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区-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国产免费高清不卡-在线观看国产久青草-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美章網 資料文庫 生態農業工作措施與成效范文

生態農業工作措施與成效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生態農業工作措施與成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生態農業工作措施與成效

一、主要工作措施與成效

1積極推進生態畜牧業發展

根據臺州市2012年水環境整治計劃,溫嶺市共有18家規模化養殖場列入2012年治理對象,其中17家為生豬規模養殖場,1家為養殖場排泄物資源化利用。為圓滿完成畜禽污染治理項目,確保如期完成任務,溫嶺市狠抓責任制的落實,制訂治理方案,落實補助政策,使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污染治理工作圓滿完成。17家50頭以上的生豬規模養殖場實施“能源生態型”沼氣治理模式,共建沼氣凈化池1550m3,總投資140萬元,養殖場實現干濕分離和雨污分離,畜禽養殖場產生的糞便設置專門的分倉貯存發酵設施,糞便實現資源化利用,用于施肥。污水經沼氣池發酵處理后用于灌溉農田和農家肥使用,沼氣用于日常生活和豬舍取暖。1家養殖場排泄物資源化利用實施種養結合、生態循環的模式,總投資126.53萬元,將畜禽產生的排泄物用于蚯蚓養殖、黃粉蟲養殖及園地施肥,使養殖場產生的排泄物得了資源化利用,實現生態環境、經濟效益雙贏的目標。

2建立主要農產品產地土壤環境監測制度

2012年對工業企業周邊農作物土壤環境質量抽檢7個點,全部符合《土壤環境質量標準》。整體環境檢測面積為2.2658萬畝,其中濱海鎮新東浦南片糧食功能區0.3128萬畝;松門鎮南洋片糧食功能片0.52萬畝;新河鎮高橋糧食功能區0.63萬畝;箬橫鎮糧食功能區白峰項目區0.353萬畝;樂邦-東紅項目區0.45萬畝。主要“菜籃子”種植基地土壤環境質量抽檢達標率100%。

3大力發展三品產業

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是解決農產品質量問題的重要措施,也是推進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的重要途徑。2012年,溫嶺市圍繞農業主導產業、特色優勢產業和優勢區域,堅持“數量與質量并重、認證與監管并舉”的工作方針,扎實推進三品工作,大力發展三品產業。全年新增無公害農產品6個、綠色食品2個。

4全面實施測土配方施肥

4.1全面普及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通過示范片到村、配方肥下地、施肥分區圖下鄉、施肥建議卡上墻、培訓班進田與宣傳到戶等形式,努力擴大技術覆蓋面和普及率。目前已將水稻施肥分區圖,張貼到有關村公示欄,同時有關測土信息和施肥方案通過明白紙、施肥建議卡、農民信箱等多種形式發放到種糧大戶手中。市鎮兩級共舉辦培訓班26期次,培訓技術骨干1138人次,培訓農民3100人次,營銷人員220人次,發放技術資料16525份,施肥建議卡80050份。2012年共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63.37萬畝,秸稈綜合利用率87%,受益農戶近6萬戶,實現節約或減少不合理施用肥料1729.3t(折純),增加施肥量102.6t,增加農作物產量1.95萬t,總節本增效3090.1萬元,取得了較為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4.2大力推廣配方肥

