能選擇壤土或沙壤土的田塊,以增強土壤對棉花根系的固定、支撐能力。
3.2整地時間。目前,南繁棉花的備播整地工作一般在臨近播種前進行,往往因時間緊等原因,難以進行精細整地,土壤疏松不踏實。因此,至少要在播種前一周把地整好待播。
3.3整地方法。可以先澆水,然后施肥、耕翻、耙耱,再使用機械起壟覆膜機嚴格按照標準起壟。起壟后細耙平整,然后進行鎮壓,促使土壤塌實,最后覆膜待播。實踐證明,采用機械化作業進行整地,既可降低整地成本,又能保障整地覆膜質量。
3.4播種深度。播種深度宜改為3cm,淺蓋土2cm。結合出苗后封土(封地膜的種苗孔),既可保證出苗,又可促使根系下扎,發揮封土的固根作用,增強幼苗的抗倒伏能力。據田間調查,采用深播種、淺蓋土方式比淺播種的倒伏率降低50%以上。
3.5灌溉。每年10月中旬到11月底,海南干旱少雨,此階段及時澆水是保證棉花正常生長的關鍵措施。改進澆水方法要把握兩個原則,一是增強土壤的固根能力,二是最大限度地減少或減輕刮風的影響。具體方法是“三看”:一是看天澆水。要觀察天氣和了解天氣預報,盡可能使澆水避開刮風天氣。二是看地澆水。對固根力強的土壤澆水量可適當大些,反之要小些。三是看苗澆水。南繁棉花現蕾之前溫度較高,田間濕度大是造成棉花旺長的根本原因。因此,當土壤水分可保持棉花正常生長時不要澆水,即使干旱也不要澆大水。對葉片較大、葉色嫩綠旺長的棉花切記不要澆水,以降低土壤濕度,控制旺長。對生長健壯的棉苗可適當推遲澆水,以促進根系的生長發育。對葉色發暗、晴天中午稍有萎蔫的棉苗要及時澆水,但不要澆水過多。灌溉方式,推廣低位噴灌技術,水分利用率提高3.5倍以上,節省勞動力10倍以上,工作效率提高4倍以上。
3.6田間管理。一是改苗期不培土為早培土、培厚土。于棉花出苗后、間苗前逐株進行培土,不僅要把種苗孔封嚴,還要保證厚度在5cm以上。為便于操作,這次培土要選擇在降雨或澆水后、溝內土壤水分適宜時進行。二是苗期澆一次大水。在培土前后如無較大降雨要澆一次透水,旨在進一步洇實棉苗根際土壤,以增強抗倒能力。三是通過水、肥調節等措施控制棉苗旺長,培養壯苗,促進根系發育,增強抗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