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畜牧業產業化發展分析評價及提升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畜牧業產業化;農村;產業化評價;提升對策;霍家店村
摘要:農村地區的畜牧業產業化發展對地方三農事業發展意義重大。筆者基于農業產業化評價方法,設置了畜牧業產業化分析的內容,并對梨樹縣霍家店村的畜牧業產業化進行了分析評價,在此基礎上提出畜牧業產業化水平提升的對策與建議。農業產業化是促進三農發展的有效途徑,畜牧業產業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和重要標志。隨著社會的發展,畜牧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逐漸成為部分農村地區食品工業的主導產業和經濟的支柱產業。許多研究人員對地區畜牧業產業化發展進行了研究,但對畜牧業產業化發展評價的研究還很少,這方面的研究對探索畜牧業發展規律,加快地區畜牧產業轉型升級具有一定實際意義。
1霍家店村畜牧業產業化進程
1.1霍家店村畜牧業概況
霍家店村地處吉林省梨樹縣鎮郊,現有10個自然屯、耕地面積762hm2[1],從1997年開始走向畜牧業產業化經營道路。該村先是認真規劃農產品規模化生產布局,積極推進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而后形成了生豬生產基地、蛋雞生產基地。該村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扶持龍頭企業建設;同時霍家店村還建成了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加快農產品流通,培養了數名經紀人,為基地農戶聯系市場,保證銷路。目前,該村重點發展的項目有養豬、養牛、養禽、交通運輸等,推動肉食屠宰加工、皮毛加工等專業化經營形式。現在全村已有畜牧業專業養殖屯8個,其中養雞專業屯3個、養豬專業屯4個,呈現出“一屯一品、一屯一業”的生產經營格局[1-2]。
1.2霍家店村畜牧業產業化的主要方式
1.2.1大型企業帶動
大型農牧企業具有拓展市場、引導生產、深化加工、配套服務的綜合功能,具有較強的牽動力,既能把握好產品的發展方向和生產規模,又能開拓產品的市場銷路。霍家店村發展過程中充分認識到傳統畜牧業生產方式的局限性,堅持用工業化思維帶動畜牧業的快速發展。2000年,當時四平市最大的飼料公司———吉林省正邦飼料有限責任公司建成投產,之后吉林達鑫禽業有限公司、吉林省興旺集團、綠野倉儲有限公司等一批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建成入駐,極大地帶動了相關畜牧產業的迅猛發展,畜牧業產業化進程加速。
1.2.2專業基地帶動
圍繞畜牧業基礎和大型企業建設,通過合理布局、整體規劃,形成專業性畜牧產品生產和加工基地,推動畜牧業產業化發展水平。霍家店村依托糧食基地和大型企業這兩大優勢資源,發展畜牧業。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了包括養豬、養牛、養雞等一系列產業在內的大型養殖基地,包括眾多養豬大戶、養牛大戶、肉蛋雞專業戶,相關產業遠銷全國各地,商品化率高達90%以上。專業基地發展促進了畜牧產品的商品化,還實現了農民增收增富。
1.2.3市場帶動
市場帶動是依托畜牧產品專業市場,帶動畜牧產品商品基地的建設和發展,使得畜牧產品專業市場與廣大農戶直接連接,同時使專業市場與相關的加工企業或營銷公司緊密掛鉤,進而帶動整個畜牧業專業化生產。霍家店村專業的農貿市場主要貿易商品是牛,年交易1萬余頭,實現交易額上億元,為本村創造了極大的利稅收入,進一步解決了農民的就業問題。
2霍家店村畜牧業產業化發展分析評價
2.1分析方法說明
