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管理層治理在環境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面對日趨嚴重的環境污染,社會各界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問題,紡織業作為重污染行業之一,對其環境信息進行披露是保護生態的一條有效途徑,管理層治理正是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及其質量的重要影響因素。文章將我國2014—2016年間A股紡織業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建立多元回歸模型研究管理層治理對環境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研究發現,高管學歷和高管薪酬與環境信息的披露質量呈顯著正向影響,管理層持股占比對環境信息披露質量呈負向影響,而獨立董事占比和高管平均年齡對環境信息披露質量影響不顯著。最后根據結論提出相關建議,以期為推進我國環保事業發展提供一定理論依據。
【關鍵詞】管理層治理;環境信息;信息披露;紡織行業;薪酬激勵
一、引言
在社會不斷進步與發展過程中,人們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逐漸增強,對企業公布環境信息的呼聲水漲船高。企業進行環境信息披露既是環境保護的需要及社會責任的體現,又是考慮其自身利益,以此樹立良好形象,改善同利益相關者的關系,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披露環境信息應以現實產生的業務或者事項為根據來反映上市公司環境方面的狀況,做到內容客觀、數字精確、信息可靠。據統計,目前我國紡織業產量已超過世界總產量的50%,國際市場占有率超過三分之一①,我國已成為紡織業的世界工廠,但其發展的環境代價巨大。國家環保部門已將紡織業列入重污染行業之一②,其生產過程中存在過度使用化學制劑的現象,同時大量排放廢料并制造噪音,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因此,很有必要對其環境信息進行披露。企業踐行環保理念的同時,也有義務告知其利益相關者真實和完整的環境信息。這一方面可以督促企業堅持貫徹綠色生產,使其環境責任的履行情況透明化;另一方面又可以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我國的環境會計理論,意義重大。
二、文獻回顧
國內外學者認為可靠的環境信息主要有定量及定性兩個方面。Deegan等[1]以澳大利亞上市公司為對象,研究其環境信息披露狀況,發現所披露的環境信息大多數是描述性的定性披露,而且傾向于公布對自身形象有益的信息。同時指出,在報告中的主觀性文字并不能真實反映公司的環境狀況,需要進行量化以確保信息的可靠性。另外,除了文字,環境信息披露還可通過圖片、表格等更為直觀的形式進行披露,增加這些信息的數量和篇幅也是加強環境信息真實性的有效手段。國內學者余怒濤[2]的研究也表明我國環境信息披露大多是定性描述,內容不全面、可比性不足、數據不持續,且大多是歷史性信息。有關管理層治理對環境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國內外學者也做了許多探索。早在1978年,外國學者Dierkes&Coppock[3]的研究結果就顯示規模較大的公司環境信息的披露質量會更高。Eng&Mak[4]指出較低的管理層持股能夠優化企業環境信息披露質量。An-drikopoulos&Kriklan[5]進一步研究了管理層財務指標對環境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而Ben-Amar&Mcilken-ny[6]深入探究了董事會特征對企業披露環境信息的影響。國內學者研究考慮的治理因素更加廣泛,得出了許多具有參考意義的結論。郭秀珍[7]實證分析了我國131家制藥業上市公司后,指出獨立董事占比、管理層薪酬與環境信息披露質量有正向影響,而董事會規模、監事會規模及董事長與總經理二職合一則不影響環境信息披露的質量。馮波和李強[8]選取我國2010—2012年間重污染行業上市公司的380份社會責任報告進行實證分析,發現管理層治理對我國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的質量有積極推進作用。趙選民和楊夢琳[9]將2013—2015年間241家資源型上市公司作為樣本進行實證分析,指出企業股權集中度、董事會規模、獨立董事占比等都對環境信息披露質量有一定程度的正向影響。綜合已有文獻,雖然管理層治理和環境信息披露質量的相關研究較為豐碩,但并沒有形成清晰一致的結論,有關紡織業上市公司的專門研究不多,因此,本文將我國紡織業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從管理層治理的角度來進行實證研究。
