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糧食土地流轉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農村土地流轉熱成因分析
(一)部分農村實情需要從我國農民收入的來源構成及其比例來進行分析。從表1、表2中可以看出:1990—2012年農業家庭經營性收入從原來的518.55元增加到3533.37元,工資性收入從138.8元增加到3447.46元,轉移性和財產性收入從28.96元增加到935.75元。從增長量來看,農民收入的增長2005年前主要依靠家庭經營收入的增長,而2005年之后則工資性收入的增長量大幅度提高,到2012年工資性收入和家庭經營性收入在農民純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幾乎持平。從農民收入構成比例來看,從1990—2012年農業家庭經營收入從75.56%下降到44.63%,而工資性收入卻從20.22%增長到43.55%,轉移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從4.22%增長到11.82%。這些變化說明:我國相當一部分農民已經不需要像過去一樣完全依賴經營土地提高收入,外出務工等方式也可以大幅度提高收入。基于這樣一個事實,河南省部分農村出現了一些農業從業者銳減、農村土地被撂荒、糧食產量降低等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些農村實情是推進農村土地流轉的根本因素。
(二)市場推動—工商資本下鄉市場是一把看不到的手,在土地流轉與農業開發巨大升值潛力的驅動下,工商資本“上山下鄉”。與以往響應政府支持鄉村建設不同,這是工商資本的主動出擊。大到像聯想這樣的世界500強企業,小到有盈余的普通市民都在行動。在“褚橙柳桃潘蘋果”等農產品的成功營銷之下,又加上社會輿論的引導,工商資本不斷下鄉投資土地與農業,并呈現增長之勢。當工商資本對農村土地的需求不斷增加時,這必然會引起土地流轉的熱潮。
(三)地方政府推進近期以來,土地流轉快速發展,這和地方政府的推進密切相關。第一,地方政府是各項政策的具體落實者。中央和省級的行政系統頒布命令與任務,具體的執行要依靠市、縣、鄉(鎮)。第二,地方政府出于地方利益對政策的解讀會有加減。土地流轉與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無論是在發展現代農業方面,還是在建設政績層面,對地方政府來說都是一個值得大力支持的工程。這也不難猜測到今天農村土地流轉熱的局面。
(四)學術界的肯定態度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城市化的推進,城鄉差距的一步步擴大,三農問題不斷加劇以及國際環境的復雜變化,我國農業發展雖然總體穩定增長,但是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多。多年來,學術界不斷有學者提出向國外發達國家學習,加快推進土地流轉,促進農業規模經營。尤其是在我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高的情況之下,促進農戶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流轉,已成為了學術界的主流。
二、結語
土地問題涉及億萬農民的切身利益,糧食問題更涉及到13億中國人民的基本生活,二者事關河南省發展全局。長遠來看,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由之路,有利于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和提高勞動生產率,有利于保障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供給,有利于促進農業技術推廣應用和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現階段來看,應從我國人多地少、農村情況千差萬別的實際出發,尤其是在河南省這樣的糧食主產區,須穩妥地推進,不可急近功利。
作者:陳高威化紅丹李丹單位:福建農林大學經濟學院嶺南師范學院人文學院河南科技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