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林場植苗造林技術方法應用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林場森林資源在保持生態(tài)平衡、發(fā)展當?shù)亟洕芯哂兄匾饔茫胤较嚓P部門也加強了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和重視,各種營林技術在實踐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促進了當?shù)亓謽I(yè)的發(fā)展,推動了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在塞罕壩林場中,植苗造林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關鍵詞:塞罕壩林場;植苗造林;應用
在北方地區(qū),植苗造林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造林形式。在林場應用植苗造林技術,必須做很多管理和技術工作,林場在造林時,首先要準備好苗木,然后利用科學方法進行植苗,實現(xiàn)人工造林的目的,最終保持林場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塞罕壩機械林場就是我國華北地區(qū)最大的人工林林場,其總面積有9.33萬hm2,林地面積為7萬多hm2。塞罕壩機械林場森林覆蓋率達到了80%。
1植苗造林技術概述
1.1植苗造林方法的應用更加廣泛
在我國,應用植樹造林方法最大的難點是很多區(qū)域的地質條件非常復雜,提高了樹苗栽種的難度,而且造林成活率非常低。應用植苗造林的技術,則可以事先在苗圃培育好要用的苗木,等苗木具有完整的根系和地面部分發(fā)育成熟后進行栽種,這樣苗木就會有比較強的生命力和抵抗力。所以在干旱地區(qū)、水土流失嚴重地區(qū)可以廣泛應用植苗造林技術。
1.2植苗造林方法可以讓苗木生長穩(wěn)定
植苗造林技術主要是在條件良好的苗圃中培育苗木,等達到一定條件后,苗木具備了一定的抵抗能力再進行移植。如此情況下,林場的復雜環(huán)境就不會對新移植的苗木產生比較大的影響,苗木可以在林場中進行穩(wěn)定生長,對林場中養(yǎng)分的吸收比較少,進而保證林場樹木的長久發(fā)展。
1.3植苗造林方法可以保證苗木成活率
在林場中,采用播種造林等其他方法進行造林,因為地質條件惡劣、自然環(huán)境復雜等,苗木的成活率一般都非常低,造林效率比較低,存在非常嚴重的浪費現(xiàn)象,無形中增加了林場植樹造林的成本。而采用植苗造林方法,先在條件良好的苗圃培育好林木,然后移植,顯著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提高了林場植樹造林的效率和質量。
2苗木的準備工作分析
2.1苗木的選擇和保護
在林場植苗造林中,要想提高苗木的生活率,就必須選擇生命力旺盛的苗木進行移植,其關鍵就是確保苗木體內的水分平衡。一旦苗木失水過多,就會嚴重破壞其生理機能,甚至會導致苗木死亡。因此,在苗木準備中,一定要保護好苗木的根系和苗木內的水分。苗木保護主要就是讓苗木內部的水分保持平衡,這樣在苗木造林后,可以讓苗木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生長,確保苗木的成活率。苗木在苗圃培育完成后,需要經過分級篩選、包裝運輸、存放栽種等,在這個過程中要加強對苗木的保護,盡可能減少苗木內水分揮發(fā),還要避免苗木遭到傷害。
2.2苗木的處理
