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外國農業補貼政策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農業是國民經濟重要的產業部門,為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提供基礎產品。農業是基礎產業,也是弱勢產業,社會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農業的穩定和發展。因此,世界各國政府都會通過農業補貼政策來支持農業的發展。近期國外農業補貼政策方面的研究文獻表明,發達國家的研究重點集中在理論研究和經驗分析兩個方面,發展中國家的研究重點在農業補貼政策的影響和作用方面,二者對于中國農業補貼政策的研究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值得借鑒學習。
【關鍵字】農業補貼政策;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
一、引言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是國民經濟中一個重要產業部門,為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提供基礎產品。農業作為基礎產業的同時,也是弱質產業,社會經濟的發展依賴于農業的穩定和發展。因此,世界各國政府都會通過農業補貼政策來支持農業的發展,以獲得社會經濟結構的平衡。農業補貼是各國政府保護農業最常采用的一種政策。世界各國農業補貼發展軌跡表明:農業補貼政策改革雖然存在著共同的國際趨勢,但由于經濟發展階段、農業自然資源、政策目標等方面的差異,各國改革的速度和程度并不相同,農業補貼的規模和方式結構也處于多樣化的形態。發達國家農業補貼的規模和系統化程度遠遠高于發展中國家,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均通過高額的農業補貼和完善的農業補貼制度促進了本國農村經濟的發展,也穩定了本國農業生產。我國的農業補貼制度不完善,缺乏立法保護,補貼力度不足。國外的學者對于農業補貼政策從不同的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包括農業補貼政策的影響、作用等等。本文通過對外國農業補貼政策的研究進行分析,總結出國外對農業補貼政策的研究方向以及成果。
二、農業補貼政策的概念
農業補貼政策經歷幾個重要的時期,在每個時期的側重點不同。總體來講,農業補貼政策的概念是指國家為實現農業發展戰略對農業生產所實行的各種形式的經常性直接與間接補貼措施。包括農產品購銷差價補貼、農產品支持性價格補貼、農業投入品差價補貼、農業資金補貼、休耕補貼、農產品儲備補貼、農業科研補貼、農產品出口補貼等等。農業補貼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1) 為了保護本國的農產品市場,抵御外來的競爭者;(2) 為了提高農產品特別是糧食的自給水平,滿足人民基本生活的需要;(3)為了增強農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刺激出口;(4) 為了避免農業內部的過分競爭而波及農業的穩定;(5) 為了發展農業生產,穩定人民生活,保持社會安定。
三、外國農業補貼政策概況及其作用
通過最近幾年的國外的文獻來看,國外的學者對于農業補貼政策的進行了比較詳盡的研究。不同的國家學者從各自不同的角度進行了研究。而且不同層次的國家的農業補貼政策的實施程度不同。接下來對于國外農業補貼政策研究的描述首先從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這兩個角度進行分析。
( 一 ) 發達國家農業補貼政策概況及其作用
在發達國家,農業支持和保護既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又形成了固定的農業法規。發達國家的農業補貼政策相對于發展中國家開展時間早,補貼政策相對成熟。對于發達國家的農業補貼政策的研究主要以美國和歐盟為例來進行分析。
1. 美國
美國在發達國家中實行農業補貼政策最早,學者們對于美國農業補貼政策的研究已經非常詳盡。美國目前的補貼政策主要由接支付目標價格和目標收入補貼災害保險、保費補貼及援助這三種類型的補貼組成。近年來相關學者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于美國農業補貼政策進行了研究分析:首 先 , 美 國 農 業 補 貼 政 策 的 發 展 。G. Rausser, D. Zilberman(2014) 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的農業政策已經從建立基礎性機構轉移到實施有針對性的補貼。聯邦政府的政策顯著影響了糧食商品的供給和價格。在美國,大規模的農業生產已成為一個更加鞏固和有利可圖的行業。其次,美國農業補貼政策對其他方面的影響。農業補貼政策具有雙刃劍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有效的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另一方面,長期巨額的補貼也會帶來農產品價格扭曲和嚴重的環境問題。Caroline Franck、MSc, Sonia M. Grandi(2013) 認為美國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過度的農業補貼政策。