三、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根據理論,有效的信息披露能減輕企業內外部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從而降低成本。良好的管理層治理能夠從相關利益人價值最大化的角度來完善信息披露,優化披露信息的質量。
(一)薪酬激勵薪酬激勵是緩解問題的天然機制,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管理層的決策及行動。當管理層能夠獲取足夠的預期收入時,其通過操縱利潤、粉飾報表、選擇性披露等手段獲得額外收益行為的可能性會下降。吳育輝和吳世農[10]通過實證研究發現,管理層薪酬績效敏感度越高,其謀私利的概率就越低。企業采取高管薪酬激勵機制,有助于優化管理層的辦事效率,使公司的業務水平有所提高,同時也對公司的環境信息披露有間接影響。因此,本文提出假設:H1:高管薪酬越高,環境信息披露質量越好。
(二)管理層持股占比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具體內容以及形式最終由管理層決定。隨著管理層持股占比的增加,為了避免披露不良信息對自身收益的影響,管理層可能降低環境信息披露的意愿,對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的內容及方式產生影響[11]。因此,提出如下假設:H2:管理層持股占比越高,環境信息披露質量越差。
(三)高管特征高管人力資源是管理層治理研究的一個焦點,畢茜[12]等的研究表明:年輕的高管更偏向于承擔公司環境信息披露責任,學歷越高的高管越偏向于承擔公司環境信息披露責任。因此,本文提出假設:H3:高管人員平均學歷越高,環境信息披露質量越好;H4:高管人員平均年齡越大,環境信息披露質量越差。
(四)獨立董事占比在企業中未任職的獨立股東,與企業或企業高管無重要的業務往來,且對企業決策作出客觀判斷的董事稱為獨立董事。上市公司中,獨立董事人數越多,占比越合理,越有益于獨立董事監督和約束所有者及管理層人員的機會主義行為,從而使公司進行有效環境信息披露的意識也會增強,所提供的信息也更可靠[13]。因此,本文提出假設:H5:獨立董事占比越高,環境信息披露質量越好。
四、研究設計
(一)樣本選擇及數據來源本文從我國證監會行業所劃分類別中選取滬深兩市紡織行業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搜集其2014—2016年3年的數據,整理數據時剔除了數據不全的公司,同時剔除數據異常企業、ST企業以及借殼上市的企業,最終得出的樣本數為185份。本文研究的上市公司年度報告信息來源為上交所、深交所以及巨潮資訊網等,相關環境信息大部分是在企業公開年報或社會責任報告中獲取,自變量相關數據來源為深圳國泰安CSMAR數據庫。本文的數據處理主要為SPSS20.0統計軟件。
(二)變量說明及模型設計1.變量說明目前國際上沒有統一的標準可以用來評價環境信息披露質量,內容分析法是當下運用得較為普遍的一種方法,該法能夠將環境信息這一定性的資料進行量化。本文研究了我國有關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相關規定之后,結合我國紡織業發展情況,并參考李碩[14]的相關研究結論,歸納整理后認為環境信息應包括三個方面:基本環境信息、環境財務信息以及環境績效信息。三方面共12個計分條目,具體內容及評分標準見表1。本文選取直接求和的方式將各企業評價指標得分相加得出環境信息披露質量指數,用環境信息披露質量指數衡量各企業環披質量。詳細描述即文字、圖表相結合描述,一般描述即僅有文字性描述,未披露即無相關內容描述。環境信息披露質量指數EDIi=第i家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條目得分總和。2.模型設計本文以環境信息披露質量指數(EDI)為因變量,以高管薪酬(SALARY)、管理層持股占比(MSP)、高管學歷(DEGREE)、高管平均年齡(AVAGE)、獨立董事占比(IDP)為自變量。
