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植保技術方法和病蟲害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前,我國的糧食質量存在下降趨勢,市場中部分糧食存在污染情況,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糧食是我國社會發展和穩定的重要物資,因此需要加大重視。本文首先介紹了農業植保和病蟲害防治的原因,然后闡述了農業植保技術和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農業植保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措施。
防治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對于農業的技術投入和資金支持都不斷增大。在實際農業種植和生產中,存在農產品質量較低,存在食品安全問題等情況,對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十分不利,對人們的正常生活也產生較大的影響,農業技術人員需要提高對農業植保和病蟲害防治的重視,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和質量,促進農作物健康生長,根本上避免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1農業植保和病蟲害防治的原因及意義
目前,我國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社會經濟也取得了較大的進步,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提升了農作物的生產質量和效益。但是快速發展過程中,農業產業也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例如:農民在種植和生產中對于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對于周邊環境產生較大的污染,破壞了生態系統。如果不能農作物質量存在問題,則可能將被污染的食品流入到市場中,進而對人體健康產生威脅,造成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在農業的發展中需要加強農業植保技術的研究,做好植物病蟲害防治公祖,促進我國農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保障社會的穩定和諧。我國的科學技術不斷進步,使我國農業迎來了更高的發展。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食品安全越重視。我國應依據社會發展,極大對農業植保技術的研究,科學的治理病蟲害,對農業產業進行全方位的管理,為人們提供更加安全、健康和綠色的食品。此外,要加大對環境污染的治理,維護生態系統的穩定。以科學技術為基礎,提高農業產生的發展質量,避免出現糧食危機。
2農業植保技術和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
2.1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
目前,人們對于食品安全問題越發重視,農作物生產和加工中需要滿足相應的標準,保障消費者的食品安全。在實際工作中,利用農作物植保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措施,可以保障農作物安全。相關人員應嚴格按照國家的植保技術標準,選擇科學的管理措施,保證農作物生產的各個環節安全,從源頭上提升食品安全。
2.2有利于提高農產品質量
農業生產過程中,植保技術和病蟲害防治具有重要意義,可以促進農作物產量的提高。目前,我國部分農業種植地區農作物產量降低,為了改變這一情況,需要加大植保技術的應用。同時,相關人員應提高對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視,利用生物防治和物理方法,實現消滅農作物病蟲害的目標。在病蟲害治理過程中,可以采用現代化監控系統促進農作物產量的提高。
2.3促進鄉村振興
通過應用病蟲害防治技術和植保技術,可以提升農作物的質量和產量,還可以促進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實現鄉村振興的目標。在我國經濟發展中,農村地區一直發展較慢,同時發展質量也較低,需要采取有效的促使改善農村經濟現狀,促進農業經濟對地區發展的作用。新時期,發展農村經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在工作中需要做好一個方面的工作,為落實精準扶貧打下堅實基礎。
3農業植保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措施
3.1采用綜合保護措施
在農作物種植時,需要科學的采取保護措施,讓農業植保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措施可以充分的應用。在農作物生產出現病蟲害情況時,要采用多種保護措施,預防農作物對環境的污染,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
3.1.1農業防治
農業防治技術主要是為農作物提供更加良好的生長條件,提高農作物病害的抵抗能力,并降低病蟲害對農作物的生長的不利于影響,其中包括加強農作物管理,做好良種選擇等。一是想要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病害的抵抗能力,可以在選種上做工作。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更多的農作物品種得到改良和應用,農民也會依據本地區的環境和氣候特點,選擇更適合本地區土壤條件的品種,并適當的處理種子的特性,降低農作物出現病蟲害的概率。二是做好土壤深耕和種植區的清理工作,也可以有效的提高農作物低于病蟲害的能力。由于農作物病原菌及害蟲可以不受植物枯死的影響,依然可以生存,如果農民可以及時進行土壤深耕,對種植區的秸稈和雜草進行及時的處理,則可以清除病蟲害生存的基礎,在提高土壤養分的同時,可以降低病蟲害的生長,為農作物生長提供更好的條件。此外,農民還可以利用輪作和間歇種植等方式,改善土壤的條件,時農作物病蟲害的發病率降低。
3.1.2物理防治
農作物病蟲害的防治手段還包括物理防治技術,主要是依據病蟲害的生物特征,實現對病蟲害的滅除。例如:農民可以在病蟲害發現初期,利用病蟲害的特性設置誘蟲燈、殺蟲劑等進行病害消滅,應用中具有較好的效果,還可以降低病蟲害對于農作物的不利于影響。