在植苗造林前,不但要減少苗木里的水分流失,栽種時,還要對苗木進行科學處理。苗木根莖以上的部分要進行截取枝干、去除樹梢、修剪枝條以及在苗木上噴灑蒸騰抑制劑等;苗木根系要浸入水中進行修根,然后用苗木根部蘸取泥漿、噴灑吸水劑等。截取苗木的枝干,只留取很少部分,栽種部分只保留根部和部分苗木。截干造林可以促進萌芽能力比較強的樹種,像楊樹、沙棘樹等。通過截干可以減少水分的蒸發(fā),去除苗木的樹梢,有利于新的樹梢增長,培育樹干形狀和樹冠形狀等。修根主要是減掉遭到破壞的根、發(fā)育畸形的根以及不適合栽種的根,通過修剪根部,可以讓苗木根部快速修復創(chuàng)傷,促進根部的吸水功能,還有利于苗木的包裝、運輸和移植。苗木出土后立即在根部蘸取泥漿。在苗木根系上蘸取泥漿,可以保持苗木根部的濕潤程度,這種方法簡單有效。在苗木根部噴灑吸水劑,能夠讓苗木的根系快速恢復,促進新根的萌發(fā)。采用這些方法,可以有很好的保水效果,而且成本還比較低。苗木的假植,把苗木運到林場以后,根據林場情況分發(fā)到需要人工造林的地域,在栽種前,要妥善保管好苗木,否則保管不當容易造成苗木失水,嚴重時導致苗木死亡。假植就是把苗木的根部或者整棵樹苗都埋在濕潤的土壤里,臨時把苗木儲藏于其中,可以保持苗木內的水分不被流失以及苗木根部的完整程度。
3林場植苗造林技術方法的應用措施
3.1苗木的栽植方法應用
3.1.1穴植法的應用。穴植法又被稱為坑植法,是在林場挖坑來栽種樹苗。挖坑深度一般和主根高度相一致,坑的寬度也與苗木的根幅保持一致。苗木栽種以后,坑內的土壤會有所下沉,這就需要栽種的深度要比苗木根莖出的土壤高出3~5cm。要是栽種比較淺,土壤下降后根部就會裸露出地表或埋于比較干燥的土壤里,不利于保持苗木的濕潤;如果栽種的苗木太深,就會影響苗木根部的呼吸,阻礙苗木的正常生長。一般情況下,如果林場的土壤比較濕,就可以把樹坑挖掘的比較淺一點,反之,林場土壤干燥,則需要將樹坑挖掘的深一點。在山區(qū)栽植苗木時,如果是陽面或者位于陡坡上,則需要把樹坑挖深一點,如果栽種的是闊葉林,則需要深坑栽種,針葉林則需要淺坑栽種。
3.1.2縫植法的應用。縫植法是在林場需要栽種苗木的地方,用鐵鎬挖出一道縫隙,然后在縫隙里栽種苗木的方法。利用這種方法栽種,先用植苗鍬在土壤中達到可以栽種苗木的深度,前后活動出一定空間,再把苗木插入其中。用這種方法植苗造林速度比較快,但工作人員必須認真操作,才能確保苗木的成活率。
4林場植苗造林的時間選擇
植苗造林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須選擇恰當?shù)脑苑N時機,也就是當苗木的根部以上部分生理活動比較弱時。落葉闊葉林進入落葉期后,根部的生理活動變得比較強,根部的愈合能力也比較強。
4.1春季植苗造林的時機選擇
春季以后,土壤開始逐漸化凍,苗木也開始發(fā)芽,植苗造林的最佳時期就是春季早期,這個時期植苗造林符合大多數(shù)樹種的生物特性,有利于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因此,一般在林場進行植苗造林都是選擇在早春季節(jié)。
4.2夏季植苗造林的時機選擇
夏季也是我國的雨季,在華北地區(qū)的很多林場選擇雨季植樹造林,此時植苗造林的效果也比較好。在雨季進行植苗造林比較適用于針葉林樹種,比如柏樹等。一定要時時關注雨情,一般會選擇在下過大雨后的連陰天進行植苗造林。
4.3秋冬季節(jié)植苗造林的時機選擇
栽植落葉闊葉林時,一般會選擇秋季,樹木落葉以后但還沒有完全凋落時,會取得比較好的效果。在秋季進行植苗造林,要注意做好苗木的保護工作,確保苗木在冬天不會遭受凍害。冬季苗木進入休眠期,生理活動也會變得非常微弱,冬季進行植苗造林一般都是秋季植苗造林的延續(xù)或春季植苗造林的提前。
5結語
在林場,為了維護生態(tài)平衡,提高森林覆蓋面積,就需要在林場進行人工造林,植苗造林技術是林場造林中比較普遍的應用技術。植苗造林時,一定要做好準備和保護工作,提高苗木的成活率,進而確保林場植樹造林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施露紅,施明珍.林場植苗造林的技術與方法[J].農家科技旬刊,2017(7)
[2]孫敏茹,王雪松,房翠萍,等.塞罕壩機械林場圃地苗木調查方法及步驟[J].河北林業(yè)科技,2012(6)
[3]施露紅,施明珍.林場植苗造林的技術與方法[J].農家科技旬刊,2017(7)
[4]孫鴻燕,陶立峰.對我國北方地區(qū)秋季植苗造林技術的探討[J].農家科技旬刊,2016(8)
[5]關德剛,黃濤.植樹造林技術與養(yǎng)護措施探究[J].黑龍江科學,2016(10)
作者:孫利革 單位: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總場陰河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