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構建農業氣象防災減災高效機制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建設的基礎性產業,農業的生產發展與人民的生活水平關系極其密切,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我國農業得到了大力發展。然而農業抵御氣象災害的能力較為薄弱,氣象災害的頻繁發生對我國農業的生產發展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威脅,氣象防災減災的任務異常艱巨。農業氣象是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要措施,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紹了農業防災減災能力構建,并對其機制現狀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機制的設計方案,進一步構建了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高校機制范式。
1農業氣象災害及防災減災能力構建
1.1農業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建設的必要性
氣象災害往往會造成農民經濟收入大幅降低以及農業生產發展的重大倒退,并且這種威脅多集中于貧困農戶以及偏遠農村地區。一方面,農戶致貧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氣象災害所導致的農業損失。另一方面,當較大規模氣象災害發生時,貧困農戶抵抗災害的能力是有限的,其在氣象災害面前更為脆弱與無助。因此,對于農戶而言,非常有必要提升防災減災能力建設。此外,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能力的構建,是將現代化生產技術、管理方式以及發展理念運用到農業中,對潛在的氣象災害風險作出預警,從而在氣象災害出現之前或者出現之時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從而促進農業的生產發展。
1.2農業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建設的可行性
農業氣象災害有四個特性:1)可預見性。在大數據時代,預測更具準確性和可操作性,找到氣象災害征兆與變化之間的規律,提前預知氣象災害將變為可能。2)可準備性。提前準備并積極預防,能有效降低由氣象災害可能導致的損失。3)可防性。采用農田水利和農業風險管理等能有效防御氣象災害可能對農業所造成的損害,降低農業損失,保護農民的生命財產。4)可補救性。如果沒有錯過農時,那么在補救方法、補救資金、補救機制以及農戶參與到位的情況下,可有效補救氣象災害對農業造成的損失。
2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機制現狀
2.1氣象災害防災減災管理體系不完善
當前,氣象災害防災減災沒有統一的決策與協調機構,防災減災工作涉及的部門眾多,而氣象災害有著較強的多發性與衍生性,當多種氣象災害同時發生時,各個部門之間的職能交叉,且協調困難,嚴重影響了防范的效果與效率。同時,部門之間對災害信息的共享性差,形成了重復投資、各自為政的現象,嚴重浪費了國家的財產。此外,在村級的防災減災單元中,氣象、地震、防汛抗旱等部門都要求得有一個信息員,而信息員隊伍素質不高、人員不穩定,難以勝任。
2.2監測預警與信息共享機制有待提高
目前,在農業氣象災害的監測預警方面以及信息共享方面,氣象部門只是初步為農戶提供了災害性、突發性的天氣預警信息,初步建成資料信息交換網絡系統。而其他部門農業氣象災害防御方面的相關信息實現了共享的只有很小一部分。在廣大農村以及偏遠地區,氣象災害的預警信息還不能完全覆蓋,其針對性與及時性也無法滿足防災減災需要。
3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機制設計
3.1完善農村氣象災害防災減災組織體系
應明確各部門在農業氣象防災減災方面的職責,對管理機構實行統一部署,建立一個社會參與、各部門聯動的高效、完整的防災減災組織體系。此外,農村氣象防災減災經費應以國家及地方的統籌協調安排為主渠道,農村防災減災基礎設施的建設可采用以工代賑的方式來發動群眾,推動自愿與有償結合的方式。可依靠農業保險與群眾自救結合的方式實現災后補救措施。3.2制定并實施農村氣象災害防災減災計劃與應急預案各個村應從當地特點以及縣級氣象災害的防御規劃出發,制定出適合的農村氣象災害防災減災計劃與應急預案;組織對應急設施設備的建設工作;對于應如何應對各類氣象災害,應采取何種措施,要進行詳盡地說明,并明確在防災減災的各個環節中的責任。3.3建設農村災害預警信息接收系統建立一個綜合的農業氣象災害的監督平臺體系,健全農業氣象災害的預警機制,最大化地提高氣象災害預測的準確性與實效性,對各種氣象災害進行實時與動態地分析。建立信息接收系統,及時農業氣象災害的預警信息,并采用各種手段擴傳氣象預報和預警信息。
4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高校機制范式
4.1農業氣象防災減災高效機制構建的基本內容
一是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識別與評估。建立起農業氣象災害的數據庫,分析致災因子、承災體、孕災環境等風險因素。對災害的性質、強度、地點和可能性進行確定,測定應對氣象災害的不足之處,確認氣象災害的應對能力與可用資源,并確定可接受風險級別的范圍。二是監測預警。防災減災的關鍵是提高氣象災害預報的準確性與實效性,并實現氣象預報系統對各個鄉鎮的全面覆蓋。遇到重大天氣應及時組織會商,圍繞著災害氣象的災害程度與關鍵性開展,要對臺風以及暴雨暴雪天氣的預防預測工作引起高度重視,對各種災害天氣現象進行實時與動態地分析。三是氣象災害預警信息以及應急響應。應建立從縣到鄉鎮再到村這三級的氣象災害的應急預案,應充分發揮出農民的力量,積極引導農民做好相關防災減災準備,發揮自救和互助的作用。四是統籌協調防災減災的組織體系。加強防災減災工作的部門協調,統籌規劃防災減災工作,編制綜合的防災減災體系,制定并且組織實施防災減災方案。五是防災減災的工程體系。在我國農村嚴重缺乏氣象防災減災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對防災減災工作產生了直接影響。氣象災害的防御工程涉及抵御風沙的防護林,抵抗風災的加固農田設施,山區修建的減輕泥石流、山洪災害的梯田、水庫等,以減少農業上的損失。
4.2范式構建
農業氣象防災減災高效機制范式包括農業保險、工程防御以及應急響應這三大核心措施,由縣到鄉鎮再到村這三級風險區劃、防災減災規劃和應急預案來服務這三大核心措施,完善組織體系,保證防災減災工作能順利開展,同時不斷提升監測預報水平,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加大資金投入,以提升防災減災工作效果。
5結束語
綜上所述,農村氣象防災減災的能力建設對于減少農業損失,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提高防災減災工作的質量,應完善相關組織體系,制定防災減災計劃與應急方案,促進預警接收系統的發展,全面提升防災減災能力,促進農業實現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黎文秀.氣象防災減災服務農業的探析[J].中國農業信息,2016(6):9.
[2]衛亞東.關于氣象為農業防災減災服務的思考[J].農家參謀,2018(7):3.
作者:張芳芳 單位:天津市北辰區本倉鎮延吉道東頭