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水利工程專業認知教育探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文章針對部分高校農業水利工程專業教育中出現的一志愿率低、專業認同度低等問題,從專業認知教育角度分析其成因,并從招生宣傳、新生教育、教師協同育人、參與科研、思政融入等幾個方面探索解決路徑,以期為加強新農科背景下農業水利工程專業認知教育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農科;專業認知;農業水利工程
按照教育部要求,高等農業院校肩負起服務鄉村振興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歷史使命,指明教育教學改革的目標和任務[2];并組織召開“新農科”建設研討會,提出以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工程技術等現代科學技術改造提升現有的涉農專業,布局適應新產業、新業態發展需要的新型涉農專業,推進課程體系、實踐教學、協同育人等方面的改革[3]。教育部將用三年時間建設400個國家級一流涉農專業建設點。而農業水利工程專業作為培養農業人材的主要陣地,天然具備農業與工程技術結合的優勢,一直致力于培養信念執著、品德優良、知識技能過硬的高素質專門人才。近年來國家糧食安全對農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農業人才培養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4],其中比較突出的是部分高校農業水利工程專業的專業認知教育不足,專業認同程度不高,導致專業人才發展受限。大學生入學時就對專業不了解,不熱愛,大學四年的教育如不能及時有效引導,可能導致教育效果下降,培養的專業人才不能滿足國家和行業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展農業水利工程專業認知教育方法的研究,嘗試新的、行之有效的專業認知教育方法和途徑,讓學生更了解農業水利工程專業,明確專業任務,了解領域熱點,敬仰先賢成就,從而提升農業水利工程的專業認可度,迫在眉睫。
一、專業認知存在的問題
(一)招生現狀
招生難度大。農業水利工程專業相比其他專業較為冷門,由于畢業后工作環境較差、生活條件艱苦、工資待遇不高等原因,使得農業水利工程專業受到一些高考生及家長的抵觸,專業報考率較低,招生中農業水利工程專業的學生大部分為專業調劑生,導致在校生對自身專業不了解,不知道這個專業以后會從事什么樣的工作,該如何學習和發展,專業認可度不夠,甚至不愿意從事這樣的專業和行業,更不愿意為這樣的專業自主學習和努力付出,從而缺乏社會責任感和擔當意識。
(二)培養現狀
專業熱情度不高。因生師比、課程結構等原因,教師與學生接觸時間有限,專業認知教育的范圍和程度都不夠,導致在校大學生不了解自己的老師,不了解自己的專業,甚至有的學生不知道自己畢業能做什么,適合做什么,自己專業范圍內有哪些需要解決的問題,有什么研究熱點和領軍人物,因為不了解農業水利工程專業,也無從熱愛自己的專業,更談不上為自己的專業奉獻和奮斗。
(三)就業現狀
轉行率高。農業水利工程專業畢業生就業率尚可,以筆者所在的黑龍江大學農業水利工程專業為例,2017年一次協議就業率為86.67%,原因是目前國家和社會對農業專業人才的需求緊迫,而黑龍江大學農業水利工程畢業生能夠較好地滿足農業發展的人才需求。但也存在問題,有部分學生對本專業興趣不高,選擇從事與本專業相關的其他行業或不相關的行業,如黑龍江大學農業水利工程專業的畢業生相當一部分從事建筑、道橋等行業,真正服務于農業的畢業生比例不高。
二、問題存在的原因分析
(一)社會認可程度低
存在以上幾個方面的問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涉農專業的社會認可度低[5]。目前的社會分工體系中,涉農行業面臨幾個問題,一是工作和生活環境相對較差,農村的繁榮程度、交通便捷程度、生活設施、醫院學校等相關配套設施等方面近年來雖然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依然與城市有相當大的差距;二是工資待遇水平等不高,農業類專業就業畢業生的薪資水平較金融、工商、法律甚至土木、建筑、IT等行業并不具備任何優勢。再加上近年來城市生源比例增加,部分城市家長不愿子女從事艱苦行業,都導致涉農專業的社會認可程度不高。
(二)招生宣傳不足
