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木荷播種育苗造林技術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論述了木荷種子收集、土地選取及整治、播苗育種、幼苗管理、運輸安全以及苗木栽植等木荷播種育苗造林技術,僅供參考。
關鍵詞:
木荷;播種育苗;造林技術
1木荷概述
木荷又被稱之為荷樹,屬于茶科常綠大喬木的一種,高為8~30m,其胸徑大約為1m,其枝條及樹皮為暗褐色。木荷葉互生革質,長橢圓狀、橢圓狀或者卵狀,葉邊緣的鈍鋸齒較為明顯。木荷花大多是淡紅色或白色,只是在葉腋生長或者是在頂部排成短總狀花序生長,其子房為卵形,蒴果近似球狀,木荷有5室,各室中約有3~5粒種子。木荷花期大概為3~7個月,果期約10個月。木荷樹干端直、枝葉繁茂、樹冠優美,且四季常綠,因此,可與常綠闊葉樹種共同栽種,可配植在山坡、房前房后以及溪谷,極具觀賞價值。另外,木荷可吸收有毒氣體,是良好的行道綠化及庭院美化樹種。木荷材質堅重,其被充分干燥后極難開裂,且不易變形,為紡織工業紗管、紗錠以及其它細木工上等用材,也是船板、機械、建筑、車輛、文具、室內裝修以及家具等的良好選材。另外,還可以用來制作細木工板、膠合板或者是用來生產木制的紐扣等。由于木荷含水量高、葉厚又難以被點燃,因此,是構建防火林帶的優良樹種之一。
2木荷播種育苗造林技術
2.1對種子的采集在采集種子時大多選擇20~40年所生的健康母樹,在山脊線或山頂上生長、沒有病蟲害、結果較多的木荷種樹。如果蒴果顏色變為黃褐色,且其果殼又即將開裂,就是采種的最佳時期。注意不要過早去采集種子,因為這時的種子還不夠成熟,發芽率很低;如果采集種子過晚,導致果殼開裂,其結果就是種子四散。待到蒴果采回以后,先將其陰干,再曝曬3~4個小時,待到蒴果全部裂開就可以直接采集種子。將采集好的種子裝進布袋內,再放入通風透氣好的室內進行保存。
2.2土地選擇與整治選擇苗圃時應選取地勢較為平坦,且有良好的排灌條件,土層疏松且深厚的水田或者是旱坡較好,田圃土質應選取輕土壤或者砂質土壤。選址地區最好在生物防火林帶的中心區或者是生物防火林帶造林地的附近。另外,一定要注意其交通運輸是否方便。田圃整地的基本要求:翻土、碎土要均勻,清除石塊以及雜草,讓土壤得到充分風化。在木荷種子播種的1個月前,注意對鋪地進行深翻,深度要超過25cm,等到圃田土壤細碎以后就可以做苗床了,床寬1m、床高20cm、溝寬10~15cm。待苗床平整以后,再用細河沙或者黃心土墊于苗床。在制作苗床時應用火燒土作為基肥,這對于木荷苗的生長非常有利。
2.3播種及育苗播種前先用溫水對木荷苗做浸種催芽處理,浸種水溫一般為40℃,浸種時間為24h,待完成之后再將其倒入簸箕中,覆蓋稻草,注意每天用30℃的溫水澆淋種子。處理后的種子,不但發芽率高,而且出苗整齊。由于木荷其幼苗的出土力極弱,在播種完后用木板對床面進行輕壓,這樣有利于土壤與種子的密接,用火燒土或者是輕松砂土壤進行覆蓋,半掩種子即可。覆土完成后蓋1cm草,待到覆蓋完成之后再用乙草胺兌水均勻噴施苗床,再用狼衣草覆蓋。
2.4管理幼苗木荷屬于耐陰性樹種,幼苗忌積水,播種后一定要做遮蔭處理,在幼芽還沒有出土時就架上蔭棚,透光率保持在20%~40%。木荷幼苗出土之后以及6月的中旬,木荷苗的生長極其緩慢,且抗逆性差,因此,需提前做好防蟲防病以及除草工作。木荷苗出土后,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每間隔20天就對其進行噴灑以防止病害;木荷苗生長期間用0.1%的甲胺磷溶液對其進行噴灑對害蟲進行防治;也可采用化學除草劑。在7月間木荷苗就開始長出真葉,可進行間苗以及移植,間苗堅持“去弱留強、去劣留優、間密留稀”原則。確保木荷苗木稀密得當、分布均勻。另外,每個月需進行除草工作,除草工作完成之后做施肥工作,1個月進行1~2次,以氮肥為主。當一級木荷苗有25cm高,地徑超過5mm時,翌年就可以出圃造林了。
2.5運輸安全木荷苗運輸一般都是裸根苗木,運輸時避免傷害到根皮,待木荷苗木被運送到目的地以后立刻進行假植。由于木荷容器苗不宜栽植,且速度極慢,因此,要邊栽邊運,運到目的地后注意要單層進行堆放,再用稻草或其它物品進行遮蓋,不能用不透氣的物品,例如布料。
2.6苗木栽植栽植木荷苗木時,造林宗旨就是隨起隨栽,降低從起苗到栽植的時間。另外,栽植時最好選用帶母土造林技術,幫助苗齡還沒有達到3年的木荷苗可以更快更好地去適應當地環境。木荷幼苗起苗過程中注意附帶原床土,栽植時要附帶母土,依照“一提、二踏及三覆土”的原則,將木荷苗木直立地插入洞中,苗木的根系一定要舒展開,然后再填1/2的坑土。待到木荷苗木的根部被覆蓋之后,輕輕提起苗木,注意盡量讓苗木根系與土壤兩者之間緊密接觸,踩實苗木周邊的土壤,然后重新填土并踏實。
作者:何志堅 單位:龍川縣龍母苗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