他們認為美國的農業補貼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美國的公共衛生狀況。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對政策進行改革,通過對補貼計劃的修訂,增加資源以進行可持續性農業的發展,從而可以促進消費者的健康行為的變化。由于美國的農業補貼范圍廣,補貼額度大,對于各行各業的影響也大,從 Caroline Franck、MSc, Sonia M. Grandi 等學者的研究也可以看出。第三,美國農業補貼政策的經濟影響。農業作為基礎產業,它的發展對其它產業具有基礎的作用。Carmenza Castiblanco、Alvaro Moreno、Andrés Etter(2015) 通 過 對 政 策支持生物柴油生產在哥倫比亞的經濟影響分析,認為單純的農業補貼政策本身并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農業補貼政策需要配合其他的政策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這一點,美國也在繼續努力,近年來的農業法律的制定也包含了農業補貼這個方面。
2. 歐盟
歐盟也是世界上的發達組織。歐盟實施共同農業政策,它的主要內容包括:實行農產品統一價格、建立農業共同基金、實行保護關稅等等。共同農業政策不斷地進行深入和發展,形成了兩個政策體系:價格政策和結構性政策。其有兩個目的:一是穩定市場價格,二是保障生產者的最低收入。歐盟的國家的農業補貼政策也相對比較成熟。由于歐盟的國家比較多,所以主要針對其中幾個國家的農業補貼政策進行研究分析。由于,歐盟有一個共同價格,農業補貼政策一般不把重點放在價格支持政策。專家學者們對于歐盟的國家的農業補貼政策的研究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角度:( 西班牙 )Antonio F. Amores、Ignacio Contreras(2009) 研究分析表明現在的農業補貼政策在提高生產質量和農業的環境和社會價值方面仍發揮著很大的作用。農業補貼政策的的作用大小跟農場的規模有關。規模越大,這 種 正 向 的 作 用 越 明 顯。Gemma Masip, Maite Sabalza 等人 (2013) 認為,歐盟需要明確相關的法律來確保農業保護政策的實施。
(二)發展中國家農業補貼政策概況及其作用
發展中國家的農業補貼政策仍處于初期階段,它的方式主要是通過改變采用工農價格剪刀差支持工業化的做法,逐步提高農業補貼在農民總收入中的比重。發展中國家的農業補貼政策根據各個國家的實際農業情況而各有不同。總體上來說,發展中國家開始進行農業補貼政策的時間比較短,不成熟。學者們對于農業補貼政策的研究重點與發達國家相比有所不同。發達國家的農業補貼政策的研究主要針對的是農業補貼政策的影響。而發展中國家對于農業補貼政策的影響主要是集中在對于影響農業補貼政策發揮作用的因素等。學者們對于發展中國家的農業補貼政策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影響農業補貼政策發揮作用的因素影響
農業補貼政策發揮作用的因素有很多。學者們從以下角度來進行了研究分析。第一,性別的影響。Monica Fisher 等 (2014) 經過對馬拉維全國代表性的數據進行分析研究,認為性別的不同對于農業補貼政策的效果具有影響。輸入補貼計劃對于女性農民獲得改進的現代農業技術以及現代種子等具有明顯的作用。但是,想要消除性別之間的差別還需要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第二,政治信仰或者政策信念對于農業補貼政策發揮作用也具有影響。Jonathan Mockshell、Regina Birner(2015) 使 用 加 納 和 烏干達作為案例研究的國家,來測定政策信念對于農業補貼政策的影響。學者研究提供的分析表明,重視政策信念的作用,對于農業補貼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理解政府為什么采取他們的農業政策具有一個富有成效的政策對話的必要性。政策信念的不同會導致農業補貼政策的選擇不同。第三,農業補貼政策的設計對于其發揮作用有影響。Alper Demirdgen、Emine Olhan、Jean-Paul Chavas(2016) 等人研究表明,農業補貼政策對農民的作用有正反兩方面的影響,而土地分配對于農民有一個正向的影響。
2. 農業補貼政策對其他方面的影響
學者們對于農業補貼政策對其他方面的影響的研究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對 于 勞 動 力 的 影 響。Jayanta Kumar Dwibedi、Sarbajit Chaudhuri(2014) 認 為 通 過 對 農 業 的 補貼的間接扶貧計劃,不論是否先進或落后將無法同時實現降低童工的勞動力供給和兒童的發病率。農業的補貼政策的作用是有限的。農業補貼政策的運用,比如說價格補貼政策,它通過擴大落后的農業增加了對童工的需求。第二,對農業生產的促進作用。Aden Aw-Hassan、Fadel Rida 和 Roberto Telleria 等 人 (2014) 通 過研究得出輸入補貼,如柴油燃料補貼和作物的采購價格支持對于敘利亞的農業生產產生了重要的作用。其中,燃油補貼是一種重要的驅動力。第三,農業補貼政策對糧食價格的影 響。Hiroyuki Takeshima、Lenis Saweda 、O. Liverpool-Tasie(2013) 研究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化肥補貼政策對食品價格的影響,結果表明化肥補貼政策對于食品價格的增長率具有非常小的影響,而且政治對化肥補貼的分布起到了作用。
