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水利工程的建設及有效管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農業水利工程是保障農業生產的基礎工作,農業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的實效性,直接影響著農業生產的效益。鑒此,為了切實深化農業改革,解決三農問題,我們就需要全面加強農業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本文即主要通過分析農業水利工程建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而有的放矢的論述了農業水利工程建設及有效管理的措施。
關鍵詞:農業;水利工程;有效管理
正文:
我國是一個農村人口高達8億的農業大國,也是總人口數高達13億的人口大國。切實保障農業生產、解放農業生產力、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這是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核心也是解決我國糧食供給問題的關鍵。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業水利工程建設的快速發展,其在農業經濟生產及發展過程中的貢獻也日益突出,如在防汛抗旱、農水灌溉等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較之我國大型水利工程建設實際情況而言,農業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卻長期處于弱勢發展狀態,也存在一些問題。新的歷史時期,為了全面推動我國農業快速穩定發展,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動力,我們就需要正視農業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中的有關問題,進而采取切實有效的改進措施。
1.農業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1工程技術不全面,設計標準偏低
從整體上講,我國農業水利工程建設技術是不甚全面的,且設計標準也相對較低。尤其是20世紀建設的小型農業水利工程,其通常采取的是“三邊”工程建設技術標準,即實施邊規劃、邊設計、邊建設的技術標準,并且在工程設計上也時常受技術水平、施工條件、物資配置等因素的影響而采取較低的標準。加之部分農業水利工程缺乏科學合理的維修管理措施,因而通常都存在老化、失修、效益衰減等問題。
1.2工程建設投入不足,工程建設緩慢
目前,我國農業水利工程,尤其是部分小型的農田水利工程大多是以民辦為主要的資金籌措形式。因此從在整體上講,農業水利工程建設的資金是相對短缺的。所謂“人窮志短”,而物質保障不足也時常會出現“能省就省”、因陋就簡的錯誤觀念。由此一來,就會導致農業水利工程建設質量難以保障,同時也難以大力開展水利工程建設。
1.3農業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制度不完善,工程質量差
正如上文所言,農業水利工程,尤其是部分小型的農田水利工程在資金投入、技術投入即設計標準等層面都存在明顯的不足。正是受上述因素的影響,農業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制度通常也存在一些缺漏,如監控措施及檢測手段缺失、落后,維修養護措施缺乏或落實不到位等。上述問題,都嚴重影響了農業水利工程建設整體效益。
2.農業水利工程建設和有效管理的建議
2.1建立農業水利綜合體系,加大節水力度
農業水利綜合體系及節水工程的建設,一方面能夠加大農業生產節水力度,并為農業低碳經濟發展奠定基礎。另一方面,則又能夠有效緩解農業水利工程建設緩慢、水利工程效益不足等實際問題。鑒此,我們在原有的農業水利工程基礎上,還可以通過一些改造建設,建設綜合型農業用水體系,切實將儲水、用水、防澇排水等項目結合起來,實現農業用水循環使用,從而減輕農業用水壓力及水利工程建設壓力。
2.2因地制宜,統籌兼顧保證農業水利工程全面發展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國農業改革工作的持續深化,目前我國農業經濟特點、發展方向都有了巨大的變化。因此在新時期的農業水利工程建設,則應該契合目前我國農業發展的實際需求,并立足長遠的發展的形勢,結合區域的物質條件、地理水文、發展方向等諸多因素,以前瞻性視角切實統籌農業水利工程建設目標。
2.3建立科學合理的農業水利工程質量保障體系
農業水利工程建設質量低標準化問題,是目前我們需要直面的尖銳問題。為了保證農業改革的深入,以及農業生產長足發展,我們就需要建設起高標準、高效益、高質量的農業水利工程。要想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就應該切實建立起科學合理的農業水利工程質量保障體系。完善施工準入審查制度,并建立起較高的準入標準,從而將不符合施工技術標準及條件的施工企業拒之門外,為高技術標準的施工建設企業拿到項目奠定基礎;完善并全面推行項目責任制度、工程監理責任制、招投標制、合同管理制等措施,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及國家有關的技術標準,切實把關農業水利工程建設質量。
2.4全面加強建設資金投入,完善資金籌措模式
農業水利工程建設中需要必要的物質保障及資金投入,為了保證建設目標有效完成,我們就應該全面加強建設資金的投入。然而據實際情況而言,農業水利工程建設資金的籌措模式,也應該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即建立起國家、省、市、區、地方政府“各籌一點”的資金籌集體系,在建設上要秉持“誰受益,誰承擔”的原則,要積極調動人們群眾的建設熱情,引導普通民眾參與到工程的建設之中,從而才能有效減輕我國在農業生產改革建設上的巨大壓力。
3.結束語
綜上所述,農業水利工程建設與有效管理是農業發展的最基礎的條件,是實施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在我國農業改革發展新階段,健全的農田水利建設體系和完善的管理措施,將很大程度上緩解自然災害給人民群眾生活帶來的不便,減少農業生產的損失,并全面提升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孫艷平.淺談新時期農業水利工程的建設[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5):162-162.
[2]田克平.淺談農業水利工程的建設與有效管理[J].湖南水利水電,2014(3):115-116.
作者:袁琳;張玲;劉彥朵 單位:衡水市水務局規劃設計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