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存在問題及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城市概況
1.自然地理概況
阜陽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黃淮海平原的南端,總面積9775km2,人口1056萬,現轄一市、四縣三區,地勢平坦開闊,略呈西北高,東南低之勢。淮河最大支流沙潁河與其支流汾泉河在市區交匯,將城市分隔為潁西、河東和泉北三區。該區為沖積平原,按形態類型可進一步分為河間平地和河間洼地。
2.水文地質概況
阜陽城地處暖溫帶向亞熱帶過渡地帶,屬暖溫帶半濕潤性季風氣候,主要氣候特征是:季風明顯,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適中,光熱水組合條件較好。冬季盛行偏北風,氣候干燥寒冷;夏季盛行偏南風,氣候炎熱潮濕;春秋冷暖空氣活動頻繁,天氣變化無常。多年平均降雨量891.3mm,一般6、7、8三個月為豐水期,12、1、2三個月為枯水期,余為平水期。多年平均氣溫14.9℃,歷年最高氣溫41.4℃,最低氣溫-20.4℃。最大凍土深度0.13m。多年平均無霜期為220天左右。阜陽城區位于中朝淮北地臺南部,二級大地構造單元,華北凹陷東源。新生代以來,區域廣泛沉積了巨厚的具多層結構的河相沉積物。其中,第四系地層發育齊全,厚度為130~147m,東北地區稍厚。成因類型以沖積為主,次為沖湖積。
阜陽市是一個嚴重缺水城市,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32.215億m3,其中地表水資源量19.872億m3,地下水資源量15.791億m3,重復計算量3.448億m3。人均占有量約為400m3,為全省的1/3,全國的1/5。阜陽城坐落在潁、泉河交匯處,雖然地表水量比較豐富,但因泉河、潁河水遭受嚴重污染,長期處于IV、V類水質,不能作為城市公共供水水源。長期以來,阜陽城區主要以開采中深層地下水解決城區工業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現有中深層地下水井158眼,其中自來水公司53眼,自備井105眼。目前阜陽城區水資源開發利用仍以地下水為主要供水水源,茨淮新河為補充水源,少量工業和部分農業灌溉取用沙潁河地表水。據統計測算,2013年城區年總用水量8420萬m3,其中中深層地下水3200萬m3,淺層地下水1800萬m3,茨淮新河、潁河地表水3420萬m3。多年監測表明,阜陽市城區中深層地下水水質優良,除局部氟略有超標外,水中化學成分均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淺層地下水不同程度受到農業、工業和生活用水污染,近幾年茨淮新河地表水保持Ⅲ類水,達到國家地表水飲用水水源地標準,潁河、泉河水質仍然較差,長期處于Ⅳ、Ⅴ類水質。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1.水資源管理體制機制仍未完全理順
水務管理權不統一,水資源管理體制表現為條塊分割、相互制約、職責交叉、權屬不清,沒有形成協調統一的水資源管理體制。造成管水源地的不管供水節水、供水的不管排水、排水的不管治污、治污的不管回收利用的局面,難以形成政策合力,水資源管理制度落實上大打折扣,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根據水資源的特點和用水戶的需求進行合理配置更是困難。
2.水資源緊缺,供需矛盾突出
阜陽市人均占有水資源量約為400m3,按照國際通用的人均水資源量低于1000m3為缺水地區的標準,阜陽市屬于嚴重缺水城市。按照阜陽市總體規劃,2030年阜陽市中心城區將發展成人口規模為200萬人、建成區面積為200km2的全國著名農副產品基地、區域性交通樞紐和豫皖省際區域性中心城市,城區日需水量將達到88萬t。目前,阜城現有城市供水水源地是茨淮新河地表水和中深層地下水源,遠遠不能解決規劃中的城市供水問題,開辟新的水源解決城市供水已是當前緊迫的問題。
3.中深層地下水過度開采,形成安全隱患
據勘測,阜陽城區中深層地下水允許開采量為6.8萬m3/d,目前城區中深層地下水實際開采量達到9萬m3/d。長期超量開采中深層地下水形成了以阜陽城區為中心達1400km2的水位降落漏斗區,地面沉降范圍超過440km2,多年最大累計沉降量達到1567.2mm。20世紀90年代,地面沉降速率曾位列全國第一,累計沉降量位列第五,造成了潁河阜陽閘閘體錯位、城市防洪標準降低等安全隱患。
4.水環境惡化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近年來,阜陽市境內河流水質整體有所好轉,但距管理目標差距很大,列入省級考核的11個水功能區2013年的達標率不足40%。潁河、泉河水質長期處于Ⅳ、Ⅴ類,個別時段為劣Ⅴ類,不能有效利用,茨淮新河違章種植現象仍較嚴重,長期使用農藥、化肥給茨淮新河飲用水源造成安全隱患,城區河道及部分飲用水源井周邊亂排污水、亂堆垃圾的現象依然存在。
5.城市供水問題突出
