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隨著對省級層面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情況考核工作的開展,山西省對所轄11個地市的考核工作也逐步展開。根據山西省水資源管理實際,提出對所轄地市考核內容的側重點,以突出本省水資源管理工作的特色,有針對性地促進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
[關鍵詞]
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山西省
1概述
2011年,《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明確要求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2012年,國務院《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對該制度進行了部署,要求建立水資源管理行政首長負責制。2013年,國務院辦公廳《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辦法的通知》,明確了全國各省(自治區)“三條紅線”各項考核目標。
2014年,山西省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實施意見》與《工作方案和考核辦法》分別由山西省人民政府和辦公廳。對全省實行該項制度進行了安排部署,并明確了全省11個地市2015年、2020年、2030年“三條紅線”各項考核目標,建立了山西省水資源管理責任和考核制度。2014年,《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由國家水利部、國家發改委等十部委聯合印發,對考核組織、程序、內容、評分等做出明確規定,全面啟動了對各省(自治區)最嚴格水資源管理的考核問責。考核內容主要為“三條紅線”四項指標與制度建設和措施落實情況,其中四項指標分別為用水總量控制指標、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降幅、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制度建設和措施落實情況包含用水總量控制6個分項、用水效率控制3個分項、水功能區限制納污3個分項、其他制度建設及相應措施落實情況5個分項,共17個分項。四項指標與制度建設和措施落實情況滿分均為100分,占考核總分數的權重系數分別為0.3與0.7。2014年與2015年6月,國務院成立的考核工作組分別對山西省2013年和2014年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工作情況進行了考核。
2開展省對市考核工作
目前,山西省明確了全省11個地市2015年、2020年、2030年“三條紅線”各項考核目標,建立了水資源管理責任和考核制度,省對市的考核工作也逐步開展。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關鍵是開展考核工作,否則將無法落實制定的指標和任務,不能發揮促進水資源節約和保護的作用。因此,全面開展省對市的考核工作十分必要。水利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的《實施方案》中明確的考核內容,主要是針對省級層面制定的,雖然比較全面,但由于每個省均有其各自特點,故認為山西省對11個地市考核時,除對四項考核指標量化考核,包括省對市的制度建設和措施落實情況的考核,還應結合山西實際,且要有側重點與特色,并要做到易于操作。
3山西省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內容
3.1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嚴格水資源論證制度是用水總量控制的關鍵。實行水資源論證制度,山西省屬全國先行省份。2007年,山西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了《山西省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管理暫行辦法(試行)》,對審查權限、報告書編制要求、報告書審查受理、評審專家、審查形式等實施細則做出了具體規定。在此基礎上,2013年又制定了《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書審查規定(內部適用)》,使全省水資源論證管理工作更加科學規范。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工作從制度上在省級層面得到了完善,因此,該工作的完成情況,可作為省對11個地市考核的一個側重點,具體可針對被考核地市的市核準項目,其水資源論證工作開展的比率進行考核。
3.2嚴格水資源有償使用水資源的有償使用對促進水資源的節約及用水總量控制具有重要作用,水資源費的征收就是水資源有償使用的具體方式。目前,山西省水資源費征收標準按照《關于促進節約用水調整我省水資源費征收標準的通知》和《關于采礦排水水資源費征收事項的補充通知》執行。每年度省級根據各市情況,向市級下達本年度水資源費征收的目標,因此,該項工作的完成情況也可作為省對11個地市考核的一個重點,可按照被考核市轄區水資源費征費目標完成率進行考核。
3.3嚴格地下水管理和保護地下水作為重要水源及戰略水源,對其進行保護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山西省已完成了超采區邊界坐標摘錄、劃定了禁采和限采范圍,即將由省政府頒布實施;另外,近年來山西省開展了關井壓采工作,編制了《山西省地下水關井壓采實施方案》,要求在興水戰略和大水網工程覆蓋區、省引黃工程供水區、自來水網覆蓋區實施原水直供、分質供水和關井壓采、置換地下水。每年度省級均要根據各市的實際情況,向市級下達本年度地下水壓采量目標,因此,該項工作的完成情況也可作為省對11個地市考核的一個重點,可根據被考核地市下達的地下水壓采量考核指標的完成度、開展關井壓采工作情況、地下水水位回升或地下水超采區面積增減情況進行考核。
3.4水生態保護近年來,山西省全面開展水生態保護工作,開展以五大河流地表水、六大盆地地下水、19個巖溶泉域地下水為核心的保護與修復,基本覆蓋了全省主要經濟發展區域,對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其目標是通過5~10年時間,實現“河水長清、地下水穩、甘泉涌流”。針對巖溶大泉保護與修復,山西省出臺了《山西省巖溶大泉水生態保護與治理修復工作指導意見工程實施方案技術大綱》,積極推進巖溶大泉水生態保護與綜合治理修復等各項工作。同時啟動了晉祠泉等泉域的復流工作,進展順利,成效顯著。因此,該項工作的完成情況也可作為省對11個地市考核的一個重點,可根據被考核地市水生態保護工作開展情況、重點泉域保護及名泉復流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考核。
4結語
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實行,對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隨著各級層面考核工作的開展,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工作將得到進一步促進和落實。山西省對所轄市的考核側重點,應在水利部等十部委《實施方案》的基礎上,根據本省特點及特色選取,使省對市的考核更具有針對性及易操作性,以全面促進全省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落實。
作者:王磊 單位:山西省水資源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