弱影響的價格增長率可能是由低市場導向,輸出市場結構,更注重農民的收入,低邊際生產力的肥料,和政治影響的目標引起的。Li-Ju Chen、Shih-Wen Hu、Vey Wang 等人 (2014) 提出,由于農產品價格彈性相對較低,一個好的收成通常會導致農業價格的崩潰。為了穩定市場和保護農民,許多國家已經出臺了農產品的價格補貼政策和地方保護政策。結果表明農產品的價格補貼政策和地方保護政策不一定能穩定農產品的價格,但是能穩定制造產品的價格。第四,對可持續發展的影響。Andrés M. Cisneros-Montemayor、 Enrique Sanjurjo、 Gordon R. Munro 等 人 (2015) 認 為 漁業補貼政策影響了可持續的生態系統和長期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對于不同的行業,補貼具有不同的影響,補貼改革政策要進行審慎評估,要考慮補貼政策的實用性和條件的實施。任何政策成功的關鍵因素是明確短期和長期的目標,創意設計,透明的實施,和強大的社會政治意愿。如果取消補貼是簡單的做法,那么就難以從政治和社會視角取得成功。最后, 對 消 費 的 影 響。Eeraj Kaushal、Felix M. Muchomba(2015) 研究了印度貧困地區糧食補貼的影響。結果表明,糧食補貼使得谷物和某些更高級的營養來源增加,降低了粗糧的消耗。也就是說,糧食補貼增加了對小麥和大米的消費和降低了對粗糧的消費。
四、外國農業補貼政策研究的前景展望
通過分析可以發現,近年來各國的學者們對于各國的農業補貼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而學者們對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研究方向以及重點略有不同。對于外國農業補貼政策的前景展望主要從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這兩個角度進行。對于發達國家來說,從近年來學者們的研究重點可以看出,文獻主要集中在理論研究和經驗分析這兩個方面。發達經濟體從 20 世紀90 年代開始對農業補貼政策進行改革,對主要農產品在生產領域和價格領域減少了補貼,開始轉向以市場化為導向的農業補貼政策。目前,主要的發達國家正在進行新一輪的農業補貼政策改革,而且發達國家的農業補貼政策呈現出以下明顯的發展趨勢:發達國家補貼金額總量維持較高水平,以支持本國農產品的競爭力,保護農民的收入;補貼方式由價格支持轉向直接收入補貼;補貼重視方向從農產品轉向農產品與農業生產要素并重;農業補貼政策與環境保護相結合。由于環境保護存在外部性,而農業生產對于環境的不利影響越來越大,發達國家政府介入了農業補貼政策。對于農業補貼政策的研究,發達國家接下來應該更多的針對農業保護的立法的理論和經驗研究。農業補貼政策的法制化是發達國家農業政策制定和實施的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農業補貼政策的法制化是保證農業補貼政策得以順利貫徹實施的重要保證。
發達國家的農業補貼政策進行,必然引起學者們的注意。而對于立法的研究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接下來的研究應該還是針對農業補貼政策的影響和作用方面。發展中國家對農業實行支持和保護的歷史還比較短,尚處于摸索階段。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農業補貼規模要比發達國家小得多;發展中國家對于農業投入品(例如:肥料、電力、農業機械等)普遍實行補貼政策,而對于發達國家而言,農業投入品補貼已不占主要地位。發展中國家的農業補貼政策還是集中在價格支持方面。學者們對于發展中國家農業補貼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影響農業補貼政策發揮作用的因素以及農業補貼政策的實施對于其他方面的影響。性別、政治信仰以及農業補貼政策的設計不同都會對農業補貼政策發揮作用產生影響;農業補貼政策的實施對于農業勞動力、農業生產的促進以及糧食的價格都有影響。通過上文分析可以得知,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政治因素對于農業補貼政策實施結果的影響是非常突出的。農業補貼政策發展的研究與農業補貼政策額的實施密切相關。發展中國家可以借鑒發達國家完善的農業補貼政策體系,同時對于發展中國家農業補貼政策的研究對于發達國家農業補貼政策的研究發展也具有借鑒意義。
五、結論
關于國計民生,農業補貼政策的作用對于農業的發展影響深遠。農業補貼政策的研究與補貼政策的實施密切相關。發達國家的農業補貼政策比發展中國家開始時間早,相對更成熟。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對于農業補貼政策的研究,其內容與結果都對我國農業補貼政策的研究與發展具有借鑒意義。我國應該進一步加大農業補貼力度,完善農業補貼制度以及農產品價格調控體系,建立符合我國實際國情的農業補貼政策體系。
作者:趙婷婷 單位:中國海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