城市供水項目建設資金缺乏,供水管網改造受資金制約,進展緩慢,管網漏損率高;城市供水水價偏低,城市供水長期處于虧損狀態,供水設施落后,企業無力改造更新。茨淮新河供水水源地存在安全隱患,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分屬阜陽市潁東區和利辛縣行政管轄,很難形成統一管理;農業過量施用農藥和化肥造成面源污染。
四、阜陽市水資源保護的對策和建議
1.理順水資源管理體制機制
阜陽市水資源一直沒有形成協調統一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建議盡快實現全市水務一體化,使水資源統一規劃、統一配置、統一調度、統一管理。制定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以“三條紅線”控制為抓手,進一步落實總量控制與定額管理,嚴格取水許可審批,加強取水計量管理。根據流域和省政府對阜陽市的用水總量分配方案,制定各行政區域、重點行業的水量分配方案;制定行業用水定額上限,建立各行政區域、工業企業水用水效率考核機制;以水功能區管理為載體,制定各行政區域的污水排放總量,進一步加強水資源管理和保護。
2.加強水源配置工程建設
(1)加快推進“引淮濟阜”工程建設
根據《阜陽市水資源綜合規劃》和《阜陽市城市發展供水水源規劃》,淮河地表水將是阜陽城市用水的主水源,規劃到2030年阜陽城區外調淮干水和“引江濟淮”水約60萬m3/d。當務之急要加快推進取水量為15萬m3/d的南照取水工程(三水廠)建設,以緩解當前阜陽市用水緊張問題,同時為封閉中深層自備井創造條件。
(2)積極推動中水回用污水
處理廠排出的水經過再處理,可以作為對水質要求不高的工業、城市建筑、綠化等用水。中水回用既可以解決缺水地區水資源不足問題,又可減輕環境污染,省政府要求淮北缺水地區到2015年中水回用率要達到35%,目前差距很大。建議對已建成的中水廠要加快管網建設,協調落實用水單位,使其發揮應有作用。對潁東污水處理廠以及在建的泉北、潁州污水處理廠,及早規劃建設中水回用設施,同時政府要研究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引導利用中水。
(3)重視應急備用水源工程建設為應對特枯干旱、水污染等突發事件,應加快城市應急備用水源建設,提高供水保證率,保障供水安全。
3.全面加快節水型社會建設
(1)強化節水意識解決水資源緊缺問題要堅持開源與節流并舉,在加強水源及水源配套工程建設的同時,全面加強節約用水工作,繼續采取有效措施,廣泛宣傳市情水情和水法律法規,切實增強人們珍惜水資源、保護水資源的意識,使節約用水變成全社會的自覺行動。
(2)全面加強節水管理嚴格落實節約用水各項管理制度,積極推廣應用節水新技術,降低管網漏損率,推廣應用節水器具。工業企業要嚴格落實節水設施“三同時”制度,加強節水改造,推廣節水新工藝,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農業用水要大力推進節水灌溉。
(3)用經濟杠桿促進節約用水適當提高水資源費征收標準,合理調整水價,推廣“差別水價”“階梯水價”和超計劃用水累進加價制度,充分發揮水價杠桿在調節用水需求和節約用水方面的作用。
(4)堅持科學發展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嚴格控制高耗水、高污染項目。
4.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
工業治污要削減存量,控制增量。對現有企業推行清潔生產,加強技術改造,降低污染排放,新上項目要嚴格環評,禁止高污染或排放不能達標的項目上馬,同時要加大污水排放的監管力度。農業生產要控制化肥、農藥使用量,整治不合格的養殖企業,減少面源污染。加快治污基礎設施建設。對已建成的污水處理廠,要進一步完善管網,擴大污水收集,堅持正常生產,同時要加快各類園區、鄉鎮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步伐,大幅提高污水處理能力。全面開展溝河清淤整治,綠化美化,改善水環境。
5.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
對茨淮新河水源地,要落實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職責,清除違章種植、違章養殖和違章建筑,加強水源涵養,搞好水閘調度,防止水源污染。對即將建成的南照淮河水源地,也要及早謀劃劃定保護范圍、保護措施以及制度建設等工作。對城區各飲用水源井,按照“水量保證、水質合格、監控完備、制度完善”的要求,加強飲用水水源地的達標建設和保護,逐一劃定保護區,設立標示牌,對保護范圍內的環境進行整治,加強相關制度建設,落實管理責任。嚴格保護中深層地下水。
國家把中深層地下水作為戰略資源要求進行儲備,對已經開發的逐步壓采直至禁采。因此,待三水廠建成供水、具備替代水源條件后,除保留用于釀酒、醫藥等對水質有特殊要求的少量中深層水井外,其余的中深層供水井一律封閉,作為城市應急供水的備用水源。
作者:李國禮 單位:安徽省阜陽市水資源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