就當前可檢索的文獻看,對畜牧業產業化發展進行分析評價的研究還很少,但有很多學者對農業產業化進行了研究,其中邸文祥等[3]的農業產業化評價體系實際操作性較強,能夠對所研究的經濟實體作出具體評價。邸文祥等以縣域范圍農業產業化經營為研究對象,評價體系包括農產品商品生產基地情況、龍頭企業情況、生產基地農戶情況、合同與合作制關系、社會化服務、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農業產業化經營占有率等7大項目的多個指標。然后根據這些評價項目的數值將我國縣域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階段劃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個階段。筆者擬通過借鑒和部分改變邸文祥等農業產業化的評價方法,對霍家店村的畜牧業產業化發展情況進行嘗試性分析評價,對其所處的發展階段進行定位,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畜牧業產業化水平提升的對策與建議,以期能夠對當地畜牧業產業化的理論和實踐發展有所幫助。
2.2分析評價過程
2.2.1指標選擇
借鑒農業產業化評價方法,并考慮數據的可得性,選擇10個指標進行分析,分別是畜牧產品生產總值(萬元)、畜牧產品勞動生產率(人均產值)、龍頭企業收購畜牧產品總值(萬元)、龍頭企業經營畜牧產品總額占全村農業總產值的比例(龍頭企業經營水平)、參與畜牧生產農戶的比例、畜牧農戶人均收入增長率、合作制經營額占畜牧總額的比例(合作經營水平)、社會化服務費占生產費用的比例(社會化服務水平)、畜牧產業化經營水平、畜牧產業化經營占有率。其中畜牧產業化經營水平反映該產業的綜合素質和水平,采用農戶人均收入增長率、合作制經營額占畜牧總額的比例、社會化服務費占生產費用的比例三者的平均值;畜牧產業化經營占有率是反映產業化經營的數量型指標,用龍頭企業經營畜牧產品總額占全村農業總產值的比例和畜牧農戶占全村農戶的比例的平均值來表示。根據綜合分析,將畜牧業產業化分為初級階段、成長階段、完善階段。
2.2.2指標評價
邸文祥等[3]的農業產業化評價以縣域經濟為研究對象,筆者是以村域規模為調查范圍,規模性指標數值應因地域規模大小不同而有不同評價。筆者首先對霍家店村進行了農戶問卷調查,并與村民、村委會干部開展了座談,獲得了大量資料,后來又通過電話就相關資料進行了核實和反饋。依據計算方法得出了霍家店畜牧業產業化經營的各項指標:畜牧產品生產總值10480萬元,畜牧產品人均產值2.6萬元,龍頭企業收購畜牧產品總值7395萬元,龍頭企業經營畜牧產品總額占全村畜牧業總產值的比例為70.56%,參與畜牧生產農戶比例為60.34%,畜牧農戶人均收入增長率為9.15%,合作制經營額占畜牧總額的比例為7.05%,社會化服務費占生產費用的比例為1.22%,畜牧產業化經營水平為9.25%,畜牧產業化經營占有率為85.45%。
2.2.3評價標準
邸文祥等[3]的農業產業化評價指標參照標準是以縣域經濟為研究對象的,他同時也指出農村產業化數據會因我國各地縣域規模大小不同而不同,在使用評價指標數值時應注意靈活運用。筆者研究對象為村域范圍的畜牧業產業化發展水平,只可以借鑒農業產業化評價指標體系中的部分均值指標和比例性指標。基于此,提出農村畜牧業產業化發展階段的參照標準來評價霍家店村畜牧業的發展水平,也為后續進行農村畜牧業產業化發展階段探討提供參考。
2.3分析評價結果
2.3.1各項指標發展水平落差較大
從結果看出,霍家店村畜牧業產業化指標極不平衡,有的發展過快,有的發展過慢,沒能形成很好的配套發展,出現了短板。各項指標分散在畜牧業產業化的初級階段、成長階段和完善階段等不同階段,形成了一定的階梯。其中,社會化服務程度較低,合作制經營水平、畜牧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不高,這些指標構成第一階梯;勞動生產率、農戶人均收入增長等是第二階梯的指標;龍頭企業經營畜牧產品總額占全村農業總產值的比例、參與畜牧生產農戶的比例及畜牧業產業化經營占有率等方面發展水平高,構成第三階梯。發展水平的不同步往往會造成資源的浪費,使得短板指標對整體發展能力、競爭能力產生了削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該村畜牧業產業化的整體進程。
