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電商發展現狀及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互聯網技術越來越成熟,我們已經進入“互聯網+”時代。在我國提出鄉村振興的發展戰略下,為了更好的發展農業,農業必須像其他產業一樣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與互聯網融合。特別是要在此背景下不斷發展和完善農業電子商務模式。為此,本文就“互聯網+”背景下的農業電商的基本內容、農業電商發展現狀及趨勢進行分析,并提出幾點舉措。認識粗淺、僅供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農業電商;發展現狀;趨勢
隨著我國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特別是5G時代即將來臨,國內各行各業都在與互聯網融合,我們已經跨入互聯網+時代,互聯網已經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互聯網經濟在GDP占比不斷攀升,電子商務作為互聯網經濟的主要體現形式越來越備受關注,電子商務交易額已躍居全球第一。在此背景下,農業也應適應互聯網+時代,不斷發展和完善農業電商新模式,但由于農業產業自身因素、農業生產者觀念及社會物流業發展等諸多因素,現階段的農業電商發展相比其他產業較為緩慢,還不成熟。因此,要大力發展農業電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政府層面、社會層面、企業層面對其支持和改革創新,才能促其健康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經濟源泉。
1、“互聯網+”背景下開展農業電商的意義
“互聯網+”背景下的農業電商,其主要是指電子商務在我國農業中的應用、推行,它的應用可以有效的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業電商通過互聯網將農業產品在網上進行交易,通過這種方式不僅有效的提高了農業管理水平,而且還使得我國農業電商發展得到進一步的推廣。由于我國對于農業非常的重視,進而對于農業電商的發展也很是關注,所以我國制定并頒發了相關的規范文件,為農業電商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農業雖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在農產品銷售的這一塊還是存在一些不足,傳統的農產品銷售方式不僅不能及時切合市場需求,給消費者帶來不便,更重要的是農民辛苦種地,還不能將農產品賣個好價錢,因此,農業引進電子商務,可以及時的通過農業電商聯系到農產品的主人、銷售方以及購買方,有效的提高了農業資源科學合理的分配,為農產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進而有效的提高我國農產品的競爭力。此外,農業電商的發展不僅可以促進我國特色農業的發展,還可以有效的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提高我國農民的收入,進而促進我國發展戰略的進一步實施。第三,農業電商的發展還解決了我國農業的兩大難題。我國農業中農業信息的流通和農業分散問題比較嚴重,但是應用農業電商之后,我國農業產品可以通過互聯網就可以進行銷售,還可以通過互聯網就集中農業生產,進而調整農業的進程,使得我國農業發展可以標準化、規?;?。
2、“互聯網+”背景下的農業電商的優勢及現狀
2.1“互聯網+”背景下的農業電商現階段發展的優勢
隨著我國“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我國農業電商在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而且應用農業電商還為我國的農業發展提供了很多的優勢、機遇。
2.1.1市場優勢
我國人多地廣,我國人口中一半以上是農民,所以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作為農業大國,我國的城鄉發展差距仍舊比較大。為了提高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就必須要引用農業電商,它可以有效的將我國農業的各項資源整合,使得我國農業競爭力提高,還使得我國的農業利用互聯網+把我國的農業產品市場進行不斷的完善、拓展,有效的促進我國特色農業模式的發展。
2.1.2政府優勢
因為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作為我國整體發展的一項最基礎的產業,其作用是至關重要的。為了我國農業又好又快的發展和縮小城鄉差距,提高我國人均經濟收入,政府對于我國農業發展非常重視,因此,對于我國農業電商,政府不僅大力的投入人力、物力、財力,還提供了很多的農業政策支持,并且在我國每次的重大會議召開時,國家領導還會對于我國農業電商的發展提出一些建議,使得我國農業可以全面發展。
2.1.3經驗優勢農業電商的發展
雖然在技術方面比較領先,但相比較而言農業電商應用深度不夠。因此,我國的農業電商發展可以根據我國農業發展的具體情況,通過互聯網+結合國外成熟的技術經驗,不斷的改善我國的農業電商發展,進而有效的提高我國農業的發展水平。
2.1.4交易優勢
在我國農業采取電子商務發展模式之后,農業產品銷售越來越方便。只要通過互聯網+就可以在網上進行銷售,減去了一些不必要的程序,使得農業產品銷售流程簡化。如:在淘寶上,現階段的農副產品都可以通過淘寶進行銷售,簡單方便,而且有一些產品的收購企業也可以通過互聯網聯系產品種植農戶進行收購,這樣不僅可以使得流程簡便,還有效的提高了農戶的經濟收入。此外,農戶還可以通過互聯網+詳細的了解產品的信息,進而有效的提高產品的種植質量,使得農戶可以提高交易的成功率。
2.2“互聯網+”背景下的農業電商的發展現狀
2.2.1“互聯網+”的普及率低
雖然我國現階段互聯網+發展迅速,但是在一些農村中還沒有被網絡覆蓋,而且農民對于互聯網知識也非常的缺乏,因此,農民對于農業電商的理解只處在一個表面,并沒有深入的了解。所以農村中缺乏電子商務人才,農民缺少電商知識以及技術成為現階段農業電商發展的挑戰。
