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綠洲水資源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水資源開發利用綜合評價
目前民勤只有一座水庫,即被視為沙漠綠洲的生命工程的紅崖山水庫。
1.1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2012年,民勤綠洲實際供水量3.14億m3,其中蓄水工程0.82億m3,占總供水量的26.10%;外流域調水1.10億m3,占總供水量的35%;地下水工程1.22億m3,占38.90%。現狀供水以外流域調水和提取地下水為主,總量比上年減少26.80%,地下水平均水位下降0.39m,但水位相對穩定區域面積達1527km2,較上年相比增加951km2。2012年,民勤綠洲總用水量3.14億m3,其中工業用水量0.20億m3,占總用水量6.40%;農田灌溉用水量2.67億m3,占85%;林草用水量0.10億m3,占3.20%;城鎮生活用水量0.07億m3,占2.20%;農村生活用水量0.10億m3,占3.20%,用水結構見圖2。與上年相比用水總量減少約26%,農業仍是主要用水部門,但經壓縮灌溉面積,實施節水改造工程,使用節水新技術,農業用水減少較多。
1.2用水水平及用水效率分析實施治理后民勤綠洲用水效率逐步提高,生產用水定額進一步降低,生活用水水平穩步提升。綠洲人均用水量自2005年的1549m3下降到2012年的1134m3,下降約27%;萬元GDP用水量自2005年的1957m3下降到2012年的1462m3,下降了25.30%;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自2005年的132m3下降到2012年的104m3,下降了21.20%;農田綜合灌溉畝均用水量自2005年的762m3下降到2012年的420m3,下降了44.80%;以上數據說明民勤綠洲用水水平及效率在不斷提高。民勤綠洲用水水平及效率雖然在不斷提高,由于受自然條件、行業經濟發展模式及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與全省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民勤綠洲人均用水量超過了全省平均水平,人均GDP、單方水GDP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萬元工業產值用水量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農田灌溉畝均用水量和全省平均水平相比較高,現狀年民勤綠洲與全流域及全省全國的用水水平指標比對見表1。
1.3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評價通過民勤綠洲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分析并結合其利用特點,提出十項指標對民勤綠洲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進行綜合評價,結果見表2。民勤盆地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大于100%,已處于開發利用失衡狀態;人均年用水量約為人均水資源量的兩倍,說明水資源重復利用率高和地下水存在輕微超采現象;從水資源利用消耗率和農村耕地面積灌溉率,可以看出,水資源消耗量大于可利用水資源總量,水資源量欠缺、節水有待加強;紅崖山水庫水質不達標,需要強化治理。但總體來說,較上年水資源供需矛盾有所緩解,水資源趨于合理化利用,用水效益和效率均有提高,而且民勤盆地大灘、雙茨科漏斗中心區域面積124.60km2,比2010年減少4km2,漏斗中心水位上升0.26m,可見民勤地下水位下降趨勢已基本遏止,地下水超采得到了控制,生態環境正在逐步恢復。
2民勤綠洲水資源開發利用中存在的問題
經過區域內各級政府和廣大群眾的不懈努力,2011年民勤蔡旗斷面過水2.80億m3,民勤盆地地下水開采0.89億m3,西營河向民勤專用輸水渠連續3年超額完成地表水量調度任務,近期治理目標已全面實現。2012年民勤蔡旗斷面過水3.48億m3,民勤盆地地下水開采0.86億m3,干涸了51年的青土湖連續三年形成了3~15km2的人工季節性水面,遠期治理兩大約束性指標也提前8年實現。通過治理,加快了區域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灌區節水改造工程實施,不斷完善水資源配置體系,地下水位開始回升,綠洲生態系統逐步恢復,促進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治理效果顯著。在此基礎上,為加快后期治理步伐并提前實現規劃遠期目標,流域提出將后十年的治理任務集中在前五年完成并編制《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規劃調整實施方案》,經水利部審查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也已批復。民勤綠洲治理取得了重大階段性成果,雖然還存在水資源總體缺乏、地下水補排不平衡問題,相信在調整之后會一一解決,本文就后期水資源利用和治理中容易產生和存在的一些問題,主要提出以下幾點:
2.1流域治理節奏較快,鞏固治理成果任務艱巨由于規劃實施步驟調整,原規劃中對2020年預測的社會經濟發展指標及制定的水資源配置方案發生巨大變化,已不能適應新形勢下民勤綠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況且治理節奏加快,將原計劃十年的治理任務于五年內完成,時間縮減任務量劇增,治理難度加大。水資源情勢變化復雜,動態難以及時摸清及時控制,更容易導致實際工作難以落實到位、跟不上計劃調整進度,影響整體實施,可見,鞏固治理成果任務艱巨。
