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市綠地中的觀賞草資源調查和評價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觀賞草作為一種新型的植物造景材料,因其種類豐富、適應性強、栽培容易、管理易便,獨具一格的觀賞特性,日益成為城市園林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經實地調查,目前約有36種觀賞草被應用于廈門城市綠地。根據調查結果,從園林應用和形態學角度出發,分析和總結了觀賞草在園林綠地中的應用方式和景觀形式,為今后觀賞草的園林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園林植物;觀賞草;廈門;調查研究;應用
1廈門城市綠地中的觀賞草應用現狀
從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在廈門地區對主要公園綠地進行調查并結合日常所見進行整理和歸納。廈門園林植物園作為福建省內引種馴化和園林建設示范基地,理所應當地成為第一個調查對象。考慮到植物園面積較大,分3天對園內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并結合觀賞草相關知識對薔薇園、南洋杉草坪、百花廳等區域進行重點研究。通過現場辨認、記錄并拍照搜集資料,對有疑問的植物通過網絡搜索和導師咨詢進行辨別,下次實地調查再通過實物確認。通過對廈門植物園的一系列調查,對觀賞草的辨別和園林應用有了初步的了解。隨后又對廈門園林博覽苑、中山公園、海灣公園、白鷺洲公園等主要公園進行了調查走訪。廈門市海滄區2012年成為了全國綠化模范區,在城市綠化方面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我調查了海滄區主要的道路和公園,并結合自己平日的觀察,研究觀賞草在城市道路綠化的配置。
2觀賞草的景觀配置形式
2.1高型、中高型觀賞草的相關配置
2.1.1孤植或叢植
在對這些觀賞草進行配置的過程中,由于其高度較高,植株較為豐滿緊湊,與其他植物存在差異,因此,可以將其作為標志植物。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可以在入口位置、轉角位置與游覽路線位置等進行設計,例如:將芒草設計其中,有利于提升裝飾與導游效果。
2.1.2群植
群植是在觀賞草應用中比較普遍配置方法,特別是在濱水區域。對于池塘與水生花園而言,通常情況下在平坦區域中,水面會形成較為良好的景觀。因此,應結合景觀特點,沿岸種植觀賞草,并營造良好、和諧的自然氛圍。在水邊種植的過程中,可以于水面產生藝術性的倒影,尤其在光照的作用之下,可以形成良好的藝術效果。
2.1.3邊界或屏障
在此類觀賞草實際應用的過程中,能夠充分發揮邊界方面與屏障方面的優勢,將空間與時間作為依據,形成動態美的結構與界面模式。此類設計方式與灌木叢設計的模式相較,具有葉片柔軟的優勢,在微風環境中,會形成各類搖曳姿態,提升活潑性。且在實際種植的過程中,觀賞草會隨著季節的變化發生色彩的改變,有利于提升整體藝術感與美感。
2.1.4過渡帶
對于過渡帶而言,在實際處理的過程中需針對觀賞草與喬灌木品種進行合理搭配,提升整體景觀的層次感,并豐富葉形結構與葉色內容,在保證過渡帶符合要求的情況下,形成林木與相關草地之間的觀賞模式,增強過渡的可靠性。如果在設計期間直接使用草坪進行處理,將會營造出生硬的強烈感受,例如:在廈門植物園實際種植的過程中,直接使用南洋杉草坪的品種,在南洋杉樹下片植山菅蘭、大花蘆莉等,起到很自然的過渡作用。
2.2矮型、低矮型觀賞草的配置應用
2.2.1地被栽植
對于地被栽植而言,就是將觀賞草作為主要的藝術內容,進行地被的處理。例如:將銀邊山菅蘭作為主要的觀賞草種植在遮陰的林下區域,生長高度在35cm左右,能夠形成較為整齊的地被結構,提升樹木之下的覆蓋效果。在廈門海滄區實際發展的過程中,要想更好的使用觀賞草,就要結合此類地被植物進行協調,打破傳統單一類型的觀賞草設計的局限性,提升色彩的優勢。
2.2.2與山水景觀結合
在處理水景時,應針對觀賞草的特性進行分析,合理使用外觀美感藝術性與配景藝術性針對水池景觀、小溪景觀、噴泉景觀與河流景觀等進行處理,將其與植物形成多元化景觀。觀賞草的線形葉片可以柔化岸線,保證能夠提升景觀的自然韻味,結合人造自然景觀模擬自然,合理的使用山石材料。
參考文獻
[1]宋希強,鐘云芳,張啟翔.淺析觀賞草在園林中的運用[J].中國園林,2004(3):32-36.
[2]劉建秀.草坪地被植物觀賞草[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1.
[3]蘭茜J•奧德諾.觀賞草及其景觀配置[M].劉建秀,譯.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3.
作者:章宏 單位:廈門市路橋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