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畜牧業物聯網技術應用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在畜牧行業管理和規模養殖場中的應用,促進了天津市畜牧業生產方式轉變,加快了畜牧業科技進步。2003年9月,農業部、中科院、天津市人民政府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推進天津農業物聯網發展,天津市成為全國“農業物聯網區域試驗工程”試驗區之一,承擔了農業物聯網區域試驗工程,探索具有天津特色的農業物聯網建設模式和高效試驗機制。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筆者就天津市畜牧生產中如何探索應用好物聯網技術,進行了一些研究。
1典型分析
畜牧業物聯網技術,是指將網絡技術、傳感技術、互聯網技術等結合在一起,定點采集畜禽身份信息、采食信息、稱重信息、運動信息等畜牧生產過程中的關鍵信息,通過現代互聯網技術傳送到后臺數據處理中心,在數據分析基礎上,以圖表和直觀曲線方式提供給生產者,對畜牧生產進行有效的管理和監測,或通過GPS、RFID技術等對動物生產全過程進行溯源跟蹤和監控追蹤,建立畜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近年來,物聯網技術在天津市奶牛生產、種豬生產、肉雞生產等領域有了一些應用。現介紹3種典型案例,供養殖生產者參考。
1.1以嘉立荷牧業和光明夢得等大型牧場為代表通過阿菲金等牧場管理系統的應用,自動采集牧場的生產數據,技術人員和管理者可以針對繁殖、獸醫、統計等不同的問題進行分析,了解牧場生產和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相應措施,實現奶牛生產的精細化管理。
1.2以天津市農夫種豬場為代表應用了智能化母豬飼養管理系統,通過傳感器對無線射頻耳標的識別,實現對該母豬個體的精確飼喂、發情鑒定等(荷蘭Velos系統);通過應用種豬自動測定系統,自動采集種豬每日采食信息和稱重信息,提高了種豬測定效率。
1.3以部分規模肉雞養殖場為代表通過應用物聯網技術,實現了自動采集雞舍溫度、濕度等,并根據雞舍環境實時變化情況進行自動控制,提高了肉雞生產的管理水平。
2存在的問題
2.1飼養方式制約物聯網技術推廣物聯網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是與集約化生產經營方式相結合的。但是部分以農戶為主的養殖小區和中規模養殖場戶,受制于設施設備和生產工藝條件,物聯網技術改造應用難度大,物聯網技術難于應用推廣。
2.2物聯網技術應用范圍偏小在畜牧業生產中應用物聯網技術,涉及的信息技術本身比較復雜。因此,目前天津市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大多數是在大型規模養殖場,特別是在部分的“領軍”企業。天津市畜禽養殖量90%以上的中小型養殖場,應用物聯網技術的意識不強,其物聯網技術的應用仍呈“空白”。
2.3物聯網技術應用成本高畜牧業生產中應用的物聯網技術,主要有三個來源:一是從國外直接進口技術;二是引進技術在國內經過本地化改造;三是國內自主開發。就目前而言,國內自主研發產品,其軟硬件配套和產品穩定性等方面與引進產品尚有很大差距,養殖場戶積極性不高,加之引進產品價格昂貴、投入高,部分生產者尚無力應用。
3促進物聯網技術在畜牧生產中的應用
圍繞構建“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畜牧業產業體系,保障動物疫情穩定,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畜牧業質量和效益,促進畜牧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立足點,按照市場推動和政策扶持相結合,加快畜牧業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推廣和系統開發。經過努力,物聯網技術應用覆蓋天津市生豬、奶牛、肉羊、蛋雞、肉雞五大畜禽種,覆蓋一批規模養殖場,建設物聯網示范企業,實現飼養環境自動監控、管理精細化和產品可追溯管理。開發應用獸藥等投入品監管、遠程服務、外埠畜產品監管和本地畜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等行業監管平臺,實現實時管理。通過示范應用和技術推廣,形成物聯網集成應用的典型解決方案和技術標準。
3.1企業類
