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寒地區茸鹿養殖技術綜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斷乳期。當幼鹿生長到90日齡左右,能獨立采食時即可斷乳。斷乳期多喂一些仔鹿喜愛的飼料,如煮熟的豆粕和玉米粉、多汁鮮嫩的青飼料和一些礦物質,每日投喂3~4次,此期母鹿要與仔鹿分開飼養,并派專人看管,保持舍內清潔衛生。
育成期。仔鹿斷乳期過后便成為育成鹿。育成期的飼料品種要豐富,營養要全面,只有這樣才能飼養出優質茸鹿,為下一步采鋸優質鹿茸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具體日糧安排如表1所示。
1公鹿的飼養管理
生茸期。春夏季為公鹿角盤脫落和長茸時期。3月初是茸鹿長茸前期,精飼料要逐漸增加,粗飼料要相應逐漸減少,以利于公鹿增肥長膘。等到脫盤時,再恢復生茸期的日糧量。此期的日糧安排如下:精料(玉米粉、豆粕和麥麩)3.0kg,多汁料2.8kg,青粗料4.0kg,骨粉35g,食鹽25g。精料中豆粕占40%,玉米粉占50%,麥麩占10%。由于地處高寒山區,因此精料的蛋白質水平比其他地區的略高些,以26%為宜,按8%的比例添加骨粉能顯著提高茸產量。生茸期要保持鹿舍的安靜,每天派專人負責打掃鹿舍衛生,定期消毒。鋸茸開始后,要將鋸完茸的公鹿單獨組群飼養,以便于管理。
配種期。秋季為發情配種時期,此期種公鹿性欲旺盛,食欲明顯下降,因此要選用適口性好、維生素含量豐富的精飼料和幼嫩多汁的青飼料等,具體日糧安排如下:精料1.5~2.0kg,多汁料1.2~1.7kg,青飼料2.2~2.8kg。精料由玉米粉、豆粕、麥麩組成,并配給一定量的礦物質,飼料要盡量多樣化,每天定時定量飼喂3~4次。種用鹿用小圈單獨管理,種用能力差的種公鹿不能再放入非種用公鹿群。要特別注意種公鹿群的安全問題,避免鹿相互打斗,最好配備專人看管。
越冬期。冬季為越冬期,該期由配種恢復期和生茸前期2個時期組成,這個時段的重點是恢復和增肥長膘,為春、夏季生茸打下良好基礎[4]。由于地處高寒山區,飼料要求相對較高,要求蛋白質豐富,富含纖維素。具體日糧安排如下:精料(玉米粉、豆粕和麥麩)2.0kg,多汁料1.6kg,青粗料2.6kg,蛋殼粉25g,食鹽20g。每天投喂3~4次。白天青飼料可自由采食,由于地處高寒山區,冬季最好飲溫水。鹿舍要防寒、保暖,清除圈內積雪,鹿床上鋪墊草。
2母鹿的飼養管理
配種期。此期飼料要求含有全價的蛋白質、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以保證母鹿獲得足夠的營養物質,提高受胎率。飼料應以青綠、多汁料為主,每天喂給1.6kg的精料。具體日糧安排如下:豆粕36%,玉米粉50%,麥麩14%,骨粉28g,鹽20g,同時適當補充一些有催情促孕作用的飼料,如大蔥、胡蘿卜等。母鹿進入配種期,一般應在8月底將仔鹿隔離,再參加配種。配種的母鹿群需專人看管,觀察其發情情況,也可用公鹿進行試情。
妊娠期。發現母鹿妊娠后便要與公鹿分開飼養。此期母鹿食欲較好,食量增加,為了保證胎兒正常發育,要供給母鹿充足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5]。妊娠后期要求粗飼料適口性強、質量好、體積小。為保證胎兒的生長發育及母鹿產后的哺乳能力,應供給營養價值高而全的飼料,具體配方見表2。飼喂次數每日3~4次,夜間飼喂1次。飼料要防止霉變、酸變,按時飲溫水。同時,要加強運動,每天不低于2h,以利于胎兒的順利產出;保持圈舍清潔干燥和氣溫不要過低。
哺乳期。哺乳期的母鹿因要分泌優良品質的乳汁哺育仔鹿,因此飼料要求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豐富的物質。精料每天喂3~4次,飼喂量1.65~1.90kg,其中玉米粉50%,豆粕40%,麥麩12%,并加入適量的礦物質,如蛋殼粉、食鹽和骨粉等,青飼料(最好是鮮嫩多汁青飼料)可讓其自由采食。同時,安排專人消毒、打掃衛生和看管母鹿,以防止母鹿傷害仔鹿。
作者:張秀莉解泓周定眾單位:貴州省六盤水市六枝特區農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