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無筋架豆產業發展的思考及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無筋架豆規模化種植具有生產周期短、技術易掌握、風險小、見效快、收益高的特點,是陜西省洋縣平川地區實現農戶增收和脫貧致富的短平快產業。對該縣發展無筋架豆產業的優劣勢進行分析,介紹無筋架豆種植技術,提出相關的產業發展對策,為促進該縣無筋架豆產業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無筋架豆;產業發展;種植技術;對策
無筋架豆是近兩年在陜西省洋縣謝村鎮引進示范種植的豆莢類蔬菜,在種植生產上具有生產周期短、技術易掌握、風險小、見效快的特點,是一個能快速讓群眾實現脫貧致富的短、平、快產業。2017年該縣謝村鎮種植示范面積250畝,2018年春季擴大到5個村共750畝,試種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畝產值4000~6000元。在謝村鎮大力發展無筋架豆種植,是促進當地群眾增收、引領貧困戶盡早擺脫貧困,實現共同致富的重要途徑。現從洋縣發展無筋架豆產業的優劣勢兩方面,分析該地區無筋架豆產業發展前景,提出相應的發展對策,并對當地主推的無筋架豆種植技術進行介紹,為加快推進謝村鎮乃至整個洋縣無筋架豆產業發展提供參考。
1洋縣發展無筋架豆產業的優勢
首先,生產周期短。從播種到收獲僅需3個多月時間,2月底播種,5月中旬開始采摘,6月中旬采摘結束,全生育期110~115天。其次,農戶有一定的種植基礎,且種植技術易掌握。經過2年試種,當地農戶已初步掌握種植技術,加之洋縣屬陜西省蔬菜生產基地縣,當地群眾有傳統的蔬菜種植習慣,生產風險小。整個生產周期中無重體力活,老弱婦幼均能承擔,適宜目前農村留守的體力較弱的勞動力人群。每戶可種植1~2畝,注意避開全年最熱、最冷的月份。同時,生產投資不大。每畝投資需1670元:其中架桿是最大投資,需1200元,但一次購買可用3~6年;肥料投資200元,種子120元,農藥100元。再次,經濟效益相對糧油作物高,畝產值平均約5000元。同時,實行訂單生產,有企業保底價收購,銷售無后顧之憂。按照和企業簽訂的種植合同,每畝給扶貧互助合作社提成100元。謝村鎮回龍村今春種植面積150畝,為村集體經濟增收15000元,符合農村“三變”改革發展方向。
2洋縣發展無筋架豆種植生產的劣勢
首次,春季種植雖然收入較好,但群眾擔憂盲目跟風種植后,由于產量大幅增加,市場供大于求而導致壓級壓價,難以銷售,收益受損,不敢大面積種植,部分農戶對發展種植持觀望態度。其次,配套高產技術措施落實不到位。部分農戶不按技術指導操作,播種、施肥、防病措施隨心所欲,導致生產中個別田塊病蟲危害嚴重,產量不高。同時,不按統一規劃的生產布局開展種植,導致市場急需產品時無法滿足供應,采取馬拉松式銷售,價格最高時段沒有產品,錯過獲得最大收益的時機。再次,受小農經濟意識影響,一些農戶缺乏現代商品質量意識,不按要求分級分類銷售,習慣混裝售賣;部分農戶不講誠信,不履行合同義務,見利銷售,對實行訂單生產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
3洋縣無筋架豆種植主推技術
3.1選地、整地1)無筋架豆要高產,選擇有水源保障的水澆地最好。2)整地前,在畝施1500公斤腐熟農家肥的基礎上,結合耕耙施入50公斤復合肥做底肥(N∶P∶K含量=15∶15∶15),地面平整無坷垃。3)起壟、定植前一周規格做畦起壟。畦寬1.5米、其上按60厘米起壟、壟高10厘米,中間留90厘米過道,壟面平整成“弓”背型。
3.2播種無筋架豆生產一年可以種二茬。早春茬采取育苗移栽和露地栽培;秋茬采取露地直播栽培。一般畝備架豆種子3~4公斤,畝栽2500窩,每窩3~5苗。1)春季栽培。一般于2月10日~20日,采取雙膜營養缽育苗,每缽播3粒種,出苗后定苗2株。播種時,營養缽澆透水,待水落干后播入3粒種子,其上蓋1厘米的營養土,蓋好雙膜即可。10天后待種子露白后,及時抽掉貼地薄膜,防止種子霉變、爛掉。2)秋季栽培。7月10日~7月20日整好地后按1.5米做畦、畦上起壟,壟寬60厘米,然后按行株距30厘米×45厘米挖窩、每窩直播種子3~5粒。為保濕、保溫、除草,過道盡量用黑膜覆蓋。播種時搶墑或先灌水后再整地、灌足水,起壟蓋上地膜。
3.3定植采用地膜覆蓋,在壟上覆80厘米寬地膜,并在兩邊壓緊壓實地膜,以防被風揭開。之后,按45厘米×30厘米打定植孔,把苗(種子)放入定植孔中,將苗扶正、培土,然后澆定根水,定植結束。如果選擇種子直播,則直接把種子放入孔內即可。
3.4田間管理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注意防病蟲和澆水。豆類的蟲害主要有蚜蟲,病害主要有灰霉病、花葉病毒病、炭疽病等。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選用適當農藥、做好病蟲害防治。澆水方面,當中午架豆葉片出現萎蔫時及時灌水補墑,采取陰溝浸潤,建議不采取大水漫灌。同時,降雨天氣做好排水,防止濕害。
4洋縣無筋架豆產業發展對策措施
首先,企業和各扶貧互助合作社應充分分析架豆市場前景及供求時間規律,制定合理的生產計劃安排及最低保護收購價,使農戶清楚地知道適應市場需求的種植時間,消除顧慮,大膽種植。同時,為有效應對市場波動,特別是蔬菜生產高峰期可能出現的市場價格低迷,謝村鎮回龍村和鎮江村扶貧互助合作社積極準備籌建10米×15米的冷庫及收儲加工場所,以更好地對產品供給進行調節,并提高產品附加值。其次,充分發揮村扶貧合作社組織作用,以村扶貧互助專業合作社為依托,黨員干部帶頭推動。立標兵,樹典范,重點扶持種植大戶和效益能手,在技術和生產資料供應上予以重點扶持,發揮種植能人的輻射帶動作用,動員群眾中愛科技、有基礎的農戶采取“企業+合作社+大戶+技術部門+農戶”的發展模式,在全鎮各村分別建立150~300畝無筋架豆生產示范基地。在此過程中,村組織和有關技術部門協作建立一支技術服務團隊,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全方位指導,提供配套技術服務,讓種植戶充分了解如何種植出優質產品。同時,以扶貧產業補助資金,支持農戶進行大面積種植。另外,開展誠實守信的民風教育,形成講誠信的大市場風氣。從兩個方面抓好民風教育引導:一是建立獎勵制度,對效益好的農戶予以表彰獎勵。二是通過村規民約和“鄉賢理事會”紅黑榜等方式,打擊懲罰失信行為的事。綜合采取上述發展對策措施,以謝村鎮為重點,力爭今秋明春全鎮種植無筋架豆800~1200畝,其中把回龍村建設成300畝無筋架豆中心基地,輻射帶動周邊村組種植,逐步做大做強洋縣無筋架豆產業。
作者:柳代善 單位:陜西省洋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