2.2水量水質調控不同步,節水治污有待加強水資源治理不僅是水量治理還包括水質的治理,目前民勤綠洲有外流域調水、西營專輸水工程,新增民勤輸水渠改建及調水延伸工程,水資源量緊缺問題大大緩解;據2011年石羊河流域水資源公報,民勤盆地水質惡化嚴重,紅崖山水庫礦化度年均0.40g/L,全年在0.20~0.76g/L之間,由2010年的Ⅲ類水降為Ⅳ類水,變化明顯且有污染加重的趨勢,說明水資源治理存在重水量輕水質的不同步問題,而有量無質或有質無量的水都會再次加劇水資源危機、生態惡化。目前民勤綠洲主要依靠外流域調水和開采地下水供水,農業、工業、生活節水、治污力度不夠,有待廣泛推行各種新型技術工藝設備并全面普及使用,增強整體治理效果。
2.3水資源管理體制不健全,運行機制不完善水資源統一管理與調度涉及到的各方利益調整極為復雜,限于灌區間局部利益關系,管理中的一些突出問題很難解決,理論上提出和制定的各種管理辦法及利用方案,由于各級部門責任分工不明確具體,存在相互推諉現象,水資源統一管理困難重重。沒有將市場機制引入水資源管理體系,建立與民勤綠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水資源運行機制,為促進區域內水資源的高效合理利用,應當逐步健全并完善與之統一的水資源管理體制機制。
3民勤綠洲水資源持續利用的對策措施
3.1基本思路立足本區域及外調水資源,以生態保護與改善為根本,以水資源的統一管理與調度、合理配置與利用為核心,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區域治理與流域綜合治理相結合,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兼顧,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統籌規劃水資源,協調好“三生”用水,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遏制民勤綠洲生態系統惡化趨勢,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撐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3.2對策措施
3.2.1優化和科學實施調整方案,落實后期治理任務近期治理目標實現后提出了調整規劃實施步驟,以調整后的實施方案為依據,研究制定新條件下的水資源利用模式及配置方案,認真總結近期治理經驗,盡可能地細化明晰治理目標和實施進度,強化對治理進度、實施效果的跟蹤、監測和評估分析,及早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優化和科學實施調整方案,堅定不移地落實后期治理任務,鞏固近期治理成果,防止治理反彈,確保目標任務按時實現。
3.2.2水量水質齊抓,開源節流并舉在解決水量問題的同時不忘齊抓水質治理,結合整個流域的綜合治理,加強水源區保護,控制污染源,制定水污染防治規劃,嚴格新建項目污染物排放總量審批,采取污染物總量控制考核和排放收費制度,保護水庫水質,逐步改善河流水質,遏制水質惡化趨勢。尋找新水源,興建新型水利工程,對被視為民勤綠洲的生命工程的紅崖山水庫實施加高擴建工程,增加有效庫容、提高調節能力;重視節流工作,總理曾在視察民勤工作時中提到節水是關鍵,開源節流并舉,科學合理地調配水資源,利于更好地實現遠期治理目標。
3.2.3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深化水權制度改革按照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要求,健全管理措施,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水資源管理責任制與考核制,實現責任到位、措施到位,強化取水許可管理、加大水資源費征收力度及執法監督力度,落實“三水”聯合調度制度,對水資源進行統一規劃、統一配置、統一調度及統一管理;繼續深入推進水權制度改革,大力開展水權交易,積極培育水市場,實行超定額累進加價的階梯式水價管理辦法,充分發揮價格在水資源配置中的杠桿作用,確保遠期目標如期完成與工程效益早日發揮。
3.2.4繼續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民勤綠洲治理的根本措施是節水型社會的持續深入建設,關鍵在于制度建設和體制創新。進一步完善各項制度,增強群眾節水意識,形成以“總量控制與定額管理”為核心的“政府宏控、市場引調、民主協商、公眾參與”的水資源管理機制,大力推行“設施農牧業+特色林果業”的主體生產模式,破解“結構性缺水”命題,加快水資源配置保障工程建設,完善區域水資源科學配置工程體系,加大重點治理的資金投入與政策支撐力度,全力推進高效節水防污型社會建設。
4結語
民勤綠洲地理位置極為重要,可以說是“民勤存則全流域穩,民勤亡則全流域危”,所以民勤綠洲的保護和治理是一項利益深遠、系統而長期的大計。必須認真總結治理經驗,立足現實,考慮長遠,堅持不懈的打贏民勤綠洲保衛戰,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將其重新變成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人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作者:王小榮張永明鄭健侯慧敏單位:蘭州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甘肅省水利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