2.3.2霍家店村畜牧業產業化處于成長階段
通過霍家店村畜牧業產業化發展情況與梨樹縣各村畜牧業產業化經營情況進行比較,發現霍家店村畜牧業產業化在龍頭企業經營畜牧產品所占比例、參與畜牧生產農戶的比例及畜牧業產業化經營占有率等方面非常突出,符合成長階段的要求,某些指標達到了完善階段的要求;在畜牧產品人均產值、農戶人均收入增長率等幾個方面比較突出,明顯超出了初級階段的要求,正在達到成長階段;合作制經營水平、畜牧業產業化經營水平等方面達到了初級階段的要求;社會化服務程度較低,低于初級階段的要求。綜合以上各項,霍家店村畜牧業產業化發展正處于成長階段,發展較好的指標將會對其他指標項的發展起到一定的帶動作用,牽引產業化向更深層次發展。
3霍家店村畜牧業產業化提升的對策與建議
3.1促進畜牧業產業化各個部分的平衡發展
霍家店村在畜牧業產業化發展的過程中各個部分發展水平懸殊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畜牧業產業化的整體質量。要制訂清晰明確的畜牧業產業化發展規劃,合理配置資源,積極促進畜牧業產業化各個部分的協調發展,即產品生產基地、基地農戶、合作制關系、社會化服務、畜牧業產業化經營水平、畜牧業產業化經營占有率等部分。對整體規劃內的各個部分進行“SW”(強弱勢)分析,清楚認識整體規劃內哪些部分是強勢部分,哪些部分是弱勢部分,再根據不同的發展需要確定資源使用的重點。
3.2堅持走畜牧業產業化特色
道路霍家店村的畜牧業產業化呈現出企業帶動、專業基地帶動、市場帶動等三種類型,但每種類型的發展都沒有達到十分充分的程度。同時,該村在畜牧業產業化發展過程中,產業化覆蓋面比較窄,不利于畜牧業產業化的發展。要明確自身的強勢資源,然后再根據資源的特點選擇發展類型。該村的農業資源強勢是糧食作物和禽、畜,包括玉米、肉蛋雞、生豬等,這些都可作為加工業的下游產業,該村可以突出發展龍頭企業帶動型畜牧業產業化發展模式,以市場+龍頭企業+農戶的模式推進畜牧業產業化的發展[4]。
3.3提高畜牧業專業化經營水平
霍家店村大型企業與農戶的合作制經營不夠多,企業對基地農戶的服務水平不夠,不是現代意義上的產業化龍頭企業與農產品基地的關系。畜牧產品專業基地要有專業的組織來統一組織生產、銷售等工作,形成規模化、專業化的畜牧產品基地。這種組織可以是農民自己組織的協會或中介組織,也可以是政府或村委會組織的相關機構或部門,使畜牧產品基地形成規模,產生規模經濟效益。龍頭企業要不斷推進畜牧產品深加工,增加產品附加值,還要不斷擴大龍頭企業與農戶的合同制與合作制經營項目的比例,從而不斷提高畜牧業產業化經營的水平。
3.4完善利益連接機制
進一步健全畜牧業產業化服務體系。加強龍頭企業對基地農戶的資金、技術支持,包括良種、技術培訓等服務,確保畜牧產品基地生產的順利進行,使畜牧業產業化鏈條更加完善,畜牧業產業化服務體系更加健全,為畜牧業產業化的整體推進夯實基礎。引入中介組織,對農戶和龍頭企業的生產經營進行監管,這種中介組織由農戶組成,可以有效地協調政府與農民、農民與市場的關系,可以形成適度規模的經濟實體,防范和抵御風險,促進企業與農戶的關系向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崔維利,張妍.社會主義新農村典范———魅力霍家店[N/OL].吉林日報,2012-02-01(12)[2016-06-03].
[2]佚名.霍家店村[J].休閑農業與美麗鄉村,2015,12:40-55.
[3]邸文祥,趙邦宏,趙慧峰.中國農業產業化經營標準與評價指標初探[J].河北學刊,2000(5):47-51.
[4]趙濤,李光軍.襄陽市襄城區畜牧業產業化調查[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5(02下):22-23.
作者:劉麗華;李麗軍 單位:河北政法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