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畜牧獸醫學術期刊運營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找準期刊市場,準確期刊定位
期刊定位是把期刊服務宗旨、發展層次、目標市場放在適當的地位并對其發展前景做出的客觀評價[4]。把握期刊方向,準確定位是期刊發展的基礎,只有做到準確定位才能得以順利發展。隨著政策的出臺,期刊改革勢在必行,期刊也應與時俱進,順勢期刊的發展方向,根據市場的需要,不斷調整辦刊思路,經營策略,找到適合自身期刊特點的定位模式。第一,期刊名稱定位,期刊名稱期刊的一頂帽子,一個品牌,一個標志,學術類期刊要有學術類期刊的品牌,準確定位期刊名稱,一看名字就知道是學術類期刊。例如《中國草地》更名為《中國草地學報》,《中國獸醫科技》更名為《中國獸醫科學》,兩刊更名后,期刊學術氛圍明顯增強,稿件質量也有明顯提升,期刊影響因子顯著提高。第二,期刊內容定位,根據市場需求和行業內的學術前沿的科技成果,找準期刊的內容定位,同時明確學術類期刊的辦刊宗旨和辦刊方向。
2突出辦刊特色
出版家鄒韜奮先生曾經說過:“沒有個性和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問題,發展更沒有希望了。”期刊特色,是就期刊內在和外在的獨特之處而言的,是期刊自身具有的、區別于其他同類刊物的內容特點、編輯技巧、版式設計等個性的綜合反映[5]。突出學術期刊的辦刊特色,才能更好地抓住讀者,吸引優質稿源,才能立足于市場。畜牧獸醫學術類期刊應依托主辦單位強勢學科的優勢,利用主辦單位專家云集的優勢,打造學術類期刊特色。例如,《動物營養學報》以研究動物營養學為特色,開設了豬營養、家禽營養、反芻動物營養、分子營養等特色欄目,現已成為最具影響力的動物營養學術類刊物。《畜牧獸醫學報》是報道中國畜牧獸醫行業最具創新性、突破性及代表學科發展前沿的重大科研成果為特色。《中國畜牧獸醫》以報道中外畜牧獸醫研究最新進展與動態,傳播中外畜牧業最先進的實用技術為特色,并開設了國外畜牧科技、流行病防治等特色欄目,內容形式多樣、滿足不同層次讀者的需求[6]。期刊有了自己的特色才有讀者的聚焦,受到讀者的認可和歡迎,才能保持期刊持續發展。
3穩定的專業編輯隊伍
科技期刊核心競爭力最終就是人才競爭[7]。因此,學術類期刊的發展離不開長遠的人才戰略,要建立人才核心骨干和優秀團隊,同時還要注重專業人才的培養,專業人才梯隊的建設。擁有一流的人才才是期刊可持續發展的最基本的保障[8]。第一,學術類期刊必須依靠專業的執行主編,執行主編的專業水平、專業能力決定期刊的專業水平和高度。主編能夠把握行業焦點熱點、策劃優秀選題、吸收優秀稿件等先決條件,只有這樣才能讓期刊發展更快,影響因子更高,競爭力更強。例如《畜牧獸醫學報》、《動物營養學報》、《草業學報》等都是畜牧獸醫行業內知名的專家、教授擔任主編,現已是行業內最具影響力的期刊。第二,高效的編輯隊伍,畜牧獸醫學術類期刊編輯必須要求有豐富的專業知識、有很強的計算機水平和良好的道德素質,這樣才能有效的提高期刊文章質量、提高期刊核心競爭力。《畜牧獸醫學報》所有編輯都是畜牧獸醫專業畢業的碩士、博士研究生,有效的提高《畜牧獸醫學報》的發展速度,顯著地提升了期刊的競爭力。
4不斷提高期刊稿件的學術水平
學術類期刊的稿件學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術類期刊的被引頻次、影響因子和學術地位。加強選題策劃,通過主動組稿約稿,擴大優質稿源。同時要及時跟上國內的研究進展,爭取國內優秀稿件不投向國外,還要鼓勵國內和國外作者合著論文,提高作者的國際化程度,從而提高期刊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畜牧獸醫學報》、《中國畜牧獸醫》一直遵循辦刊宗旨,致力于提高稿件質量,吸引優秀稿源。第一,時時關注科研進展,主動與專家約稿,保持稿件時效性。第二,優秀稿件開通綠色通道,快速審稿、快速編輯、快速刊登,縮短刊發周期。第三,提升服務質量,定期給作者提供行業信息動態、科研進展,同時開展各種學術交流活動。