基于社會認可度低,導致學生對專業不認可,同時招生宣傳不到位,不能加深高考考生對農業水利工程專業的了解,不知道本專業畢業后能做哪些工作,如何發展,導致一志愿率低,而報考一志愿的學生也多是因為分數限制等。因此,農業水利工程專業錄取的學生多是專業調劑生,這些學生對本專業完全不了解,甚至不喜歡,導致專業興致不高,缺乏熱情,不能堅定地學習自己的專業,不能主動學習,不肯自主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從而直接影響培養質量。
(三)培養過程不足
傳統的農業水利工程專業教育課程分公共課、基礎課、專業課,以及實習實踐類課程。在高等教育發展和改革過程中,一方面是高校擴大招生規模,生師比有了極大變化,另一方面強調個性化培養,增設了很多選修課程和個性化課程等,都導致專業課教師與學生接觸機會相對減少,再加上教師科研任務重、學生課程多時間緊、學校培養經費有限、實習實踐不能充分展開而流于形式,致使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專業熱情不足,對自己專業的重要性不了解,對自己專業的研究熱點不了解,對自己專業的領軍人物不了解,嚴重影響農業水利工程專業學生的培養質量。
三、多途徑的專業認知教育探索
(一)多途徑全方位的招生宣傳
強化招生宣傳,提高一志愿錄取率是解決問題的一個捷徑,在招生宣傳時,通過與校友就讀過的高中多方聯系、在主要招生省份加大招生宣講、發放招生宣傳材料等,大力宣傳農業水利工程專業的專業特點、就業發展方向,加深高考生對農業水利工程專業的基本了解,提升專業基本認知。
(二)細化新生入學教育
建立專業認同感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讓學生了解所學專業對國計民生的重大意義,農業水利工程防汛抗旱、灌溉節水、灌排結合等方面的工作在當前生態文明建設中占有重要地位,更是糧食產量的重要保證,是十幾億人飽暖的重要保障。以提高農業水利工程專業的專業認同度為目標,可嘗試利用多次的專業教師見面會、專業導論課程、新生研討課程、專業班主任或學業導師見面會、新生參觀實驗室、專業教師組織學生課外活動等形式,使大一新生能快速加深對本專業的了解與認知,提升學習興趣和主動學習意愿。
(三)以專業教師為核心的協同育人
專業教師是專業教育的核心,讓專業教師更多地參與到學生培養的各個環節,以專業教師為班底,設立專業班主任或學業導師,全程參與到學生的個性化培養和學業發展規劃中來。在學院、專業和教研室的支持下,聯合校友會,核心思想是增加專業教師與學生的接觸時間,增進師生互相了解,加深學生對本專業以后工作內容的了解,從而提高專業認識水平,增加專業認同度。
(四)強化實踐的專業認知教育
盡早開展實習基地參觀,可使新生在對農業水利工程專業了解不足的情況下,對專業有一個直觀的認識,而且通過實地參觀引發一系列的興趣和疑問,增進專業認知度和學習的主動性。在以后的培養中,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提高實操比例,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工程實踐中,使理論學習與實踐結合起來,讓學生能更直觀地了解自己專業特點,提升專業認知水平。同時,嘗試通過多次的專業教師科研工作報告、優秀高年級學生報告、優秀校友報告等途徑,使學生能夠更多地接觸到工程實踐和科研實踐,提高專業認知水平,提升農業水利工程專業的專業認同度。
(五)與科研相結合的專業認知教育
大部分專業教師有科研經歷和科研項目,他們的科研實踐是學生培養過程中的寶貴財富。通過專業教師在日常課程中講授科研過程和專業動向,學科前沿、新理論新觀點新方法,甚至讓部分學生參與科研實踐等方式,幫助學生提升專業認同程度和專業自信心,樹立從事本專業的志向。
(六)結合課程思政深化專業認同
結合課程思政,通過多途徑在課程體系中融入價值觀教育。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農業水利工程的發展自戰國先秦時期就曾長期領先于世界各國,出現了包括都江堰、鄭國渠在內的一批灌溉工程瑰寶,新中國成立以來,農田灌溉面積由1593萬hm2發展到2016年的6714萬hm2,位列世界第一,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通過向學生宣講滲透我國農業水利工程的發展歷程,“四個自信”價值觀在著名農業水利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的體現等,來建立和強化專業認同和專業自信,增強學生畢業積極投身農業水利工程建設事業的自信心、榮譽感和使命感。
作者:杜崇 姜寧 聶堂哲 單位:黑龍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