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PSR模型下的資源環境承載力障礙因素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基于psr(“壓力-狀態-響應”)建立資源環境承載體系,并結合Cov-AHP加權法構建障礙因子診斷模型,以四川省18個城市為研究對象,分別從指標層和準則層對區域資源環境的主要障礙因子展開分析,為解決相應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問題提供決策依據。
[關鍵詞]資源環境;PSR模型;Cov-AHP加權法;障礙因素
近年來,由于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與日俱增的需求和有限的資源之間的矛盾越發凸顯。同時,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提出,人類越來越關注資源環境與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1],因而探究影響資源環境承載力發展的因素及其對策研究逐漸成為熱點。PSR(“壓力-狀態-響應”)概念是聯合國OECD與UNEP按照“原因—效應—反應”的思路提出的[2],基于PSR模型理念,人類社會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構成了彼此關聯的有機整體。
1資源環境系統障礙診斷模型
基于PSR體系框架,構建資源環境承載力系統障礙診斷模型[3]為:式(1)(2)(3)中,X´ij是指標值的標準化值;Xij是指標值偏離度,表示各指標實際值與最優目標之間的差距;Yi、yi為障礙度,分別表示第i個準則層和各項指標對資源環境承載力系統能力的影響;Vj為因子貢獻度,表示單項因素對總目標的影響程度。
2數據來源與處理
研究區數據主要來源于《四川統計年鑒(2016)》,預處理部分采用極差法[1]對數據標準化處理,將18個城市的全部19個指標的樣本值均處理為0~1之間的無量綱數據。另外,建立了基于PSR框架的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指標體系[4],采用Cov-AHP法[5]進行加權計算,同時計算出各指標的因子貢獻度,結果見表1。
3障礙因素診斷分析
由資源環境承載力障礙因素診斷模型,計算研究區資源環境承載障礙度并取每個城市障礙度排序前8位的障礙因素。由圖1輸出結果可知,所研究的區域中超過50%的城市資源環境承載力受到人口密度、城鎮化率、單位GDP能耗、單位GDP電耗、工業廢水排放量、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耕地面積等障礙因素的影響,這些障礙因素是制約研究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健康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在計算單項指標障礙度的基礎上,進一步計算各系統障礙度,輸出結果見圖2。整體來看,壓力和狀態障礙度均高于響應障礙度,這表明人類活動頻繁、自然資源現有數量的不足制約資源環境承載力的提高,可見應注重加強系統響應。從壓力系統來看,成都、南充、綿陽、資陽、達州和巴中等城市排名靠前,這表明這些城市人類活動對環境施加了較大的壓力,應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考慮環境承受能力,做到可持續發展;18個城市中攀枝花市壓力障礙度最低,表明人類活動對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影響最小。從狀態系統來看,成都、攀枝花等城市狀態系統障礙度較高,表明環境改變其原有性質和自然資源的數量變化幅度大,可見工業城市的發展對環境資源有較大影響;巴中、雅安、廣元、達州等城市狀態障礙度較低,表明目前這些城市的環境資源面對人類活動的壓力還處于相對穩定的水平。從響應系統角度來看,綿陽、成都等城市響應系統障礙度較高,表明人類為保護資源環境所做的努力還不夠,應加強保護;資陽市面對資源環境狀態的改變所采取的措施較多,值得各城市學習。
4結論與討論
本文構建了PSR資源環境系統障礙診斷模型,對單項指標和分類指標的障礙作用大小進行評估及影響因素分析,結果表明:研究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主要障礙因素集中在人口密度、城鎮化率、單位GDP能耗、單位GDP電耗、工業廢水排放量、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耕地面積;成都、自貢、攀枝花、瀘州及德陽這5個城市的狀態障礙度最高,壓力障礙度略低或等于狀態障礙度,可見這些城市應著重從系統狀態入手;而其他城市壓力障礙度均高于狀態障礙度,即系統壓力成為影響這些城市資源環境承載力的首要因素,應加大對這些城市系統壓力的治理力度;同時,所研究的18個城市系統響應都較低,需要加強系統響應。為促進城市資源環境承載系統可持續發展,結合以上分析結果,在推動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的同時促進資源統籌利用,尤其是有效促進資源利用技術的進步與創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繼續加強環境聯動保護,提高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加大城市綠化力度,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新局面;適度控制人口增長,使區域人口數量下降至同資源、環境、經濟社會發展多方面相協調,達到適度人口目標;進一步調整區域發展戰略,突出資源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適當減小社會經濟發展要求和資源開發規模、速度等,增強資源環境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
參考文獻
[1]吳紅蕾.可持續發展理念下新型城鎮化與環境協同發展的研究綜述[J].工業技術經濟,2018(12):102-105.
[3]鐘少華,時鵬,楊文剛,等.基于PSR模型的土地利用系統健康評價及障礙因子診斷:以延長縣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9(2):283-289.
[4]劉雅玲,羅雅謙,張文靜,等.基于壓力—狀態—響應模型的城市水資源承載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J].環境污染與防治,2016(5):100-104.
[5]謝忠秋.Cov-AHP:層次分析法的一種改進[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5(8):137-148.
作者:李小虹 吳凡 常睿春 單位:成都理工大學數學地質四川省重點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