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紅松與刺槐混交造林技術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紅松是我國東北東部林區的鄉土樹種,與刺槐進行混交造林,能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提高土壤肥力,促使紅松生長速度明顯加快,結實量增大。本文介紹了紅松與刺槐混交造林的技術與方法。
1、造林地的選擇
選擇海拔在400-1000m,坡度<25°的陰坡、半陰坡、半陽坡,排水良好的暗棕壤、白漿土。選擇地勢平坦,排水不良的地方,造林后容易產生凍拔害,保存率低,生長不良。
2、造林整地
造林整地分為帶狀整地、塊狀整地和不松土整地三種方法。由于紅松與刺槐混交造林主要是針對目前我們清收還林的地塊,以改善紅松苗木的立地生長條件為目的,所以采取不松土整地,在春季造林季節,提前去除雜草雜物,而不必松動土層,確保土壤及時解凍,隨時造林。
3、造林季節
采取春季頂漿造林。一般在早春土壤化凍15-20cm深時就開始造林,到苗木萌動前結束。此時土壤墑情好,栽后苗木容易扎根,緩苗快,成括率高;同時由于適時早栽,延長了生長期,可以加速幼樹的生長。
4、造林密度
紅松造林株行距2m×4m,刺槐在紅松行間營造株行距3m×4m。紅松與刺槐混交造林,由于刺槐根部生有根瘤菌,根系非常發達,抗旱性強,枝葉繁茂,生長旺盛,能很快使土壤由薄變厚、由瘦變肥,增大蓄水性能好,有利于紅松林木生長。
5、品種及苗齡選擇
紅松要選用頂芽飽滿、色澤新鮮、根系發達、無機械損傷、無病蟲害,木質化充分的3a—4a生換床苗;刺槐采用1a生實生苗。
6、栽植技術及方法
采用坑栽方法,刺槐截干栽根植苗造林,截干高度以3-5cm為宜,穴(長×寬×深)20cm×20cm×25cm,每穴1株;紅松植苗造林要根據土壤條件及苗木大小來決定。如果土壤比較干燥、堅實,苗木較大,可采用明穴造林法;土壤濕潤、疏松,苗木較小,可采用窄縫造林法。明穴栽植法栽紅松3—4a生苗,穴(長×寬×深)40cm×40cm×25cm,采用“三埋兩踩一提苗”的方法,即:栽植時將苗木直立于坑正中,先填表土填,填到一半時,把苗木略向上提,防止窩根,并用腳輕輕踩實,使苗根與土壤密接,再把其余的土填進坑內踩實,最后在樹坑上再覆一層細松土,以免坑中土壤水分蒸發過快。窄縫栽植法比較省工,它不破壞土層結構,有利于防止幼樹凍拔害的發生,在東北東部林區采伐跡地上營造紅松一般都是采用這種方法。栽苗前先鏟去樹坑上的表皮,然后用植苗鍬或鎬頭開一楔形窄縫,把苗根插入窄縫內并稍向上提,再抽出植苗鍬或鎬頭,把土踩實。栽植過程中要注意保護好苗木的水分,一定要保持苗根濕潤不得任其風吹,日曬,造成苗木生理失水。苗木運到造林地后長時間不用,要臨時假植起來,隨栽隨取。每次取苗不要太多,取出的苗木應放在裝有吸水劑或泥漿的小桶中。
7、幼林撫育管理
7.1加強幼林撫育。紅松幼林撫育一般采用7a9次,即2.2.1.1.1.1.1,10a以后,每隔2a對紅松進行一次撫育,可采用穴狀撫育,去除造林以外的其它灌木及雜草。刺槐幼林撫育主要搞好除草松土,平茬更新,即在第1年、,第2年分別撫育兩次,在第2年冬季或第3年春季觖凍前,進行一次平茬更新。以后要注意對影響紅松生長的刺槐側枝進行修剪,伐除個別生長迅速的刺槐霸王樹,使紅松始終處在有光環境下生長。一年撫育一次的時間應在每年的6月中旬至7月中旬;每年撫育二次時,第一次撫育時間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第二次撫育時間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7.2適當追肥。紅松成活2a后開始施肥,每次每株放入尿素30g,方法是在樹冠垂直投影范圍內以樹為中心,刨6~8條放射狀小溝,深5厘米,寬8厘米,將肥料均勻施入溝中后覆土。紅松結實期間,施肥采用復合肥為好,施肥量為每株100~150克,施肥可提高結實產量30~50%。
7.3修枝整形。樹木整形與修枝宜在秋冬與初春樹木停止生長期間進行。以培育紅松果林為目的應在10年后,剪去紅松的死枝、病枝、弱枝及影響結果生長的枝條,適時去掉頂枝定干,以便促進側枝生長,提高掛果率。截干的主要技術要點是截干高度和林分密度,經過間伐后,林分的密度已經確定,這時即可以進行截干作業。截干的方法和標準是:截干可截去主梢以下3層輪枝,保留的第4層輪枝可替代主梢,形成的側枝粗度和力度能夠滿足結實需要;截干高度應保持在8米以上,并在截干后修去下層枯枝。
7.4合理間伐。確定適宜的撫育間伐開始時間,應考慮樹木本身的生物學特性、立地條件、林分密度、林木生長發育狀況、交通條件等問題。撫育間伐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林分的生長力和林木質量及林分穩定性,同時還應兼顧生態效益。原則上,做到當林分密度偏大,原有的營養空間已不能滿足林木再生長的需要,表現為林木生長量下降,部分林木枯死,林下灌木、草本植物的數量大量減少,就應是首次間伐的開始時間。紅松長至15-20年,可以逐年地將刺槐間伐,逐步改善紅松的光照條件同,直至全部伐除形成紅松純林。一般40a生以上紅松每公頃保留結實旺盛的健壯樹450株為宜,30-40a生以上紅松每公頃保留600株為宜,使母樹獲得足夠的營養面積,促進增產增收。
8、混交造林效果
8.1實踐證明,紅松與刺槐混交林中紅松在樹高、胸徑、蓄積、方面明顯優于紅松純林,在其它環境條件類似的情況下,可以認定促進紅松快速生長的因素與刺槐有關。刺槐具有良好的固氮能力,對增加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結構作用顯著。從林分蓄積量來看,混交林比純林提高了12%。
8.2紅松與刺槐混交造林,在造林的第3年到整個林分郁閉前,可通過收割刺槐莖條獲得一定薪炭柴,解決農民的燒用材。
作者:孫曉明 孫曉娣 單位:梅河口市林業局 梅河口市園林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