3.1.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手段十分有效,主要是利用培養病蟲害天敵的方式來實現消除病蟲害的目的,依據農作物常見的病蟲害,提前培養害蟲的天敵,然后利用天敵來消滅病蟲害。在應用生物防治方式時,技術人員需要依據病害的特點來科學的選擇天敵,并且依據農作物的種植規模來培養天敵的數量。生物防治技術可以有效的避免對農作物生長的不利影響,同時對于環境的損害較小,與其他的防治技術配合使用,可以獲得較好的病蟲害防治效果,因此,農作物病蟲害防治過程中,生物防治技術具有十分廣泛的應用前景。
3.2應用化學防治手段
農作物的病蟲害滅除還可以依靠化學藥劑,雖然使用化學藥劑會對周邊的環境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但是這種方式適用于病蟲害較為嚴重或較為突然出現的情況,目前化學藥劑消除病蟲害的方式也是最為常用的。應用綠色植保理念,雖然要求采用生態的方式來代替傳統的化學藥劑,但是目前的技術仍不能完全的取代,因此,需要加強化肥及化學藥劑的聯合使用,引進先進的技術,將化學防治手段對環境的破壞降低,依據農作物病蟲害的嚴重性來科學的進行化學藥劑的使用,配合采取其他生態防治措施,避免病蟲害的擴散,為農作物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
3.3加大宣傳力度
農業生產管理部門需要對本地區農業種植產業進行認真分析,發現發展中存在的不足,并針對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農業植保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措施,制定符合本地區農業發展的技術和方法手冊,將其發放給農業生產人員,提高農業生產人員的知識水平,促進農業生產活動的科學化。通過對農業生產知識的學習,可以轉變現有部分農村居民的錯誤思想,實現農作物生產的最大效益。同時,相關管理部門需要多下基層調研,結合農業生產技術手冊,進行講座和培訓,針對農村居民存在的主要問題予以解答,讓農戶可以對現代化農業有更高的認識。管理部門的技術人員通過認真的指導,可以促進農業植保技術應用在實踐中,并在病蟲害防治方面提高防治效果。
3.4加強田間管理
農業生產人員需要掌握農作物種植前的土壤情況,對土壤的含水率和性質都要進行分析。在進行翻耕措施時,土壤施肥需要保證農作物擁有足夠的肥力。在農作物生產時,農戶也要認真研究土壤肥力是否充足,如果缺乏肥力,則需要增加施肥量,促進農作物的正常生長。施肥量在實踐中要科學的控制,避免土壤肥力過大造成環境污染。如果農作物發生病蟲害時,需要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防治病原體污染土壤,造成農作物栽種危害。
3.5引入新型技術設備
目前現代化農業生產中,需要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促進農業生產的效果和質量,改變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促進農業更好的發展。在技術設備上應引進自動化設備,并加強農作物生長過程的監督,從而在工作中及時發展問題,采取有效的治理的措施,實現農業生產的目標。此外,還需要引進先進農業設備,如:收割機和播種機,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農業生產管理部門需要建立病蟲害防護系統,從而及時的發現農作物的生長情況,降低病蟲害造成的危害。在監測系統中可以收集農作物的各類信息,通過對信息的分析,可以及時的反饋給農業生產人員,降低農村無病蟲害風險。
3.6加強規范化管理
隨著農村的不斷發展,人們也重視病蟲害的危害,相關部門也建立了病蟲害防治組,配備專業的人員和設備,同時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強化作用人員的技術水平。針對農作物病蟲害需要認真識別,掌握農藥使用的方法,對施藥機械進行正確的使用。此外,還需要嚴格遵守農藥使用制度,使作業人員可以順利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
3.7建立優秀的植保技術團隊
農業生產部門需要加大對植保技術人員的吸引,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技術團隊,使其可以為農村地區農業生產服務和指導。在應用農作物植保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措施后,可以大大提升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促進農作物的生產安全,促進現代化農業的發展。同時,技術人員在工作中還需要及時掌握應用情況,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
3.8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一是綠色防控。促進綠色發展,完善現代化農業發展方式,提升農業資源的合理利用,保護生態環境,農作物病蟲害防治需要符合綠色防控技術要求。國家針對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給予了資金的支持,逐步普及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使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更加先進,推動了綠色防控技術的應用。二是加大防治工作的監督。相關部門及農業生產者需要明確各自的防治職責,加強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農業管理機構需要做好管理和監督,依據不同的職責開展管理工作。農業生產者自身也應加大對病蟲害防治的重視,遇到嚴重的病蟲害情況,要及時的匯報給當地政府的農業管理部門。三是應急處理措施。農村地區需要制定應急方案,組織應急培訓和演練,保障應急物資。農作物發生病蟲害時,需要協調好物資的調配。四是監測預報。農作物病蟲害防治需要建立科學的預防制度,加強監測網絡的建設,規劃好監測網絡。針對病蟲害出現的范圍和種類,需要及時的上報信息,由地方農業主管部門及時發布。
4結語
總之,在農業種植和生產中,需要不斷的提高農業植保和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視,加強相關知識的宣傳,建立高素質的技術團隊,加強相關技術的創新和應用,與農戶一起落實好相應工作。同時,病蟲害防治過程中,需要結合農田的實際情況,建立科學的防治體系,加強農作物的監控,降低病蟲害的發生率,促進我國農業的健康穩步發展。
作者:徐玲莉 單位:寶清縣農業園區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