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山牡荊總黃酮提取工藝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安徽農業科學雜志》2014年第二十五期
1方法
1.1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準確稱取山牡荊粗粉30g,于1000ml燒瓶中,按要求加入提取溶劑,加熱回流提取一定時間,過濾,減壓回收溶劑,干燥,稱重,得山牡荊干膏。精密稱取在不同提取條件下所得山牡荊干膏10mg,于10ml容量瓶中,用60%乙醇溶解,定容后備用。
1.2標準品溶液制備方法。精密稱取于120℃干燥至恒重蘆丁對照品10mg,于100ml容量瓶中,加60%乙醇30ml,水浴微熱使溶,放冷,60%乙醇定容至100ml,制成0.100mg/ml蘆丁對照品溶液。1.3.3標準曲線制備。分別精密吸取蘆丁對照品溶液0、1.00、2.00、3.00、4.00、5.00ml,分別于25ml容量瓶中,各加0.75ml亞硝酸鈉溶液(50mg/ml),搖勻,靜置7min;再加0.75ml硝酸鋁溶液(100mg/ml),搖勻,靜置7min;再加10ml氫氧化鈉溶液(40mg/ml),60%乙醇定容,搖勻,靜置8min。于510nm波長處測吸光度,以吸光度A為縱坐標、蘆丁濃度C為橫坐標,進行線性回歸,計算回歸方程。
1.4精密度試驗。精密吸取2.0ml蘆丁對照液于25ml容量瓶中,按“1.3.3”方法,重復操作5次。
1.5穩定性試驗。取適量供試品溶液,按“1.3.3”方法,于0、2、4、6、8h分別測定吸光度。
1.6重復性試驗。取同一批藥材,按照“1.3.1”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并按“1.3.3”所述方法測定吸光度,重復5次。
1.7回收率試驗。精密移取6份已知含量供試品溶液各0.5ml,均精密加入蘆丁標準品溶液,按“1.3.3”方法測定其吸光度,計算山牡荊總黃酮含量。
1.8供試品總黃酮含量測定。精密移取5ml供試品溶液,于25ml容量瓶中,按“1.3.3”方法測吸光度,并代入回歸方程,計算總黃酮的含量。
1.9正交試驗。應用正交試驗設計,選擇了乙醇濃度(A)、乙醇用量(B)、提取次數(C)和提取時間(D)作為考察因素,每個因素選擇了3個水平(表1),以總黃酮含量作為考核指標,按照L9(34)正交設計方案進行試驗。
2結果與分析
2.1山牡荊中總黃酮的含量測定經計算,以吸光度A為縱坐標、蘆丁濃度C為橫坐標的標準曲線的回歸方程為A=12.473C+0.0019(r=0.9996),表明蘆丁在0.005~0.049mg/ml濃度范圍與其吸光度呈良好線性關系。精密度試驗結果顯示,5次吸光度值的相對標準偏差(RSD)為0.53%,表明該方法有良好精密度。穩定性試驗發現,5次吸光度值的RSD為1.36%,表明在8h內測定供試品基本穩定。重復性試驗中5次吸光度值的RSD為1.73%;回收率試驗得出平均回收率97.59%,RSD=1.55%,表明該方法有良好重現性。
2.2山牡荊總黃酮提取工藝優化
2.2.1正交試驗。極差分析表明(表2),影響山牡荊總黃酮的提取主次因素依次為B>A>C>D,即乙醇用量>乙醇濃度>提取次數>提取時間;方差分析(表3)顯示,乙醇濃度、乙醇用量對結果影響具有極顯著性的意義,提取次數對試驗結果影響有顯著意義。正交設計結果(表2)顯示,提取工藝A1B2C3D2為最佳,但D因素影響小,且3個水平相差不大,為了節省能源,選用D1。因此,最佳工藝確定為70%乙醇12倍量加熱回流提取3次,每次1h。
2.2.2工藝驗證試驗。采用篩選后得到的最佳工藝,即A1B2C3D1提取3次,進行了驗證試驗,按“1.3.3”方法測吸光度,計算總黃酮的含量。結果發現,3批山牡荊總黃酮的含量分別為40.32、39.02、39.56mg/g,相對標準偏差RSD=1.65%(n=3),表明該工藝路線是穩定可靠的。
3結論
筆者曾進行了山牡荊藥材粒度、提取時間、乙醇用量、乙醇濃度、提取次數單因素的篩選試驗,結果顯示山牡荊粒度對提取效率的影響不大,因此選擇對提取效率有較大影響的乙醇濃度、提取時間、提取次數、乙醇用量為考察因素,進行正交試驗,優選其最佳提取工藝條件。經正交設計結果分析及方差分析,發現影響山牡荊總黃酮提取主次因素依次為乙醇用量>乙醇濃度>提取次數>提取時間,經綜合各種因素后,選定A1B2C3D1為山牡荊總黃酮的最佳提取方案,即70%濃度12倍量乙醇經加熱回流提取3次,每次1h,按此條件提取,總黃酮含量較高。并按照最佳提取條件進行了驗證試驗,結果表明該提取工藝方法簡單、高效、穩定。
作者:代現平班翠紅韓景田單位:濱州醫學院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