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農業財政投資項目績效評價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國家對農業項目的投資額也越來越高,做好農業項目的績效評價,對于推動項目、做大項目、做優項目意義重大。因農業項目的特殊性,做好農業項目績效評價比其它工業項目難度大。為此,農業績效評價指標設置要兼顧全面性和科學性,評價工作要體現客觀性和針對性,評價結果要發揮示范性和引領性,并要加強評價結果的有效應用。
關鍵詞:農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隨著國家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政府財政資金投入建設的農業項目也越來越多,項目投資額也越來越大,近年來,農業項目已經成為政府財政資金投資的重點之一。如何發揮財政資金在農業建設項目中重要作用,如何保證有限的財政資金用在農業項目的刀刃上,對項目進行績效評價是投資項目必要的關鍵內容之一,由于農業項目的周期長、見效慢、效率低等特點,在農業項目進行績效評價時,出現評價指標針對性不強,與項目實際脫節;評價機構沒有履行責任;評價方法不科學等問題,績效評價沒有完全反映出農業項目投資運行的實際情況,為此,建議農業財政投資項目績效評價應做好以下4點。
1績效評價指標設置
要科學合理農業項目績效評價一般采用“后評價”模式進行,其評價指標常設3級,一級指標應包括投入、過程、效果(結果);投入的二級指標主要是立項和資金落實;過程的二級指標主要是產出數量、產出質量和產出時效;效果主要是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在設置農業項目績效評價指標時,指標體系要覆蓋項目實施的全過程,要涵蓋項目內容的全要素,要朝著有利于促進項目、推進項目、引導項目、評價項目、推廣項目的方向發展。特別是要細化量化績效評價的3級指標,盡量用量化指標,少用或不用定性指標。
2績效評價針對性要強
農業項目時間長,風險大,收益低,受環境因子影響多,具有區域性、季節性等特點,農業項目在立項、實施、竣工及運行等階段,應設置有針對性的評價指標,建立不同階段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因此,不同的項目不能用相同的指標體系來績效評價,比如,水果和水稻項目,水果項目過程長,至少3年以上才有經濟效益;而水稻幾個月就出經濟效益,在績效評價時就考慮項目的實施時間評價指標。
3績效評價要堅持實事求是原則
績效評價的結果必須要客觀反映項目的投入、過程和結果,所以,在項目績效評價過程中,要做到公開、公正、公平;評價方要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科學的態度,要建立和完善績效責任追究機制,避免人情評價、關系評價、利益評價的現象出現,切實規范、約束、監督績效評價的公信力和可信度,為政策有效投資提供決策依據,減少盲目投資、無效投資。
4績效評價的應用機制
要得到有效發揮績效評價的根本目的是發現項目實施中存在的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評價結果要能使項目有指導性推進,項目有針對性的改進,項目有效益性的提升。因此,要建立績效考評結果與財政預算資金投資激勵相結合的應用機制。同時績效評價結果要在一定范圍內公開,以便接受社會監督。浙江省2003年率先在全國開展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基本構建了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行有監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應用的工作機制。績效評價工作結束,并不等于項目就完成,就一了百了,而是要促使項目實施主體講績效、重績效、用績效的自覺意識,促進項目又好又快發展。
參考文獻:
[1]白俊峰,尹貽森.農業建設項目過程績效評價研究[J].中國農機化,2011(6):57-60.
[2]閏鈺,高國云.構建現代農業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J].農業經濟,2014(5):115-116.
作者:姚和金 單位:浙江省衢州學院教師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