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奶牛圍產期的飼養與管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農業災害研究雜志》2014年第六期
1產犢時期的管理
1.1接產過程如果發現奶牛有腹痛、不安、頻頻起臥等臨產征兆時,接產人員要立即準備產欄,鋪上清潔、柔軟的墊草,準備接產用具和藥品(最好有助產器械),關好門窗;接產人員消毒—用3%的來蘇爾消毒液將手臂洗凈。用0.1%的高錳酸鉀溫水溶液將臨產奶牛的后軀(尤其是生殖道外部)清洗消毒,并隨即擦干。讓奶牛左側躺臥,當奶牛開始怒責時,接產人員做好接產準備。如果發現胎膜已經露出陰門外,但胎兒又不能及時產出,接產人員順著胎膜外面將手慢慢伸入奶牛陰道,檢查胎兒胎位(正胎位:兩前肢先同時進入產道,蹄底向下,頭頸部夾在兩前肢之間),如果發現胎位不正(如胎兒的兩后肢先同時進入產道,蹄底向上),應順勢將胎兒推回子宮矯正。在胎兒頭部露出陰門之前,最好不要扯破胎膜,以免羊水流失過早過多造成難產。如果頭部已經露出陰門外,仍被胎膜包著,應及時扯破胎膜,防止胎兒窒息死亡。一般情況,奶牛從陣痛到順利產出胎兒,需要1~4h,如果奶牛陣痛超過4h,還沒有產出胎兒,且奶牛怒責無力時,應及時請獸醫人員檢查并給予助產或剖腹產。
1.2產后處理胎兒產出后,為了避免胎兒吸入異物引起肺炎,應立即擦干口腔和鼻腔中的粘液。然后在距胎兒腹部10~15cm處,將臍帶中的血液向兩側擠壓后鈍性扯斷,再用2%~5%的碘酊涂擦斷處,防止細菌感染。胎兒身上的黏液,可人工擦拭干凈,也可讓奶牛舔干凈,等犢牛身上的毛干爽后,將犢牛稱重、去除胎兒軟蹄,轉入犢牛欄。做好產犢簿登記工作。如果犢牛是需要留養的小奶牛,應當及時打上耳號,登記牛籍卡。奶牛胎衣排出一般需要4~6h,如果超過12h胎衣還沒有排出,應當及時給奶牛注射50萬~100萬國際單位的縮宮素,過2h后再注射1次,促使胎衣盡快排出。排出的胎衣、污染的墊草和糞便要及時清理出去。產房用石灰粉消毒后,換上新的墊草。
圍產后期即泌乳初期,是指奶牛分娩后至產后3周(主要是產后前15d)這段時間,奶牛經過分娩、泌乳等巨大的生理變化,機體處于脆弱時期。恢復奶牛體質,提高泌乳能力是圍產后期的管理核心。
2.1圍產后期的飼養產后頭3d,飼喂優質干草,同時補喂一些易消化的精料,可以每天飼喂3kg的麩皮和玉米;并給飲37℃左右的溫熱麩皮湯或益母草紅糖水,千萬不能飲冷水。產后2~3d開始,逐漸增加日糧中鈣(應占全價料的0.6%,每頭產犢母牛每天150g以上,鈣磷比例為1.5∶1.0)。和食鹽的含量。一周后,若奶牛食欲良好,大小便正常,乳房水腫消失,可以開始飼喂青貯飼料和補喂精料,精料的補加量是每天加0.5~1kg[4]。奶牛食欲恢復以后,就進入產奶高峰期了,這個時候既要滿足奶牛哺乳和產奶的營養需要,又要注意預防奶牛營養代謝病的發生,應當保證日糧中精粗飼料的比例保持在60:40,甚至可以是70:30的水平。
2.2圍產后期的日常管理(1)奶牛分娩后30min就應該擠初乳。擠奶前,先按摩乳房10min,擠掉頭3把奶。對于產后乳房水腫的奶牛,擠奶前,應給奶牛乳房做熱敷,并充分按摩乳房,然后再擠奶。第1d擠奶2kg左右,夠乳牛犢食用就可以。第2d擠出奶牛泌乳量的1/3,第3d擠出泌乳量的1/2,從第4d開始可以把奶全部擠凈[5]。對于低產奶牛和產后乳房沒有水腫的奶牛,在產后第2d就可以把奶全部擠凈。(2)奶牛產犢后,應讓其充分休息,做到產房安靜、干凈、溫暖。加強產犢母牛外陰部的消毒,定期進行環境消毒,保持環境清潔衛生。(3)及時觀察子宮排出物,一般情況下,奶牛產后3~4d惡露開始大量流出,惡露一般只腥不臭,如果產后3周仍有惡露排出或惡露腥臭,表示有子宮感染,應及時治療[6]。觀察糞便情況,如果出現稀薄、顏色發灰等不正常現象,則說明瘤胃功能不正常,應適當減少精料,增加粗纖維的采食量[7]。(4)母牛分娩后,易發生癱瘓、酮病、真胃移位、乳房炎、子宮炎、蹄病等,應做好綜合防治。(5)加強牛犢護理,應讓牛犢盡早吃上初乳,早開食。
作者:譚婷婷單位:寧國市畜牧獸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