2.2.2“互聯網+”上缺少監管制度
互聯網上的交易,一般都不用面對面,所以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上逐漸出現詐騙事件,而網上卻沒有比較完善的監管制度,使得農民對于互聯網交易產生深深的恐懼感,為農業電商發展造成另一個挑戰。
2.2.3相關的農業電商法律法規不建全
電子商務是以信息網絡技術為手段,以商品交換為中心的商務活動,所以,電子商務涉及到各個領域的法律法規,如:個人隱私權、銷售權、產品質檢等。我國關于互聯網上面的法律法規還沒有健全,所以,各行各業的電商在某一方面都存在缺乏法律部法規的制約、保護,所以對于這方面法律法律的健全完善非常的重要。
2.2.4相關的農業產品物流配送成本高
在關于農產品的物流方面,產品的運輸和其他的產品存在差距,所以物流成本會比較高,使得農產品電商與商場銷售相比較就會缺少競爭力。而且農產品季節性非常明顯,保鮮期短,一旦運輸時間長,產品就會出現腐爛、發霉的情況,所以對于產品的保鮮要求非常的高,進而對于運輸設備提出更高的要求,不利于農產品銷售的長期發展。
2.2.5受自然因素制約較大
自古以來,農民靠天吃飯,由于自然條件的影響,農民種植農產品以及市場的需求具有不可預知性,不能及時跟進市場,導致很多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汗珠掉地摔八瓣,卻仍舊收入微薄,大大影響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積極性。而且農產品自身附加值較低,農產品的種類很多但是缺少標準化的管理,這些因素無疑會阻礙農產品生產產業化和流通現代化,同時也會制約農業電子商務發展。
3、“互聯網+”背景下發展農業電商的對策
對于農業電商在農業中的發展,其既有優勢,也有一定的制約條件,但是制約的條件我們也可以進行轉型。所以農業電商的發展前景還是一片光明,針對現階段農業電商的面臨的挑戰,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完善。
3.1完善基礎信息建設
對于農業的基礎信息建設,不僅要加快速度,而且還要加強對于農業信息的大力宣傳,進而建立一個農業產品信息數據庫。另外政府對于農業電商的發展要加大投入力度,為農業基礎設備建設提供支持,使得農村可以盡量的被信息網絡進行全面覆蓋,進而有效的提高農村互聯網+的普及率,為農業產品奠定網絡銷售的基礎。如:政府對于基礎信息建設方面,給鄉鎮下發一筆建設資金,通過這筆資金采購農業電商中所需要的設備及資源。
3.2加強農業電商人才的培養
關于農業電商人才的培養,可以在農村的鄉鎮中建立人才培訓機構,對農產品的農戶進行定期的計算機、互聯網銷售模擬等方面的培訓。其次,鄉鎮上可以聘請專業人士到農產品種植的地方進行指導培訓,進而使得農戶掌握種植技能。除此之外,在當地的農業產品企業與學校合作,增設農業電商專業,為農業電商培養專業人才。
3.3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由
于農產品電商是在互聯網上進行銷售,所以為了保護交易的安全,首先,政府建立一個農業產品交易平臺,并且在此平臺的基礎上建立管理制度,進而農戶通過此平臺進行交易,以保護農戶的權益。其次,建立網上交易第三方監管制度。這第三方人員必須是國家相關部門的人員,通過這種方法管理交易,可以有效地避免詐騙行為。第三,在利用大數據技術建立一個數據平臺,通過此平臺對交易雙方進行核對身份,進而核對交易信息,保證交易可以有序的進行。
3.4完善物流配送系統
由于農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地域限制和季節限制,所以想要實現農業電商的進一步管理,必須解決農業產品統一配送的問題。因此,對于物流這一方面必須完善配送系統,利用現階段的大數據、多媒體、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完成不同區域的配送,同時在現有的物流管理基礎上,對于物流人員的工作要進一步的明確,進而使得物流工作井井有條。
3.5農產品的標準化和品牌化建設
電子商務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商品的品牌化和標準化。我國目前并沒有相應的農產品質量標準、信息分類標準體系。這對于農業電商化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缺失品牌和標準,會大大影響人們對其的信任。所以我國未來的農業電商若想求發展,一方面必須要大力推進農產品品牌化戰略,推進農產品包裝化、商標化的銷售方針。另一方面,政府或相關的產業機構應該盡快制定并出臺我國農產品標準體系,使得農業電商真正成為一個行業。
結束語
在“互聯網+”背景下的農業電商發展,不僅僅擁有了發展的機遇,還面臨著一定的挑戰,不過雖然面臨挑戰,但是我國農業的發展前景還是一片光明。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農業電商發展的基礎上,我國農業不斷的創新發展,使得我國農業發展逐漸走向科學化,為我國農業未來更好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韓芳菲,常利娟,趙婷,等.京郊農村“互聯網+休閑農業”發展狀況淺析[J].信息記錄材料,2018(3).
[2]袁淑娟.淺析“互聯網+現代農業”創新發展[J].中國集體經濟,2018(2).
[3]雷翠玲.“互聯網+”背景下農業電子商務發展模式新探[J].中國統計,2017(6):65-66.
[4]郭王驍瀟,胡寶貴,鄧蓉.“互聯網+農業”背景下農產品電子商務案例分析[J].經濟師,2017(5):51-52.
[5]葉星,葉梓.“互聯網+”背景下農業電商模式及未來發展趨勢[J].山西農經,2017(17):11-11.
[6]張原天.基于“互聯網+”的農業電商發展趨勢研究[J].中國商論,2017(15):11-13.
[7]張麗麗.“互聯網+農業”背景下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及問題分析[J].通訊世界,2017(20).
作者:相成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