2012年,確定住商肥料(青島)有限公司為溫嶺市配方肥生產企業,臺州市農資公司為其經銷企業,選擇其生產經營的24-6-12硫酸鉀型緩釋復合肥、20-9-11緩釋復合肥和26-6-8含鋅氯化鉀型復合肥為溫嶺市配方肥。同時,在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糧食高產創建示范區、糧食功能區,全面推廣應用配方肥,并對其進行一定的財政補貼,現已在水稻、果蔗、西蘭花等作物上取得了較為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全年共創建各類配方肥應用示范方(片)17個,召開配方肥專題技術培訓會3次,配方肥現場觀摩會1次。突出開展個性化服務。溫嶺市繼續在糧食高產創建示范區、優勢農產品基地、無公害農產品基地進行以承包田塊為單元的測土,實行科學施肥指導服務。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高產創建示范戶、種植大戶和科技示范戶,建立農戶測土檔案,跟蹤土壤養分變化情況。提供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測土服務。2012年已經為215個種糧大戶開展個性化測土服務,共計采集分析土樣265個,提供早、晚稻施肥方案550份,涉及水稻面積15137畝。“觸摸屏”進鎮,實現整鎮制推進。2012年,與省農科院合作,一起開發了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咨詢系統,首批購置了4臺觸摸屏,放在有關鎮、街道農技服務中心,農民通過“觸摸屏”查詢土壤養分狀況和作物施肥指導方案,根據推薦方案選肥、配肥、施肥。同時,積極建立示范推廣整村、整鄉等整建制推進測土配方施肥的有效模式和工作機制,積極創造條件實現整縣推進。2012年,選擇澤國鎮推進整鄉制測土配方施肥服務。在該鎮主要農業村、農民專業合作社實現施肥分區圖上墻,并結合該鎮作物種類、土壤類型、耕作制度等,要求每村有1~2個示范方,并以章袁村中心建立1個千畝水稻測土配方施肥示范片,以長橋村為中心建立1個千畝果蔗測土配方施肥示范片,構建測土配方施肥示范網絡。同時推動配方肥入戶到田,全鎮集中打造水稻和果蔗各1~3個配方肥整建制標準示范村、建設30個配方肥標準科技示范戶,切實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由點到面推進配方肥的推廣應用。目前整鄉制推進的效果初現。加強示范區建設。2012年溫嶺市緊密結合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糧食高產創建示范區和功能區、標準農田質量提升項目區建設,實現糧食高產創建示范區(標準園、功能區)建到哪里,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就實施到那里,實施率達到100%。同時強化示范帶動作用,在澤國鎮章袁村、東片農場、城南鎮彭下村建立3個市級測土配方施肥示范片,在示范片內做到有責任指導專家、有示范對比田、有明確的施肥方案。全市市鎮村三級共設置各類測土配方施肥示范區603個,示范面積達到4.30萬畝,充分展示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效果。

5繼續實施統防統治、農藥減量控害、綠色防控

2012年統防統治實施面積5.30萬畝,農藥減量控害實施18.21萬畝,推廣綠色防治技術23.51萬畝。

6大力推廣農村清潔能源

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沼氣工程推廣,大中型沼氣池容5000m3。農村太陽能綜合利用推廣力度日趨加大,推廣面積3500m2。全市農村清潔能源利用率達73%。2.7積極創建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區根據浙農科發〔2011〕7號文件,溫嶺市東部省級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區已被列入第一批省級生態循環農業示范縣、示范區創建名單。示范區總面積5.52萬畝。目前,示范區以發展大棚葡萄、大棚西瓜、大棚蔬菜、食用菌和畜禽等優勢農產品為重點,初步形成了以濱海為中心的萬畝大棚葡萄基地、以箬橫為中心的萬畝大棚西瓜基地和以箬橫為中心的水稻、葉芥菜、西蘭花萬畝生產基地,以及3個食用菌生產基地。示范區內實行種養結合、糧經結合、輪作間作套種等新型農作制度;“豬-沼-作物”、“豬-沼-電”、“水稻-蘑菇-馬鈴茹(蘆筍)”、“葡萄(梨)-食用菌-馬鈴茹(蘆筍)”等模式廣泛應用,形成了多種新型農作制度和以沼氣、秸稈和食用菌為紐帶的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模式。啟動創建省級生態循環農業示范企業1個,市級生態循環農業示范鎮7個,市級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區12個。以點面結合,發揮“兩區”建設示范輻射作用,推進示范體系建設,輻射帶動生態循環農業全面推進和整體提升。立足不同地區的資源稟賦、產業布局、生產方式等實際,科學規劃生態循環農業目標定位,在實踐探索的基礎上分類選擇不同發展模式和路徑,形成多途徑、多類型、多模式共同推進的發展格局。通過種養結合、循環利用等模式,實現生產主體小循環;結合現代農業園區、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合理布局循環產業,實現區域中循環;以鎮域、市域為單位,統籌布局農業產業和配套服務設施,整體構建生態循環農業產業體系,實現鎮域、市域大循環。

二、存在的問題

生態農業建設工作涉及面大,存在問題較多。但總的來說,最大問題就是認識不到位、投入不足,尤其是市級資金投入不足。

1認識不到位

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和面源污染防治機構不完善,農業環保工作被長期忽視。人力單薄、監測設備缺乏、資金不足等問題極大削弱了生態農業建設的工作力度,難以為各級政府和農業生產者提供準確的信息服務。法律法規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體系。