5組建國際化審稿專家庫
學術類期刊的審稿專家是保證稿件質量的學術性、創新性、科學性的關鍵因素,因此,學術類期刊應該組建一支高效、公正、高水平專家審稿人隊伍,實施編委負責制,真正從源頭上遴選優秀稿源。國外優秀期刊普遍實行資源國際化政策,包括作者、編委、審稿專家的國際化[9],例如《自然》擁有數千人的國際網絡審稿專家,《科學》有1/3的審稿人來自世界各地[10]。因此,有重點的聘請國際專家加入審稿專家庫是學術類期刊融入全球化的發展趨勢。《畜牧獸醫學報》現已聘請一名外審專家進行文章的把關,通過外審專家審稿大大提高了學術期刊的論文質量,為期刊向國際化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6適時創辦英文刊,提高期刊國際化水平
根據《中國科協科技期刊發展報告(2012)》顯示,2011年底中國科協擁有科技期刊1050種,其中中文刊971種,英文刊僅有79種,約占期刊總數7.52%。第一,先辦特色英文增刊,擴大國際交流。《畜牧獸醫學報》2009—2011年連續3年自籌經費每年出版1期英文版增刊,通過作者與相關國外學者專家進行交流,大大提升了國際影響力。第二,適時創辦英文刊,提高期刊國際化水平。由于研究評價中的不良導向,國內優秀科研成果大量流向國外科技期刊發表,從而導致國內外期刊在稿源上存在著不公平的競爭環境。同時國際出版集團扎堆在中國挑選優秀期刊加入其集團,掠奪優秀稿源。為了提升國內科研成果交流的國際化,適時創辦英文版期刊。這不僅符合時代潮流,同時也符合國家扶持英文刊的政策導向。
7建立中英文網絡化平臺,提高國際檢索率
隨著網絡化的普及,科技期刊逐步開始建立了自己的網站,據統計中國科協所屬的期刊中有49.9%的期刊建立了期刊網站[11]。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收錄1868種期刊中已有59.2%建立了自己的期刊網站[12]。學術類期刊應積極建立網絡化平臺、出版網絡期刊,提高網絡信息的利用率[13],逐步向網絡化、智能化、數字化和多樣化發展。學術類期刊的網絡化平臺包括稿件采編系統、稿件遠程處理系統、網刊系統和管理系統,方便了作者在線投稿、查稿和稿件溝通,提高了專家審稿效率,提升了期刊編輯網絡化辦公能力,實現了從文章投稿—專家審稿—編輯加工—排版出刊全過程的無紙化操作。建立中英文網站,有利于提升國際化的宣傳平臺,有利于國際檢索機構檢索,有利于提高期刊網絡信息的利用率。《畜牧獸醫學報》、《中國畜牧獸醫》全面開展了中英文網絡平臺建設,中文網站實現了全文免費上網、免費下載、信息等功能。英文網站了英文版文章題目、文章摘要和文字關鍵詞,建立了期刊網絡版,包括網絡文字信息和廣告信息,實行印刷版與網絡版的信息群輻射效應[14]。大大提高了文章的顯示率,提升了學術類期刊的品牌和競爭力[15],擴大了學術類期刊的國際影響力。
8結語
期刊改革是大勢所趨,學術類期刊要明確期刊的定位,確立期刊的發展方向,適應市場的需求,盡量的多刊發高質量的文章,提高期刊的影響因子,提升學術水平和學術地位,同時提高期刊在行業內的影響力,逐步辦成被SCI收錄的英文期刊,提高期刊國際化水平,使學術類期刊逐步走向世界。
作者:趙連生李琍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中國畜牧獸醫》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