五、實證結果與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對各變量進行描述性分析后。紡織行業高管薪酬差異不明顯,指數分布在13.45至17.00之間,均值為15.12,標準差為0.71。高管持股占比差異大,最高持股達到80.98%,最低為零持股,均值為19.09%,說明樣本公司管理層持股的比重存在較大差距。高管學歷差異大,紡織行業中碩士生以上學歷的均值為27.26%,最高的達86.96%,最低為零,表明我國紡織行業各上市公司碩士以上學歷的管理者占比差異很大。高管年齡分布合理,平均年齡分布在40到55之間,均值為48,表明我國紡織行業上市公司管理層人員歲數相差不大,正是從事經營管理的黃金年齡段。獨立董事占比符合標準,分布在33.33%~60%之間,均值為37.86%,其中,如意集團和步森股份的獨立董事占比達到了60%,符合國家要求獨立董事占1/3的規定。我國紡織行業上市公司2014—2016年整個行業EDI指數平均得分僅為3分,分數偏低,表明紡織業環境信息披露質量整體不高,樣本中有部分公司將己方視為非重污染行業公司而不予披露社會責任報告及相關環境信息。總而言之,我國紡織業環披意識有待提高,質量有待加強。
(二)相關性分析本模型Durbin-Watson檢驗參數值為1.803約等于2,說明殘差與各變量是相互獨立的,能夠判斷其不存在一階序列相關問題。CohenJ.定義回歸中R2的值0.02、0.13和0.26分別表示小、中和大的效應量[15]。本模型調整后R2為0.242,表明模型對樣本數據的擬合程度較好。F統計量的p值小于0.01,表明回歸模型在1%的水平上顯著,具有一定統計學意義。
(三)回歸分析由表5的分析結果可知,容差最小值是0.756,最大值是0.833,明顯超過0.1;且VIF的最小值是1.201,最大值是1.322,明顯小于10,由此表明本文各自變量之間不存在嚴重多重共線性問題。由表5得知,H1得到了驗證,高管薪酬t檢驗P值Sig.為0.013<0.05,具有較高顯著性,其Beta系數為1.237>0,即高管薪酬與企業環境披露質量為顯著正相關性。H2得到了驗證,管理層持股占比的t檢驗P值Sig.為0.003<0.01,具有非常高的顯著性,其Beta系數為-4.115<0,即管理層持股占比越高,企業環境披露質量越差。H3得到了驗證,高管學歷占比的t檢驗P值Sig.為0.000<0.01,具有高度顯著性,其Beta系數為5.885>0,即高管學歷與企業所披露的環境信息質量呈正相關。H4、H5都沒有通過檢驗,高管平均年齡、獨立董事占比對環境信息披露影響不顯著。
六、結論及建議
(一)結論通過上述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結論:(1)高管的薪酬水平越高,越能減少高管機會主義行為的可能性。目前年薪制作為上市公司對管理層主要的激勵形式,隨著薪酬的增多,管理層的責任感有所增強,機會主義行為減少,從而披露更多的環境信息。(2)上市公司高管學歷越高,越具有環保意識,越愿意積極披露相關環境信息,接受社會監督,也會比較重視公司的長遠發展,為公司樹立優秀環保形象。(3)當管理層持股過度集中時,容易出現“內部人控制”現象,導致管理層犧牲中小股東的利益來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從而導致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質量下降。(4)各公司獨立董事占比都符合要求,差異不大,但獨立董事職能發揮對環境信息披露是否有影響,還需進一步探索。(5)紡織行業高管平均年齡在40~55歲之間,正是高管從事經營管理的黃金年齡段,所以與企業所披露的環境信息質量沒有太大關聯。
(二)建議1.完善高管激勵約束制度目前我國企業的激勵形式比較單一,高額的工資并不能很好地滿足經理日益增長的需求,因此,豐富薪資結構、激勵形式多樣化是十分必要的,比如股權激勵、限制性股份計劃、離退福利等形式,高管薪資與環境保護掛鉤,才能更好地引導管理層主動接受社會和政府監督。2.引進和培育高層次管理人才高層管理者是企業經營管理和決策的核心,對企業的環境信息披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高管學歷越高,受到的環保教育也就越多,環境保護意識也越強。高層管理人才一靠引進,二靠自身培養,企業應在高管層中宣傳環保理念,培養具有環保意識的高管人才。3.加強環境信息披露監管和完善環境信息披露準則政府應明確環境保護的責任主體、監督主體,建立權責利一致的環境信息披露監管體系,獎罰分明。完善環境信息披露準則,增強其可操作性,在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中改進環境保護報表的編寫,同時,有關部門須嚴格執法,增強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懲處力度。
作者:李繼志1;梁梓淇2 單位:1.湖南農業大學商學院,2.國網湘潭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