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水環境承載能力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黑龍江水利科技雜志》2014年第七期
1.1水環境承載能力數學模型首先建立水資源承載力、水質量承載力及水環境承載力數學模型。根據AHP標度表的數據可以進一步求得各個子系統的判斷矩陣,運用歸一化方法,可以通過計算求得各個判斷矩陣的特征向量矩陣,最后求出指標體系中各個指標的權重。利用一致性檢驗的公式及測算原理可以求得各個矩陣的CR值:CR(A)=0.0000<0.1,CR(B1)=0.0220<0.1,CR(B2)=0.0019<0.1。所以判斷矩陣A,B1,B2的一致性可以接受,也就是說權重的分配是合理的。詳見表1~3。
1.2綜合指標體系評價方法常用的綜合指標評價方法主要有向量模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方法兩種。向量模法的基本做法如下:先將水環境承載力看作是一個由n個向量指標構成的總向量,同時有m個區域,對應著m中水環境承載力,利用數學分析工具,對m個水環境承載力的n個指標進行歸一分析,從而求得相應區域的水環境承載總能力。實質上,這種方法是將水環境承載能力看做一個由n個指標構成的向量,有m個方案發展狀態,通過對m個發展方案的n個指標進行歸一化分析,進而用歸一化后的向量模作為評價水環境承載能力的依據。這種方法綜合考慮了各種因素對水環境承載力的綜合影響,但是這種方法過度依賴數學工具,而且在對隸屬度向量B的元素取大或取小的過程中會導致大量有用的數據遺失,因為模糊綜合評價方法的實質是對主觀產生的離散過程進行分析和處理,這種方法本身存在缺陷,即采用剔小取大的原理,必然會導致大量數據的丟失,評價因素越多遺失的信息也就越多,得出錯誤評價結論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1.3水環境承載力多目標模型分析法水環境承載力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由水資源承載能力(WRCC)和水質量承載能力(WQCC)構成,可以根據水環境承載能力的概念和內涵鋼構件多目標模型,如圖1所示。整個系統包括3個層次:1)目標層中包括水環境承載力一個元素。2)領域層包括2個要素。3)指標層包括6個指標。這種方法是一種較為直觀和形象的分析方法,將影響主因素———水環境承載力分解成兩個子因素,通過對比分析影響各個子因素的指標,綜合考慮主因素的情況。該方法是一種典型的定性分析方法,具有簡便易行、操作性強、成本低等特點,在計算機軟件不是很發達的情況下,完全可以測算水環境承載能力。但是其定量分析能力較差,不能準確測算出各個影響因素對主因素的影響程度。在實際測量和測算過程中,可以采用歸一化方法,大致測算出各個指標影響水環境承載力的權重系數見表4,以此為基礎加以進一步判斷。
2結論
水環境承載能力作為一個綜合性指標,受到諸多因素的綜合影響,尤其受到人口學、社會學、經濟學、環境力學等眾多學科的交叉影響,甚至有些影響因素及其之間的影響關系是至今為止尚未發現和探索到的。這些方面都決定了其為一門邊緣學科的性質,因而難以對區域水環境承載狀況及其可持續發展方式作出科學合理的預測和測算,致使目前對水環境和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及保護由于缺乏充分的技術職稱而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所以,今天對水環境承載能力進行積極探索和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和難能可貴。目前,需要把政策重點放在以下方面:1)不斷完善和充實水環境承載能力研究的基礎理論。2)在此基礎上建立能夠充分體現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合理科學的承載能力綜合評價體系,以“水體繼續保持良好生態系統”為目標,加強生態需水量研究。3)在對現有測算模型進行融會貫通的基礎上,建立能夠綜合反映水環境承載能力的通用評價模型。
作者:胡秋玲單位:河北省衡水市子牙河河務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