3.1.1肉羊物聯網應用平臺以奧群種羊公司為主,利用建立的工廠化杜泊、澳洲白綿羊胚胎移植技術體系和快速擴繁優質配套系種羊的生產基礎,在生產環節引入物聯網技術,建設奧群優質種羊聯合育種信息平臺、種羊胚胎移植遠程服務系統、養殖綜合業務管理系統。完善RFID技術自動識別系統、自動稱重系統、種羊選育和視頻監控等系統,實現對種羊生產過程信息采集和數據分析,與客戶擴繁場信息共享,互動挖掘數據。其服務對象包括天津核心育種場、規模擴繁場和合作社組織。完成基于RFID的種羊稱重與分群管理、基于有源RFID技術的TMR(全混合日糧)投料監控技術標準。
3.1.2奶牛物聯網應用系統以夢得集團、嘉立荷牧業惠澤牧業等21個牧場為主,引進國內外先進牧場綜合管理系統,實現對產奶、牛群健康等管理智能化。降低乳房炎發病率,提高配種率和單產水平,實現質量安全可控可追溯。
3.1.3生豬物聯網應用系統以中糧肉食、惠康、德潤、農夫等企業為主,引進智能化管理系統,實現對豬舍內溫度、濕度、通風等環境自動控制。以射頻技術為載體,開發智能化養豬管理系統,通過料塔、輸送分配絞龍、飼喂器、分離器的有效組合,實現對每頭豬的精準飼喂、準確發情監測。
3.1.4家禽類物聯網應用系統引進國內外先進的家禽生產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對舍內喂料、光照、溫度、供水、壓力、濕度、清糞、集蛋等自動監測和控制,為雞提供恒溫、恒濕和清潔的環境,改善動物福利。大幅度降低人工成本,降低呼吸道等疾病發病率。
3.2部門監管類
3.2.1動物防疫和畜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完善現有生豬品種系統運行,啟用其他畜種應用。優化養殖環節信息采集系統,實現一站式登陸,智能化上傳。開發友好的展示界面,開發多種展示方式和數據有效鏈接。增加畜牧業統計監測預警系統,實現對畜牧生產情況、畜產品價格、市場需求等相關數據快速監測統計,通過統計結果,分析市場趨勢,做出預測預警。開發輔助決策系統,實行免疫保護期、疫苗使用、應急物資等預警和智能管理。
3.2.2肉雞質量安全可追溯平臺對肉雞在飼養過程中飼料獸藥投入品使用、防疫、質量監測信息,出欄產地檢疫信息,運輸過程信息,屠宰環節檢驗信息,一直到產品上市進入市場各環節信息實現可追溯監管。
3.2.3病死動物無害處理系統在現有生豬基礎上,增加其他畜種,開發與保險公司和無害化處理場數據對接功能。
3.2.4動物產地檢疫機打出證系統升級支持生豬、家禽等產地檢疫需要,優化業務流程管理,提高響應速度。
3.2.5畜牧獸醫專家遠程服務系統利用天津農業物聯網大平臺,將天津市多年積累的動物疫病防控經驗和典型病理解剖圖片置入,向養殖場戶提供智能診斷和科普教育功能。
3.2.6動物及動物產品檢疫監督信息管理平臺利用物聯網和RFID等技術,實現對外埠進入天津市的動物和動物產品實現監管數據交換、集成和主動監控等目的。
3.2.7生鮮乳質量安全監管及可追溯系統將鮮奶生產、收購、運輸等環節開展信息化管理,構建鮮奶收購站及運輸車輛信息管理系統,對鮮奶收購進行信息化管理。
3.2.8武清奶牛綜合服務平臺良種繁育系統在現有平臺基礎上,開發奶牛個體信息動態采集技術,佩戴牛只RFID標簽,實現對牛只的自動識別和信息記錄,提高奶牛場智能化水平;開發集成傳感器技術、信息采集技術及網絡數據庫技術,實現對奶牛個體擠奶的全部自動化及智能化控制;安裝發情監測系統,輔助判定牛只發情狀態,結合無線傳輸技術,實現實時數據采集;利用物聯網技術對種子母牛個體信息進行采集的數據進行挖掘,通過統計和專家分析,為奶牛良種科學繁育提供依據和科學決策。
4對策建議
4.1加強組織協調建議在天津市畜牧獸醫局成立推進物聯網技術應用推廣技術領導小組,納入全市畜牧獸醫工作重點,加強各事業單位和區縣畜牧獸醫管理部門以及企業的溝通,建立和完善協同工作機制。
4.2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利用現有的設施畜牧業提升工程、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場等項目資金,加大對物聯網技術應用的支持。爭取天津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財政局、科學技術委員會等部門對畜牧業物聯網應用專項支持。同時,推動引導更多企業開發、使用物聯網技術,進一步完善現有系統功能。
4.3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宣傳引導,推動既懂信息技術又懂農業生產的復合型技術人才從事現代畜牧業建設。加大培訓力度,培養一批操作技能強的一線實用人才,推動各類監管、應用系統高效運行。
4.4加強信息安全保護工作開展相應等級的安全建設和管理,強化畜牧業物聯網網絡與信息安全應急處置工作,完善應急預案;加強技術支撐建設,提高風險隱患發現、監測預警和突發事件處置能力。
作者:黃纓 單位:天津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