2項目資金投入不足

生態農業建設資金缺口大,市級財政投入明顯不足。農業生態環境與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涉及面廣,包含種植業、畜禽養殖業、水產養殖業等多個方面,項目和資金嚴重不足。

3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水平低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作物秸稈、畜禽糞不再被當作寶貝,特別是大量的秸稈不再用作生活燃料,往往被隨意丟棄。目前,溫嶺市秸稈、畜禽糞便,60%以初級利用為主,即直接還田,約10%進行了資源化再利用,30%被隨意丟棄。

4宣傳力度不夠,缺乏長效管理體制

部分政府領導和一些基層農業干部缺乏對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專業知識,對農民的宣傳、指導、服務不到位。

三、對策與建議

1建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和面源污染防治機構

為更好的保護和改善農業環境,防止農業環境污染和破壞,要合理開發和利用農業資源,建立檢測、監督、管理、整治的長效機制,促進溫嶺市農業生態農業建設快速健康發展。

2加大生態農業建設投入

逐步建立政府、企業、社會多元化投入機制。各級政府應在本級預算中安排一定資金用于生態農業建設,重點支持畜禽和水產養殖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無公害綠色食品基地建設及生態示范創建的開展。加大對重要流域和水源地的區域污染治理的投入力度。加強投入資金的制度安排,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參與生態農業建設。

3大力推廣生態循環農業、節約型農業技術

廣泛應用測土配方施肥、病蟲精準施藥、減量控害、綠色防控和肥水同灌等技術,鼓勵施用有機肥和生物農藥,減少化肥農藥用量。推廣種養結合、糧經結合、糧飼牧結合、林業復合經營、水產生態養殖、農機農藝結合以及農作物間作、套作、輪作等新型農作制度,促進農林牧漁業融合發展,實現品質改善、地力培肥、資源利用、生態改良的共贏效果。積極培育測土配方施肥、病蟲統防統治等社會化服務組織,應用高效節藥機械,加快推進專業化服務,提高肥料、農藥利用效率。科學使用獸藥、飼料及飼料添加劑,推廣應用環保飼料,促進畜禽清潔化健康養殖。

4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認真貫徹《浙江省農業廢棄物處理與利用促進辦法》,鼓勵發展“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資源能源循環利用模式,加快推進農業廢棄物處理設施、服務體系建設,充分挖掘利用農業廢棄物和副產品的價值。鼓勵商品有機肥生產與應用,鼓勵利用農作物秸稈開發生物質肥料、飼料、燃料、食用菌基料、工業原料等,鼓勵利用農產品下腳料開發生物蛋白、生物飼料和生物原料。結合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積極推進農村生活污水凈化處理、沼氣發電、太陽能等再生清潔能源應用。根據當地實際,積極探索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新模式。

5加大宣傳培訓力度

多渠道、多形式宣傳生態農業發展理念,普及生態循環農業知識,加強教育和培訓,提高生態農業建設的水平和能力。總結宣傳生態循環農業示范鎮、示范區、示范企業、示范項目的成功做法和經驗,推廣先進的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模式和技術,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生態農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本文作者:王曉燕單位:浙江省溫嶺市澤國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国产精品网站 |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mv的免费网站 | 婷婷色激情 | 色亚洲天堂| 精品在线小视频 | 亚洲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vs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小说 | 亚洲国产精品看片在线观看 | 西西午夜视频 | 亚洲色图男人天堂 | 福利免费视频 | 综合成人|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 | 自拍偷拍欧美视频 | 欧美gogo高清bbw |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亚洲九九色 | 五月天丁香婷婷开心激情五月 | 伊人天堂网|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 2019亚洲男人天堂 | 欧美网站在线播放 | 亚洲视频第一页 | 亚洲伊人国产 | 日本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六月丁香婷婷网 | 中文字幕久久第13页 | 久久精品网站免费观看 | 五月天激激婷婷大综合丁香 | 亚洲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自w时看的视频 | 武松金莲肉体交战在线观看 | 亚欧成人中文字幕一区 | 亚洲国产精品yw在线观看 | 一级a性色生活片久久毛片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按摩女 伊人网影院 |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 | 亚洲精品高清中文字幕完整版 | 啦啦啦社区手机在线视频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